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2991

康熙驾崩前,为何非拉着一个男人陪葬?雍正登基后才懂父亲用意

新用户6516h3hB新用户6516h3hB2023-07-30 16:48:110

艺述史官方原创

是一件关乎生死的大事

康熙临死之前,为何非要拉着一个男人“上路”陪葬?有什么仇什么怨?雍正登基后才明白父亲的用意,当真是老谋深算!

1

康熙61年的一天,时任步兵统领的佟佳·隆科多,突然接到了一道来自康熙帝的传召令。不知道康熙有何事召见自己,隆科多连忙进了宫。没想到,康熙确实有事找他,还是一件关乎生死的大事。

康熙说,他明白自己命不久矣,希望死后下葬时隆科多能陪自己一起“上路”。本来人生一片光明,突然就莫名其妙地被判了个死刑,隆科多怎能不怕呢?

隆科多连忙磕头求饶,希望康熙放自己一条生路。而康熙只是摆摆手,说自己要歇息了,半点没有要考虑饶隆科多不死的样子。

这件事不但让隆科多吓得六神无主,还有另一个人也慌了神,他就是四阿哥胤禛。隆科多背上了陪葬的命运,和胤禛又有什么关系呢?

“康乾盛世”可以说是在中国封建统治历史上,最后一个闪光点了。在众所周知的黑暗与沉沦来临前,清王朝在“康乾盛世”中度过了130余年的巅峰辉煌。

这个盛世时期共涵盖了三位统治者:康熙、雍正、和乾隆,其中康熙帝作为开创者,他的功绩最为显著。康熙知人善用、勤政英明,这些过人之处从他的政绩中可见一斑。然而就算是如此英明的皇帝也难断“家务事”。

2

令康熙头疼的“家务事”,正是“九子夺嫡”。这显然已经属于国事了,许多旁支力量自然也被牵扯进了权力纷争的漩涡之中。隆科多被点名要求陪葬,与夺嫡一事有分不开的关系。

康熙47年,皇太子胤礽被废黜后,一众阿哥们纷纷盯上了这个虚位以待的太子头衔。康熙帝多妻多子,共有35个儿子和20个女儿,也难怪参与夺嫡的“选手”有足足9个了。

随着大阿哥胤禔、二阿哥胤礽、三阿哥胤祉先后被“淘汰”,夺嫡的局势渐渐清晰了起来,大致分为拥护胤禩的“八爷党”,和更低调的“四爷党”。四阿哥胤禛表面称自己为“天下第一闲人”,实则深藏不露,他手下有两员“大将”相助:年羹尧和隆科多。

年羹尧是当时的川陕总督,而隆科多更是“重量级”。他不但身兼数个重任,还是孝懿仁皇后的弟弟。胤禛自小被皇后养大,就一直将隆科多视为亲舅舅。才能、权势、血统,隆科多要什么有什么,在朝中好不风光。

康熙虽然重用他,但也怕隆科多“得意忘形”,曾写朱批告诫他要“行为端正,勤谨为之”,万不可结党营私。因此,隆科多与胤禛的来往都是暗地里进行,生怕被别人知道,尤其是康熙。

也难怪“陪葬事件”让胤禛如此慌乱了。与情,隆科多是他的舅舅;于利,隆科多是夺嫡之路的左膀右臂。胤禛思来想去,决定去找康熙求情,此举就是将两人的关系摆在明处了,当真是冒了一个大险。

3

没想到,康熙很爽快地就收回成命,答应了胤禛的求情。隆科多心想,要不是胤禛冒险替自己求情,说不定真要一命呜呼了,于是更加尽心地辅佐胤禛。不久后,康熙在畅春园驾崩,隆科多宣读遗诏,胤禛顺利继位成了后来的雍正帝。

雍正这才明白,康熙一生最恨结党营私,也怕自己登基后难以把控局势。当初怕不是根本不想让隆科多陪葬,只是借机让隆科多欠自己一个“大人情”罢了。

虽说亲情在帝王家最不值钱,但是康熙此举中不难看出,他在自己生命最后的时光中,仍然抓住机会为儿子“铺路”。哪怕其中必然掺杂了维稳王朝的意图,但这一步棋确实是用心良苦。

END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