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足不思淫”背后的原理是什么?那思淫的时候人该怎么办?
实际上熊春锦先生在他的书里边透露过一点,就是“精足不思淫”这句话是真理,那么精不足的时候,一定会思淫,那思淫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办的,从根本上讲,我们要有两个方向,一个是什么?通过我们后天的这个品格,这个器,品格就是个大器,通过这个器去校正我们的思想,这是一个层面,那么第二个是什么?要主动打开我们头顶的这个大门,也就是百会穴,因为这个门打开之后,它接收天德,就是清炁,清正。 天德比地炁 更先天,因为地球母亲是靠吃天德来维持的,那么我们吃的东西,越先天,那么思想就会越清净,这就是原理,所以我们一边在吃这个被污染的地炁,另一方面就是我们一定要勤修大公。大公的这么一种品格,要做我们身国的公,要为我们体内百姓着想,要解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的一个公。 那么你光为公还不行,你还要主动去敞开我们身国的各个大门,而且这些大门只有在思想为公的时候,在清正的时候,我们开大门 才会比较有效,所以它是有个层次,先要为公,或最起码思想要清正,然后干嘛?然后才能够去主动敞开我们体表的这些门窗,是这么一个过程,二者相辅相成的情况下,我们这个精不足又思淫这么一个很糟糕的状态,才能够逐渐得到改善。 另外一个事情,我们应该要能够想到,所谓精足不思淫,这个精足,它到底要足到什么程度才能够不思淫?我可以这样说,这句话说出来之后,那些所谓的修身者们,十个有九个答不上来,我敢这样说,我就有底气,就说你精足,你到底足到什么程度,你才会不思淫。 我们这道题的答案,其实很简单,就是说第一步返回先天无为,也就是说你这个元精要足到什么程度,要足到你在什么时候开始,第一次遗精,那个时候之前,如果你是15岁开始出现了遗精,那么你现在这个修身,就要达到你15岁之前那个元精的储备量,达不到15岁之前那个储备量,那么你还会思淫,只不过你能克制而已。 所以答案就是这么简单,但是我们一般人他不敢直面这答案,我说实话,一般人根本就不敢直面这个答案。我的天,我精足不思淫,原来是这么个意思,原来这个精要足到那种地步,这就是真理。并不是说我修道几十年了,我在这儿修心,修了一辈子了,我就能不思淫了,不是。你光修心,是有用,但是它只是一方面,你光修心,但天地元炁你吸不过来,你精气储备量不够,就是不行。 一个是精气的储备量,他要达到这么一个很高的水平,那么这个人他就不会思淫了。还有另外一个,注意还有另外一个是,如果这个人真的他就不吃后天五谷杂粮了,他纯吃天德地炁了,那就算他的元精没有达到他15岁之前那个量,他也不会思淫了,所以这是两个路子,也可以同时进行。 我们如何能够校验自己,是不是开始往身体里边填精了?因为我们常年精气亏损,那么怎么去校验说自己开始往这个库存里面去存东西了?第一步叫气足不思食,对,你气足,你不思食,你感觉你自己米饭他娘的吃不下去了。感觉吃不下去了,而且感觉不饿,而且每天精神非常好。精神非常好,还感觉不到饿,能够维持两周以上的时候,我们才能够确定这是一个转机来了。 你如果只是那一两天是,个把星期,感觉吃不下饭,而且还挺有精神的,这个不稳定,这个不能当回事,最起码要达到两个周,连续两周既吃不下饭,而且还感觉精神抖擞,那这个是说明什么?说明 气(炁)已经有结余了,此时只要能够修心修意,那么,就能够逐渐的把这个炁开始往肾里边存,不,而是往肾里边转,肾臓进一步将这个炁转化为元精,然后存到我们尾闾里边去,是这么一个过程。这是个校验。

古训:谋者胜于计,勇者胜于胆,智者胜于藏
1谋者胜于计古人说,凡是“预则立,不预则废。”凡是提前谋划、想计策,则成功更有保证。《菜根谭》中说:“谋,而后定;不谋,而衰矣”,“谋深,虑远,成之因也”。纵观历史,大多数事件的成功,离不开人谋和计策。早在周代,姜子牙就在渭水边以直钩垂钓,最终成功成为了西伯侯的最大智囊;晏子二桃杀三士,替国家除去祸患;刘邦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最终灭掉项羽。儒风大家2023-07-28 17:13:12
0000杨公五经讲义——青囊经2
【上卷】【原文】天尊地卑,阳奇阴偶。一六共宗,二七同道,三八为朋,四九为友,五十同途。【蒋传】:此篇以无形之气为天地之始,而推原道之所从来也。夫阳气属天,而实兆于地之中。圣人作易,以明天地之道,皆言阴阳之互为其根者而已。天高而尊,地下而卑;然尊者有下济之德,卑者有上行之义。豫宛堪舆吴棱2023-08-07 13:55:55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