老话,“好事做尽,必有灾殃”,是啥意思?人在世上走,建议了解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蕴藏了许多智慧和哲学思想。《道德经》中,老子提出了“无为”的思想,并不是鼓励人们消极地无所作为,而是强调要学会适度地行动。超过适度的限度,只会导致事情变得更糟。这是在提醒人们要遵循适度的原则,不过分追求或过度。

儒家思想对此进行了阐释,认为“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这句话指出,中庸之道是指遵循中道,不偏不倚;也指遵循恒定不变的原则。过度和不足都是有害的,因此要追求适度和平衡。

对于世间万事万物来说,都适用这个道理,包括做好事。许多人认为做好事就是做善事,难道还有限制吗?实际上,做好事也需要讲究方法和适度。如何在帮助他人的同时不损害自己的利益,是一门需要学习和思考的技巧。

有一句俗话说:“好事做尽,必有灾殃。”这是指如果只是盲目地做好事而不注重方法和适度,就有可能招来不幸和灾祸。因此,即使是善良的人,也应该明智地选择不将好事做尽,而是在适度和方法上寻求平衡。“好事做尽,必有灾殃”,是啥意思?人在世上走,建议了解。

1:"救急不救穷"。在帮助他人时,应该优先关注那些遇到紧急困境的人,而不是长期处于贫困状态但不愿努力改变的人。它强调在帮助他人时要有所取舍和选择。当我们看到别人处于困境时,我们可能会出于善良的心愿伸出援手,这是可以理解的。然而,如果对方只是一直处于贫困状态,却没有主动改变的意愿,那么帮助他们可能是无效甚至有害的。

这样的人可能会利用他人的善良心理,通过装可怜来获取帮助。他们持有侥幸心态,认为只要一直依赖他人,就能够解决问题,而不思考自己应该如何努力改变现状。同时,他们可能会表现出贪婪心理,一次次接受别人的帮助而不偿还,从而变得越来越无可救药。因此,根据"救急不救穷"的原则,我们应该更加关注那些真正遇到紧急困境,但积极努力改变的人,并提供帮助。相反,对于那些长期处于贫困且不愿意改变的人,我们应该慎重考虑是否帮助,以免陷入被滥用、无止境的援助循环中,同时也要保护自己不被连累。

2:不要帮助一味索取的人。无止境的需求,一味索取的人往往没有满足的止境,他们不断地要求和索取,无论你给予多少,都不会满足他们的需求。这种情况下,你的帮助只会助长他们的贪婪心态,而且很可能导致你自己心力交瘁。缺乏感恩和回报,一味索取的人往往缺乏对他人的感恩之心,他们认为别人帮助他们是理所当然的。他们没有回报的意愿,也不会在能力范围内回馈你的帮助。这样的关系是不平衡和不健康的,最终可能导致你感到被利用和失望。

不愿改变和成长,一味索取的人通常缺乏自我改变和成长的意愿。他们倾向于依赖他人的帮助,而不是主动努力改变现状。如果你一直帮助他们,他们就没有必要改变自己的行为和态度。这样的帮助不会让他们真正成长和独立,反而维持了他们的不良习惯和依赖心态。机会浪费,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资源投入到一味索取的人身上,会浪费你本可以用于更有意义和有益的事情上。你的资源有限,应该用在那些真正需要帮助并愿意改变的人身上,以达到更有效的帮助和成长。

3:不要当和稀泥的老好人。作为一个老好人,你可能倾向于顺从他人的需求和要求,而忽视了自己的边界和需要。你可能经常过度牺牲自己的时间、精力和资源,以满足他人的期望,但这会导致自己的身心健康受损。一味地迁就他人和过度帮助别人,很可能会被人利用。有些人可能会看到你的善良和慷慨,故意滥用你的好心,不断向你索取,而不关心你的感受和需求。这样的关系是不平衡和不健康的,你可能会感到被利用和不被尊重。过度宽容和和稀泥会让他人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或不良行为。他们可能会觉得他们的行为是可以被接受的,从而降低了他们对自己行为的责任感和意识。这将导致重复出现相似的问题,没有进步和改变。

收集的民间俗语【161-170】
收藏者:文学之都客2023年12月20日俗语,是汉语语汇里为群众所创造,并在群众口语中流传,具有口语性和通俗性的语言单位,是通俗并广泛流行的定型的语句,简练而形象化,大多数是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反映人民生活经验和愿望。俗语,也称常言,俗话,这三者是同义词。俗语一词,已经普遍用作语言学的术语;常言一词,带有文言的色彩;俗话一词,则有口语的气息。俗语使人们的交流更加方便且具有趣味性,具有地方特色。文学之都客2024-02-28 15:05:40
0000最损“阴德”的10件事,尽量不要去做!
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人生路上总是坎坎坷坷,很难尽如人意。当我们遇到问题的时候,应该多学会反省自己,改变自己,而不是怨天尤人,牢骚满腹。下面这10件有损阴德的事,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一、假借不还紫网2023-10-13 16:10:190000西游记与封神榜中月宫神兔【得道星真】
作者:潘长宏(文学之都居士)2023年7月14日月宫玉兔。是中国民间传说故事中一个极具神秘的角色。虽然大家早有所闻,但其详细的来历意义仍是未知之谜。有说远古时代嫦娥夫妇在建造永定宫时,受到仙女的解救。得到了命令:建造月亮宫殿,并在它的正中间,栖息一只玉兔。另有说法,是由嫦娥在接受玉帝令嫁宇宙神巫之后,在月亮上饲养的。溱湖之恋2023-08-07 11:42:12
0000屈原和和谁一起被评为世界文化名人的
作者:文学之都客2023年8月21日1953年,在屈原逝世2230周年之际,世界和平理事会通过决议,确定屈原为当年纪念的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屈原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是中国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屈原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被誉为“楚辞之祖”。紫网2023-10-14 16:33:160000西游记与封神榜中月府圣班十三月皇之七【夜光太阴皇君】
作者:潘长宏(文学之都居士)2023年6月25日月府一词,出自南朝梁武帝的儿子萧统《十二月启·林锺六月》:“藏形月府,遁迹冰床。”月府就是指的月亮,月宫。月亮是地球最大的天然卫星,月光是从月球反射太阳的光。月蚀。计时单位:一月。月份。岁月不居(时光不停地流逝)。月府圣班,就是指月宫中有本领和权力的神仙。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月府圣班中的,第七太阴皇君------夜光太阴皇君。溱湖之恋2023-07-30 09:23:02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