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3039

杜甫七古《可叹》读记

小河西小河西2023-07-30 17:31:030

杜甫可叹》读记

(小河西)

可叹

天上浮云如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古往今来共一时,人生万事无不有。

近者抉眼去其夫,河东女儿身姓柳。丈夫正色动引经,酆城客子王季友。

群书万卷常暗诵,孝经一通看在手。贫穷老瘦家卖屐,好事就之为携酒。

豫章太守高帝孙,引为宾客敬颇久。闻道三年未曾语,小心恐惧闭其口。

太守得之更不疑,人生反覆看亦丑。明月无瑕岂容易?紫气郁郁犹冲斗。

时危可仗真豪俊,二人得置君侧否?太守顷者领山南,邦人思之比父母。

王生早曾拜颜色,高山之外皆培塿。用为羲和天为成,用平水土地为厚。

王也论道阻江湖,李也丞疑旷前后。死为星辰终不灭,致君尧舜焉肯朽?

吾辈碌碌饱饭行,风后力牧长回首。

此诗作于大历二年(767)。诗中“豫章太守”指唐高祖李渊重孙李勉。据独孤及《唐故洪州刺史张公遗爱碑》,张镐于广德元年(763)七月卒于洪州刺史任。李勉当在广德元年末或二年初任江南观察使兼洪州刺史。诗中“王季友”或同时入李勉幕。据诗中“闻道三年”推测,此诗应作于李勉大历二年任京兆尹之后。【《旧唐书-代宗记》大历二年:“夏四月巳亥,以江南西道都团练观察等使、洪州刺史李勉为京兆尹,刑部侍郎魏少游为洪州刺史、兼御史大夫、江西观察团练等使。”】

天上浮云如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古往今来共一时,人生万事无不有。

斯须:须臾,片刻。《礼记-祭义》:“礼乐不可斯须去身。” 郑玄注:“斯须,犹须臾也。” 《哀王孙》(杜甫):“不敢长语临交衢,且为王孙立斯须。”

苍狗:青狗(古代以为不祥之物);喻世事变幻无常。《汉书-天文志》:“牂(zāng)云如狗,赤色。”《晋书-天文志》:“妖气:…二曰牂云,如狗,赤色,长尾。为乱君,为兵丧。”

大意:天上的浮云像白衣,须臾之间变成青狗。古往今来都一样,人的一生啥事儿都会有。

近者抉眼去其夫,河东女儿身姓柳。丈夫正色动引经,酆城客子王季友。

群书万卷常暗诵,孝经一通看在手。贫穷老瘦家卖屐,好事就之为携酒。

抉眼:反目。《九叹-惜贤》(汉-刘向):“吴申胥之抉眼兮,王子比干之横废。”

酆城:即今丰城。《元和郡县图志》卷28江西观察使洪州:“丰城县,上。北至州一百四十七里。本汉南昌县地。”

王季友:唐诗人。曾任华阴尉,虢州录事参军。【《送王录事却归华阴》(唐-岑参):“王录事自华阴尉授虢洲录事参军,旬日却复旧官。”】广德二年(764)李勉为江西观察使,辟为副使。【《送王司议季友赴洪州序》(唐-于邵):“勉移独坐之权,实专方面之寄。…是以王司议得为副车。”】大历二年(767),李勉入为京兆尹,季友还山。

孝经在手:《南史-庾域传》卷56:“子舆字孝卿,幼而歧嶷。五岁读《孝经》,手不释卷。或曰:'此书文句不多,何用自苦?’答曰:'孝,德之本,何谓不多。’”南梁庾子舆幼年读《孝经》,书不离手。后用作重视孝道、勤奋学习之典。

好事为携酒:汉时好事者常携酒请教扬雄。《汉书-扬雄传赞》卷87:“雄以病免,复召为大夫。家素贫,耆酒。人希至其门。时有好事者载酒肴从游学,而钜鹿侯芭常从雄居,受其《太玄》、《法言》焉。”

大意:最近反目休掉她的丈夫,这位河东的女儿本姓柳。丈夫一本正经不时引经据典,他就是任职酆城的王季友。他常常暗自背诵书万卷,他曾经苦读孝经书不离手。他老瘦贫穷家中靠买鞋度日,像扬雄一样常有好事者访问求学并携酒。

豫章太守高帝孙,引为宾客敬颇久。闻道三年未曾语,小心恐惧闭其口。

太守得之更不疑,人生反覆看亦丑。明月无瑕岂容易?紫气郁郁犹冲斗。

豫章:豫章郡。《元和郡县图志》卷28:“江西观察使。洪州。豫章。中都督府。”

豫章太守:指江西观察使兼洪州刺史李勉。《旧唐书-李勉传》列传81:“李勉,字玄卿,郑王元懿(元懿为高祖李渊十三子)曾孙也。…至德初,从至灵武,拜监察御史。…克复西京,累历清要,四迁至河南少尹。累为河东节度王思礼、朔方河东都统李国贞行军司马,寻迁梁州都督、山南西道观察使。…又除江西观察使。…大历二年来朝,拜京兆尹、兼御史大夫。”

闻道:领会道理。《论语-里仁》:“朝闻道,夕死可矣。”《师说》(唐-韩愈):“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明月无暇:《淮南子-汜论训》:“夫夏后氏之璜不能无考,明月之珠不能无颣(lèi)。”(考:玉的瑕疵。颣:缺点。)

紫气冲斗:典“丰城剑”。详见《晋书-张华列传》。

大意:洪州刺史李勉是高祖李渊曾孙,对其敬佩已久将其引为宾客。听其论道三年他从来不说(家中事),他小心害怕总是闭其口。李公用之后从不怀疑,但家中婚姻反复看起来也有些丑。明月无暇岂有那么容易,他心虽忧郁但仍如宝剑一样紫气冲斗。

时危可仗真豪俊,二人得置君侧否?太守顷者领山南,邦人思之比父母。

王生早曾拜颜色,高山之外皆培塿。用为羲和天为成,用平水土地为厚。

顷者:往昔。《申宗人冤狱书》(唐-陈子昂):“顷者至忠,而今日受赂,固知不免此祸。”

山南:李勉曾任梁州都督、山南西道观察使。

颜色:尊严。《九叹-怨思》(汉-刘向):“犯颜色而触谏兮,反蒙辜而被疑。”

培塿(lǒu):小土丘。《草木言》(唐-陈陶):“勿轻培塿阜,或有奇栋梁。”

羲和:《尚书-尧典》:“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孔传曰:“重黎之后,羲氏、和氏,世掌天地四时之官,故尧命之使敬顺昊天。”

地平天成:原指禹治水成功而使天之生物得以有成;后常喻一切安排妥帖。《尚书-大禹谟》:“帝曰:'俞!地平天成,六府三事,允治。万世永赖,时乃工。’”《左传》文公十八年:“舜臣尧,举八恺,使主后土,以揆百事,莫不时序,地平天成。”

平水土:《尚书-舜典》:“禹,汝平水土,惟时懋哉。”

大意:时局危殆可以依仗真豪杰,可否置二人于君侧?李公当年曾治理山南西道,哪里的百姓想起来将其比为父母。王生早期曾崇拜李公,将其比为高山其它皆丘土。将他们用为羲和一定会“天成”,让他们去“平水土”大地一定深厚。

王也论道阻江湖,李也丞疑旷前后。死为星辰终不灭,致君尧舜焉肯朽?

吾辈碌碌饱饭行,风后力牧长回首。

论道:研究治国之道。《尚书-周官》:“立太师、太傅、太保,兹惟三公,论道经邦,燮理阴阳。”孔传:“此惟三公之任,佐王论道,以经纬国事。” 《周礼-冬官考工记》:“坐而论道,谓之王公;作而行之,谓之士大夫。”

丞疑:亦作“疑丞”。供天子咨询的四辅中的二臣;后泛指辅佐大臣。《礼记-文王世子》:“虞、夏、商、周,有师保,有疑丞。”《魏书-刑罚志》:“臣职忝疑承,司是献替。”《叶少保挽词》(宋-韩元吉):“望实诸公右,文章百代师。匡时存诏令,谋国见丞疑。”

死为星辰:《庄子-大宗师》:“傅说得之,以相武丁,奄有天下,乘东维,骑箕尾,而比于列星。”(傅说得到它,就能辅佐武丁,治理天下,死后驾驭着东维星与箕尾星,遨游于群星之间。)传说殷高宗武丁的宰相傅说死后化为星辰。后用为咏贤相之典。《纪南陵题五松山》(唐-李白):“当时版筑辈,岂知傅说情,一朝和殷羹,光气为列星。”

风后、力牧:《史记-五帝本纪-黄帝》:“举风后、力牧、常先、大鸿以治民。”裴骃《史记集解》:“郑玄曰:'风后,黄帝三公也。’”张守节《史记正义》引皇甫谧《帝王世纪》:“黄帝梦大风吹天下之尘垢皆去,又梦人执千钧之弩,驱羊万群。帝寤而叹曰:'风为号令,执政者也。垢去土,后在也。天下岂有姓风名后者哉?夫千钧之弩,异力者也。驱羊数万群,能牧民为善者也,天下岂有姓力名牧者哉?’于是依二占而求之,得风后于海隅,登以为相。得力牧于大泽,进以为将。”《故太子太师徐公挽歌》(唐-王维):“轩皇用风后,傅说是星精。”

大意:王生能论治国之道却阻于江湖,李公如为辅弼大臣一定空前绝后。像傅说一样死为星辰永远不灭,能使君王如同尧舜千古不朽。吾辈碌碌无为只是混个饱饭,二位却如“风后”“力牧”一样让俺常回首。

这首诗题目“可叹”,叹啥呢?首4句以喻起兴。浮云多变。人事无常。(似叹人事无常。)接着8句写王生家事。最近,河东柳姓女子不顾王生“正色”“引经”,“抉眼”休夫。(被老婆休,可叹。)被妻休的王生曾熟读万卷,不仅勤奋好学,而且孝不离口。虽“贫穷老瘦”,家中靠卖鞋度日,但毕竟王生博学多才,常有好事者访求学并携酒(比为扬雄)。“豫章”8句写王生幕府事。李公对王生敬慕已久引为宾客。王生在李公幕府任职三年,竟从不提家贫之事。虽李公用之不疑,但家中出现“反复”,看起来毕竟有点“丑”。王生也不能“明月无暇”,但仍如宝剑气冲牛斗。“时危”8句赞李王二人。时局危殆,正当用人之际,难道不能将二人置于“君侧”?李公当年在山南,百姓思之如父母。王生早年崇拜李公,认为李公如高山,高山之外皆土丘。杜甫认为如将二人“用为羲和”“用平水土”,一定天成地平而且厚。末6句点可叹之处。王可“论道”,却阻于江湖。李如为“丞疑”一定空前绝后。他们可以像傅说一样“死为星辰”。他们可以致君尧舜千古不朽。他们是如今的“力牧”“风后”。(可叹如此大才未得重用。)至于俺自己,本是碌碌无为混个饱饭。俺只是因想起王生李公未得重用而叹息。(杜甫也有“致君尧舜上”的志向,杜甫可叹的只是李公王生?)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