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丈夫处世,论是非,不论祸福,这就是“义”!
我们评价一个人的时候,经常会说“这个人很讲义气”,比如三国里的关羽,就是讲义气的代表,我们都喜欢和这种人结交,和这种人做朋友。

那什么才是“义”呢?古人讲:“夫义,德之宜也。”义,就是代表一个人的德行,他知道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知道做人的本分。只要是不符合道德规范的,不应该做的,无论何时何地,无论什么情况之下,都不会去做。只要是合乎道德规范的,即使面临危险,也义不容辞,该做的事一定要去做。这就是俗话常讲的:“大丈夫处事,论是非,不论祸福”。
一、南北朝时期的张进之
南北朝时期,南宋有个人叫张进之,家里世代富足。后来遇到荒年,他就把自己的家财全都散了出去,用以救济乡里的人。虽然他家从此贫穷了,但被他救活的人却有很多。有个太守叫王味之,是张进之的朋友,在被朝廷通缉的时候,也逃避到张进之的家里,住了很长一段时间,张进之不但没有嫌弃他,还尽心尽力地照顾他。

有一次王味之不慎跌入水中,张进之就赶紧跳下去救人,不料两人都沉了下去,过了很久,才把家人救了上来,免于一死。
当时盗贼很多,被盗抢的人家很多,但强盗们却都约定好,到了张进之的家门口,都得绕过去,谁也不许冒犯。
二、范仲淹千亩义田
宋朝的范仲淹先生,平生乐善好施,凡是贫穷的亲戚,和有贤德的人,他都会尽力去资助他们。

后来他做了大官,就把积攒的俸禄拿出来,在靠近城郭的地方,买了好田一千亩,他称作义田,用来赡养和救济亲族里的人们。保证他们天天都有饭吃,年年都有衣服穿。凡是遇到婚、丧、嫁、娶、疾病这种大事,都会出钱帮助他们。比如,凡是嫁闺女的,就发给五十千钱;闺女改嫁的,发给三十千钱;娶儿媳妇的,发给三十千钱;再娶的发给十五千钱;丧葬发给的费用和闺女再嫁的数目相同,孩子的丧事发钱十千。并且他还从族人中选出年长而且贤能的人,主管义田的账目,总计财务方面的收入和支出。
范仲淹从小没有了父亲,生活贫穷,所以他从在年轻的时候,就立志为天下人服务,所以才说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名句。在他为政时期,廉洁仁厚,高昂激越,所到之处,都能给百姓施予恩惠,所以百姓们非常感激他,为他设立的祠堂来纪念。
北京中轴线的B面,藏在“天上”
北京,一座历史人文气息浓厚的都城。北京中轴线,便是这座城市的脊梁,它全长只有短短7.8公里,却串起了华夏5000年的厚重历史,整个中华民族的古建筑瑰宝在这条线上集中,成就了它作为中国都城规划的经典之作。对于北京以及北京中轴线,我们往往把目光聚焦在它们厚重的历史文化印记之上,而忽略了这一切背后那个伟大的背景——自然。紫网2023-10-16 17:06:550000“为虎作伥”中的伥鬼,到底是个什么鬼?跟老虎有啥关系?
艺述史官方原创是非不分,为坏人做事现在我们经常会使用“为虎作伥”这个成语,来形容有人帮坏人做事,那您知道其中这个“伥”是什么意思吗?1紫网2023-10-16 08:17:420000二十四节气的含义 整理清楚了。建议收藏!一定告诉孩子。
文明苑2024-03-13 10:07:33
0001奶茶锅里涮羊肉,蒙餐到底有多猛?
中国最硬的菜系没有之一提到蒙餐,你想到的是什么?是蒙古包里,载歌载舞的姑娘簇拥着一辆小车,车上载着一只脖子上系着大红花的烤全羊?是短视频里穿着蒙古袍的壮汉,用镶着宝石的餐刀割下一片刚刚煮好的、颤颤巍巍、半肥半瘦的羊肉,遥遥递给屏幕后面口水泛滥的你?是斜射的阳光下满满一桌子堆积如小山的奶食与肉,富足得像是一个梦?还是风尘仆仆的旅人翻身下马,家人从大暖壶里倒出来的、一碗热腾腾的奶茶?地道风物2023-07-27 20:49:08
0000为什么老人说“母在不庆生,父在不留须”?
传统文化经过了数千年的发展,有着多姿多彩的内容,唐诗宋词、楚辞汉赋、小说曲艺等等,每一种传统文化的背后,都蕴含着老祖宗的智慧。其中,就有最容易被人们理解的俗语文化。俗语是老祖宗在日常生活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每一句俗语,都充满了智慧。就比如说这一句“母在不庆生,父在不留须”。老祖宗为什么要如此说呢?母在不庆生这句话的意思很简单,是说母亲在世的时候,不要大张旗鼓地给自己过生日。紫网2023-10-17 11:18:4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