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1607

《天道》中的芮小丹能随性而活,并不只是因为家境好

萱小蕾萱小蕾2023-07-28 17:32:080

看《天道》时,有人提出疑问:芮小丹境界这么高,到底有什么客观因素?

她为什么有能力和权利去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

她为何可以无拘无束与世无争地生活?

如果她没有导演父母,没有德国定居的母亲,没有饭店的分红,没有父母留的孩子,没有德国居留权,她还能那样洒脱生活吗?

芮小丹要是没钱,每月的收入紧张,生存成问题,她还能随性而为吗?

是不是人还是只能在解决了温饱之后、才会去追求更高境界,否则就只能忙于生存?

冬悟说:

其实很多人明白,人是活在心境里、而非活在环境里的。

如果人活在环境里,那么在一个有蓝天白云的场景下,人人都应该感到舒适惬意才对,然而在失恋的人眼里,天空却是“灰色”的。

所以,芮小丹的境界与与客观因素并无多大关系,完全是由她的内心显化的。

在天道中,丁元英是修道者,在追求大道,而芮小丹不知道大道为何物,却一直活在道中。

她爱上丁元英后,没有像普通女人那样等着男方捅破窗户纸,而是直接向对方表白,还主动把自己最珍贵的东西拿出来呈现在对方眼前。

这样的行为,完全是跟着真心走的表现,权衡利弊是无法具有这种大勇气的。

芮小丹说过一句经典的台词:“如果我的能力只能让我穷困潦倒,那穷困潦倒就是我的价值。”

这绝不是一句躺平的话。

我们绝大多数人都不甘平凡,不肯认命,拼了命也要过上所谓有钱人的生活。然而这只是利益熏心而已,没有什么好赞叹的。

真正值得赞叹的是能认命,能放下功名利禄的人,这样的人才是勇敢者。

在原著小说中,芮小丹的结局是与歹徒搏斗,失去了双腿,半边脸被毁。

在倾尽全力把歹徒打倒后,她把最后一颗子弹瞄准自己的心脏。

同事无法理解,好友无法理解,她明明可以活下来,为何要选择轻生呢?

其实芮小丹是觉得那样的自己已经不再完美,配不上丁元英,与其痛苦地活着,不如痛痛快快地离开,于是她毫不犹豫地扣动了扳机,从容赴死。

她的行为与世俗格格不入,我们普通人是难以理解的,然而道德经中却给出了明确的答案:反者道之动……

这里的理解角度应该是:顺则成人,逆则成仙。常人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多半随顺大众和世俗,而活在道中或向着道前行的人、则是容易从反面走向正面,是一种“逆向而返”。

这种逆其实也是一种顺,只是不是世俗的顺。

这种返,也可以理解为返璞归真,返回到最简单的“道”上。

其实一个成年人在阅尽千帆后,回归到小孩子一般纯真简单的至纯状态,就是一种道了。

芮小丹的境界,其实也可以概括为“简单”。

内心清澈干净,简单明了,在他人的眼里是一种格局和境界。

在她自己来说,却只是因为内心全是爱和光明。

这样的状态下,行动看起来便有些“高大上”,其实在他们自己看来、不过是极为正常的选择和反应罢了。

心的境界到位了,环境和命运即使不同,也一样能保持至纯至善至真……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