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七言律诗格律——首句平起仄收式
《诗联小知识课堂》
第三讲,我们讲了:七言绝句格律——首句平起仄收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了解了七言绝句格律,再此基础上,七言律诗的格律就非常简单,绝句首句平起仄收式是二四句句尾押韵(平音),律诗为八句,二四六八句句尾押韵(平音)。
七言律诗格律——首句平起仄收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注:红色字体括号内可平可仄,紫色字体为押韵韵目。
案例: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案例疑问点:
1.红色字体都是平音,失律了?
答:红色字体是古韵,普及:唐兴前以古体诗居多;唐兴时后,以今体诗盛行,用韵律以《平水韵》为标准,红色字体为古韵入声字,仄音。
2.紫色字体什么意思?
答:身,人,春,神,都是律诗尾字押韵韵目,押《平水韵》韵部~上平十一真韵目。
3.律诗一定要押古韵?
答:绝句律诗常以古韵为韵律,随着时代发展,先后出了《中华新韵》《中华通韵》入声字列入在阴阳平上去音,不再使用入声字。后世人写诗不注明新韵或者通韵,依旧默认为平水韵韵律。
当下各说风云,有人认为新时代总新韵通韵,有人说要坚持使用盛唐时期的古韵,个人认为,古韵会,新韵就不在话下,新韵是时代文学的进步和发展,也是延续和继承,在绝对意境的情况下,可以斟酌使用韵律是新是古,以达到诗境的效果。
关于绝句律诗格律,我们要熟知,这对赏阅品读诗有很大的帮助,特别是对于学习的孩子来说,父母会这方面,可以指导孩子在古诗鉴赏中有极大的帮助,也极其容易过目不忘。
个人学生时代学习古诗鉴赏几乎都满分,原因在于:熟平仄,懂韵,知词意,了解作者背景,这样一首古诗,就会朗朗上口,知其意,也就能熟练解答了。
关注合集《诗联小知识课堂》,更多知识点陆续分享,律诗中:意境、对仗、用词等等。下一讲:对联基础联律~五字联联律。
杜甫五排《遣闷》读记
杜甫五排《遣闷》读记(小河西)遣闷地阔平沙岸,舟虚小洞房。使尘来驿道,城日避乌樯。暑雨留蒸湿,江风借夕凉。行云星隐见,叠浪月光芒。萤鉴缘帷彻,蛛丝罥鬓长。哀筝犹凭几,鸣笛竟沾裳。倚著如秦赘,过逢类楚狂。气冲看剑匣,颖脱抚锥囊。妖孽关东臭,兵戈陇右创。时清疑武略,世乱局文场。余力浮于海,端忧问彼苍。百年从万事,故国耿难忘。这首诗作于大历三年(768)夏,时杜甫客居江陵。半生潦倒的罗隐,却写下一首最旷达的诗作,安慰世间无数失意的人
罗隐,晚唐诗人,生活在政治极端腐败的晚唐社会,他的仕途很是坎坷,曾参加了十多次进士试,全部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罗隐十上不第的原因,除了有晚唐糜烂不堪的科场,自身愤世嫉俗的性格之外,就是长相问题了。虽然现在没有罗隐的画像资料,我们无法考证他的长相具体如何,但根据各种历史记载,他的长相确实不尽人意。就是这一位半生潦倒的唐代诗人,却写了一首最旷达的诗作,最后14个字安慰世间无数失意的人。云端书馆2024-02-06 09:13:43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