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被贬谪永州后,写下一首早梅诗,看似寻常,却成为诗坛楷模
“永贞革新”失败后,柳宗元被贬谪至偏远落后的永州,但是他并未因为政治上遭受打击而意志消沉,相反,在与下层人民的接触中,他更深刻地认识到官场的黑暗腐败,更深切地了解到人民的痛苦与希望,因而更加坚定了他对理想的追求。
当隆冬严寒之际,百花早已凋零,惟独那躯干弯弯的梅树,花蕾点点、含苞怒放、迎风斗寒,柳宗元见此情景不禁感慨万端,于是写下这首《早梅》

《早梅》
柳宗元〔唐代〕
早梅发高树,迥映楚天碧。
朔吹飘夜香,繁霜滋晓白。
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这首诗的大意是:
早梅在高高的枝头绽放,远远映照着广阔的碧蓝天空。夜晚北风吹来阵阵花香,在浓霜中增添着洁白的光泽。
想折一枝寄赠万里之外,无奈千里迢迢,山水阻隔。眼看寒梅即将零落凋谢,我将用什么去慰问远方的友人呢?

在历代的诗词中,有不少咏梅之作。此诗简朴、疏淡,含韵慰藉,表现了诗人对理想的追求。
首联描绘了梅花初放。诗人在政务之暇,踱出冷寂的门庭,忽而看到那梅枝上花蕾绽开,点缀着苍劲的树干,真是喜出望外。于是,他的视野向远处延伸,旷原茫茫,只有这稀疏的早梅,红白相间,远远地与清澈湛蓝的天空相映衬着,显得分外的美丽。
颔联进一层刻画早梅内在的气质。尽管北风吹打、严霜相逼,梅花仍然在寒风中散发着缕缕芬芳,为浓霜增添洁白的光泽。这两句诗一写“香”,一写“色”,集中地写出早梅傲视风霜、力斡春回的风格。

颈联与尾联转入了抒情写意。诗人客居异乡,处于冷漠孤寂的环境之中,虽然这梅花能给自己带来些慰藉和增加些生气、活力,但又怎会彻底地排除心头上的沉郁和痛苦呢? 反而由此引起他对故土的怀念与对亲人、朋友的相思之情。
诗人想折取一枝,寄给远方的友人,以表达一片深情和共同保持节操的愿望。这里的“欲为万里赠”,正是诗人这一复杂心理活动的写照。
但遗憾的是彼此相距毕竟太遥远了,关山阻隔,各在一方,真是难以实现。“杳杳山水隔”一句,把他思念朋友而不能晤面的心情,真实地表达出来了,充满着失望和遗憾。

尾联两句笔锋一转,诗人由寄梅而不得实现又回到对当前个人处境的抒写。梅花虽好,也只能在这里寂寞地开、悄悄地落,那又怎能用它去慰藉远方的朋友呢?
以梅花的自开自谢少为人知,既烘托出一种索寞凄清的环境,又抒发了自己的惆怅、失落之情,寄寓了个人的不幸和世事的艰难,同时也蕴含着要坚持高洁的品质和情趣。

这首诗用简朴、疏淡的文辞刻画早梅傲立风霜昂首开放的形象,抒写诗人的情志,状难写之物如在眼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梅的风骨与作者的人格融为一体,含蓄蕴藉,感情深挚委曲,给人以很强的感染力。
杜牧最落魄的一首诗,开篇两句就令人惊艳,结尾两句更是感人肺腑
杜牧与李商隐都是属于那种落魄才子,两个人的经历还有几分相似,同时也都是才华横溢撑起晚唐诗坛,成为了那个时代最具有影响力的诗人,所以也被后人称为“小李杜甫”,那意思是他们的才华可直追李白和杜甫。杜牧在少年时代就表现出了过人的才华,不仅为《孙子兵法》作注,另外还写下了流芳百世的《阿房宫赋》,这种大气磅礴的文章。紫网2023-10-14 12:57:360000杜甫七古《缚鸡行》读记
杜甫七古《缚鸡行》读记(小河西)缚鸡行小奴缚鸡向市卖,鸡被缚急相喧争。家中厌鸡食虫蚁,不知鸡卖还遭烹。虫鸡于人何厚薄?吾叱奴人解其缚。鸡虫得失无了时,注目寒江倚山阁。此诗或作于大历元年(766),时杜甫客居夔州西阁。小奴:年幼男仆。《魏书-北海王详传》:“(北海王详)入所居,小奴弱婢数人随从。”《自在》(唐-白居易):“小奴搥我足,小婢搔我背。”杜甫五律《奉送卿二翁统节度镇军还江陵》读记
杜甫五律《奉送卿二翁统节度镇军还江陵》读记(小河西)奉送卿二翁统节度镇军还江陵火旗还锦缆,白马出江城。嘹唳吟笳发,萧条别浦清。寒空巫峡曙,落日渭阳明。留滞嗟衰疾,何时见息兵?此诗作于大历二年(767)冬,时杜甫居夔州。卿二翁:即前诗中的上卿翁或崔卿。据前诗和此诗题目,崔翁先短时间“权夔州”(代理夔州刺史),之后回江陵“统节度镇军”。十六字令【梅·兰·竹·菊】
十六字令【梅·兰·竹·菊】【梅】屹立冰封绽笑微。红花灿,烂漫映霞辉。【兰】默默秋风不畏寒。幽香散,绽放在山川。【竹】雨后萌芽破土初,节节翠,高耸入云出。【菊】日暮秋风落叶梯。黄花笑,明月照竹篱。纳兰小简2024-02-28 08:08:55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