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身为儿媳,李纨怨恨婆母王夫人吗?
作者:青灯按照现在部分女性的需求,对于人生的规划是有钱有崽,男人不回家。在《红楼梦》中,满足这个条件的,只有李纨。

丈夫贾珠有才却英年早逝,给自己留下一个聪慧好学的儿子贾兰,同时家里人和外面的人都高看她,并且不愁银子不够花,时不时还有长辈给的补贴,最主要的是身为婆母的王夫人,也不找事。李纨的生活虽说是无聊,可是却也自在。可是书里对于李纨的描写是心如槁木。李纨在贾府经历了什么,最后变成了一个木头人?首先男女大防,身为长辈以及小辈的男子,根本和李纨没有交集。作为贾府的老封君贾母更是十分惦记连惜李纨,身为妯娌的王熙凤要奉承李纨,身为小辈的小姑子们,也就是迎春探春等人,也都是十分尊重李纨。这么看来,能给李纨气受的人,只有婆母王夫人。从开场到结束,王夫人和李纨这对婆媳就算没有什么接触,仿佛生活在两个空间,可见关系并不好。
按照门当户对,王夫人不该轻视李纨。按照生了儿子,王夫人不该嫌弃不李纨。可是王夫人并不,她仿佛和李纨活成了陌路人。
可以说是儿子贾珠去世,所以王夫人迁怒李纨,可是王夫人对于孙子贾兰也是一样的视若无睹,只能说王夫人是因为李纨迁怒贾兰。在阖家团圆的中秋佳节,只有贾兰不在场,王夫人一言不发,还是贾政亲自过问贾兰在哪里?可见,是王夫人对于李纨的不喜,迁怒到了贾兰身上,这份漠视,这份不关注,也让李纨开始怨恨王夫人。毕竟孩子是妈的心头肉,贾兰被漠视,不被亲人关爱,李纨才是最心痛的人。

可是身份辈分在哪里,李纨所有的不满也只能沉默,可是却在偶尔的言谈中,说出了真心话。彼时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关系正好,整个贾府都谣传着林黛玉会成为宝二奶奶,就连王熙凤都打趣林黛玉:什么时候给贾家做媳妇?李纨当时就在现场,自然也听见了这番话。那么李纨面对林黛玉这个准妯娌是什么态度呢?在刘姥姥第二次进大观园的时候,李纨曾戏言林黛玉以后有个厉害婆婆。明明林黛玉的婚姻已定,注定是贾宝玉的妻子,那么这个戏言就成了真言,那么李纨也是用戏言的方式告诉林黛玉,你要加的这个男人,有了厉害的妈,你也会有个厉害的婆婆。点到为止,是李纨给林黛玉最大的善意。李纨的戏言,也是告诉大家,自己究竟有一个怎样的厉害婆婆。

王夫人对外的形象就是吃斋念佛,可是被李纨一语道破真相,掩盖在慈悲心肠下的是何种厉害刁钻?李纨用一句随口的戏言,告诉大家王夫人的真实模样。这句戏言,藏着李纨对于王夫人的怨恨,以及无能为力。对于王夫人而言,自己失去了儿子。对于李纨而言,自己失去了丈夫。可是两个女人对于贾家而言,都是外人,却自相残杀。女人何苦为难女人,才是婆媳关系的真实写照。

小编提示: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敬请转发和评论。
庄子启示录011:想要自在 先要知道是什么让我们不自在
导读到底是什么让我们的心灵不得自在,难以逍遥?庄子为什么让我们寻找有情而无形的存在?为什么说人的心情变化就是外物吹动内心产生的回响?修行人为什么常说要修行,住茅棚;要传道,住大庙?为什么说爱和恨都是自己在骗自己?新用户177790362023-07-29 16:48:07
0000从农村喂猪女,到被张艺谋劝退的“最丑谋女郎”,魏敏芝后来如何
24年前,张艺谋的新作《一个都不能少》上映,影片大热的同时也带红了作为主演的乡村姑娘魏敏芝。这个原本割草喂猪忙农活的女孩就这样一夜成名,面对扑面而来的名利以及各种签约邀请,她感到不知所措。对此,曾经坚定选择她作为女主角的张艺谋却一反常态,不仅不支持她,还直言“魏敏芝长得不好看,身材也不好,当演员没希望”。这些话如同一声声警钟,敲碎了魏敏芝的演员梦,也让她一度被网友戏谑为“最丑谋女郎”。晓读夜话2024-02-06 14:11:10
0000物的新理论:哲学不是科学中的女王。
摘自:《物的理论》作者:托马斯·内尔译者:蓝江一、物的新理论这是一本关于物和物出现的历史的书。它是一本理论书,但也认真对待科学知识的历史和新物的创造。我特别受到当代科学和数学的最新发展的启发,这些发展指向对物更多基于过程的理解。本书试图展示这些发现的一些更广泛的概念性后果。欧陆思想联萌2023-07-27 19:17:51
0000《天道》中的芮小丹能随性而活,并不只是因为家境好
看《天道》时,有人提出疑问:芮小丹境界这么高,到底有什么客观因素?她为什么有能力和权利去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她为何可以无拘无束与世无争地生活?如果她没有导演父母,没有德国定居的母亲,没有饭店的分红,没有父母留的孩子,没有德国居留权,她还能那样洒脱生活吗?芮小丹要是没钱,每月的收入紧张,生存成问题,她还能随性而为吗?萱小蕾2023-07-28 17:32:08
0000《赢者思维——欧洲最受欢迎的思维方法》 (2022年5月整理)
一、作者:﹝新西兰﹞克里·斯帕克曼译:傅明、傅饶二、简论:1、作者为该国最著名的神经学家,曾获创造性思维世界级大奖,于本书中,其创造性思维颇有借鉴性。2、该书已非单纯的成功励志之学,其侧重于方法论,而非单一的意识之类提振,是为工具书,强调实践应用,与申嘉騉著明显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