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3524

杜甫七古《复阴》读记

小河西小河西2023-08-07 09:13:430

杜甫七古《复阴》读记

(小河西)

复阴

方冬合沓玄阴塞,昨日晚晴今日黑。万里飞蓬映天过,孤城树羽扬风直。

江涛簸岸黄沙走,云雪埋山苍兕吼。君不见夔子之国杜陵翁,牙齿半落左耳聋。

此诗作于大历二年(767)冬(同前三篇),时杜甫居夔州。

合沓:纷至沓来。《游敬亭山》(齐-谢朓):“兹山亘百里,合沓与云齐。”《登秦岭作时陷贼归国》(唐-储光羲):“林木被繁霜,合沓连山红。”

玄阴:冬季极盛的阴气。《雪赋》(南朝宋-谢惠连):“玄阴凝不昧其洁,太阳曜不固其节。”《孤松篇》(唐-刘希夷):“玄阴天地冥,皓雪朝夜零。”

飞蓬:指遇风飞旋的蓬草;喻行踪飘泊不定。《伯兮》(诗经):“自伯之东,首如飞蓬。”《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唐-李白):“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映:遮。《与朱元思书》(梁-吴均):“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从军行》(隋-卢思道):“长风萧萧渡水来,归雁连连映天没。”

树羽:树立羽旗;树立的羽旗。《汾阴行》(唐-李峤):“斋宫宿寝设储供,撞钟鸣鼓树羽旗。”《遣兴三首》(杜甫):“烟尘阻长河,树羽成皋间。”《奉同郭给事汤东灵湫作》(杜甫):“君来必十月,树羽临九州。”《山寺》(杜甫):“树羽静千里,临江久裴回。”

簸(bǒ):摇动,颠动。《说文》:“簸,扬米去糠也。”《大东》(周-诗经):“维南有箕,不可以簸扬。”《拟行路难》(南朝宋-鲍照):“中庭五株桃。一株先作花。阳春夭冶二三月。从风簸荡落西家。”《上云乐》(唐-李白):“叱咤四海动,洪涛为簸扬。”

苍兕(sì):传说中的水兽名。杜甫一般用“青兕”。《送韦十六评事充同谷郡防御判官》(杜甫):“羌父豪猪靴,羌儿青兕裘。”

夔子国:春秋时楚国的同姓国。夔子城旧址在唐归州秭归县。《大历二年九月三十日》(唐-杜甫):“瘴余夔子国,霜薄楚王宫。”

大意:刚入冬接连不断阴气充塞,昨晚还清朗今天又阴黑。万里之外的飞蓬遮天而过,孤城树立的羽旗在风中挺直。江上波涛冲刷岸边黄沙流走,乌云笼罩大雪封山青兕在吼。君不见夔州还有个杜陵的老翁,牙齿已半落左耳已聋。

这首诗承前首《晚晴》作。首二句点题。“玄阴”接连而至,晚晴次日复阴。中四句写复阴之景。一是风大。飞蓬遮天,树羽挺直。二是浪大。江涛簸岸,岸沙流失。三是云雪。云雾笼罩大雪封山。末二句感叹。老天啊!你没看见夔州城外还有一个杜陵翁,年老体衰还左耳聋。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