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七律《冬至》读记
杜甫七律《冬至》读记
(小河西)
冬至
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江上形容吾独老,天涯风俗自相亲。
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见三秦。
此诗或作于大历二年(767)冬至,时杜甫居夔州。乾元元年至日,杜甫曾写过两首《至日遣兴》。次年七月,辞去华州司功参军开始漂泊。广德元年,在严武幕府,写过一首《至后》。其中心思想是“远在剑南思洛阳”。去年在夔州西阁还写过一首《小至》。虽然也感叹“云物不殊乡国异”,但毕竟有“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此诗写作时,距安史之乱爆发已过十年,距辞官漂泊也已八年多,客居夔州也近两年。
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江上形容吾独老,天涯风俗自相亲。
忽忽:潦倒失意貌。《史记-韩长孺列传》:“意忽忽不乐。数月,病欧血死。”《南史-刘孝绰传》:“晚年忽忽不得志。”
泥:软求,软缠。杀:副词,在谓语后表示程度深。例如“愁杀人”“脑杀人”“笑杀人”“苦杀人”“穷杀人”“泥杀人”等,也有用“煞”的。《古诗十九首》(魏晋):“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幸江都作》(隋-杨广):“鸟声争劝酒,梅花笑杀人。”《渌水曲》(唐-李白):“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
形容:形体面貌。《渔父》(屈原):“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拟行路难》(南朝宋-鲍照):“形容憔悴非昔悦。蓬鬓衰颜不复妆。”
相亲:互相亲近。《管子-轻重丁》:“功臣之家……骨肉相亲。”《史记-管晏列传论》:“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留别雩泉》(宋-苏轼):“二年饮泉水,鱼鸟亦相亲。”《寄河上段十六》(唐-王维):“与君相见即相亲,闻道君家在孟津。”
大意:年年冬至年年漂泊异乡,失意、贫穷和忧愁缠死人。江边上只有俺一个老者,当地人按当地风俗自相亲近。(当地人自顾过节。《饮马长城窟行》(汉-蔡邕):“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此联写为客孤独。)
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见三秦。
杖藜:拄着手杖行走。藜茎坚韧,可为杖。《庄子-让王》:“原宪华冠縰(xǐ)履,杖藜而应门。”《暮归》(杜甫):“年过半百不称意,明日看云还杖藜。”
丹壑:红色的山谷。(山石、泥土或秋后枫叶为红色。)《赠益府裴录事》(唐-卢照邻):“浮云映丹壑,明月满青山。”《寻山僧不遇作》(唐-李白):“石径入丹壑,松门闭青苔。”
鸣玉:百官上朝、散朝皆骑马,马勒上的玉饰碰撞作响。《轻薄篇》(晋-张华):“文轩树羽盖,乘马鸣玉珂。”《独游寄卫长林》(唐-司空曙):“那知鸣玉者,不羡卖瓜侯。”
紫宸:大明宫紫宸殿。《腊日》(杜甫):“纵酒欲谋良夜醉,还家初散紫宸朝。”《太岁日》(杜甫):“阊阖开黄道,衣冠拜紫宸。”
寸心:心。《偶题》(杜甫):“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题省中院壁》(杜甫):“腐儒衰晚谬通籍,退食迟回违寸心。”
心折:心碎。《胡笳十八拍》(汉-蔡琰):“志摧心折兮自悲嗟。”《古别离》(唐-皎然):“身去兮天畔,心折兮湖岸。”《秦州杂诗》(杜甫):“西征问烽火,心折此淹留。”
三秦:项羽封秦降将章邯为雍王,辖咸阳以西;封司马欣为塞王,辖咸阳以东;封董翳为翟王,辖陕北。后世泛称陕西为“三秦”。《史记-项羽本纪》:“是时,还定三秦”。《登陇坂》(唐-王绩):“陇坂三秦望,游人万里悲。”《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大意:雪后扶杖临近红色山谷,忽然想起身着朱衣的朝官散朝紫宸。想起朝中任拾遗的日子让人心碎。雪野茫茫山重水复何处可以看到三秦?
这首诗是冬至日杖藜江边有感而作。前二联写至日己况。已过了这么多至日了还在异乡漂泊。没完没了的失意、迷茫、穷困还有愁闷烦死人。江边人只有俺一个人年纪大,夔州的风俗是各自相亲。(次联言孤独。)三联触景生情。仗藜江边,看到沟壑里“丹”色山石,想起了长安散朝时大臣们的“朱衣”。(至日有大朝会。大朝会在紫宸殿。杜甫《至日遣兴…》:“玉几由来天北极,朱衣只在殿中间。”)末联说一想起长安就让人心碎,回长安之路总是云遮雾障。这首诗的主题是客居之人逢佳节思长安。杜甫思长安有两重意义。一是思乡。作为一个长期在外漂泊的老人自然会有的落叶归根。二是思朝廷。作为一个曾经怀抱远大志向的儒者,总是渴望得到朝廷重用,使自己有一展抱负的机会。这种渴望不会因为几次失败而放弃。杜甫在肃宗时代,由于刚经历过贬华州,应该不指望马上得到重用。所以在成都开始的一段时间对入朝为官并不感兴趣。但代宗人事政策调整后,杜甫应该是对回长安充满期待。由于病(也许还有别的原因),杜甫始终未能如愿。到目前,杜甫回长安应该说主要是回归故乡的意义。(这首诗以“长为客”起,以“见三秦”终。)
《散文诗.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风吹枯叶落,寂静随行踪。青山如老友,谈心无需忙,寻觅自我魂,心灵能相望。纷扰世间事,尘埃遗心房,在山中栖息,忘却尘嚣忙。寂寥不欲起,心与山相当,思绪如流水,自由随心方。在这空山间,体验孤独感,也能寻觅到,内心深处藏。山中有智者,无需多问旁,沉思醒心眼,道与自然通。鸿儒书香vosn182023-08-12 11:47:36
0000杜甫五古《晚登瀼上堂》读记
杜甫五古《晚登瀼上堂》读记(小河西)晚登瀼上堂故跻瀼岸高,颇免崖石拥。开襟野堂豁,系马林花动。雉堞粉如云,山田麦无垄。春气晚更生,江流静犹涌。四序婴我怀,群盗久相踵。黎民困逆节,天子渴垂拱。所思注东北,深峡转修耸。衰老自成病,郎官未为冗。凄其望吕葛,不复梦周孔。济世数向时,斯人各枯冢。楚星南天黑,蜀月西雾重。安得随鸟翎,迫此惧将恐。杜甫五律《孟仓曹步趾领新酒酱…》读记
杜甫五律《孟仓曹步趾领新酒酱…》读记(小河西)孟仓曹步趾领新酒酱二物满器见遗老夫楚岸通秋屐,胡床面夕畦。藉糟分汁滓,瓮酱落提携。饭粝添香味,朋来有醉泥。理生那免俗,方法报山妻。杜甫五律《晴二首》读记
杜甫五律《晴二首》读记(小河西)晴二首久雨巫山暗,新晴锦绣文。碧知湖外草,红见海东云。竟日莺相和,摩霄鹤数群。野花干更落,风处急纷纷。啼乌争引子,鸣鹤不归林。下食遭泥去,高飞恨久阴。雨声冲塞尽,日气射江深。回首周南客,驱驰魏阙心。此诗作于永泰二年(766),时杜甫客居夔州。久雨巫山暗,新晴锦绣文。碧知湖外草,红见海东云。竟日莺相和,摩霄鹤数群。野花干更落,风处急纷纷。十二花田 || 猫小朵 || 二十四节气,岁月写给你最美的情诗
十二花田微诗节气二十四节气,是岁月打马你的城池歪斜出的一行平仄错落的韵脚,于是半城青涩在风中厮守,半池暖色在云中失收。你的城中生出不盈一匊的绿,待池上青萍之末的风起,漾成两窝秋水,一岁,又一岁,恍然如晤的你,浑然若梦的醉光阴。hopewehaveabrightsummer&立春醒醒,醉酒的星星我咬着梦的耳朵唤你“卿卿”嘤咛一声,夜微醺十二花田2023-08-08 09:31:11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