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欲盈,操守之道。

《道德经》十五章中说:“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
在此段文字中,老子提出了“不欲盈”,意思是说:不要追求完美。并且解释如此做的结果:蔽不新成,意思是说:陈旧的东西就会去掉,新的事物就会形成。俗话说:旧的不去,新的不来。
在道家文化看来,事物都是阴阳一体、互相关联的,并且一直做着往返的运动:太阳从低到高、又从高到低;花儿从花苞到盛开,然后又败落;月亮不断的在圆缺之间轮转,等等。这就表明:事物一旦到了最高处、完美处的时候,就开始走向相反的方向。因此,老子告诫我们:不欲盈,不要有任何圆满、完美、极致等的想法和目标。

不盈,就是有所不足,有所缺,有所不及,有所欠。因为不盈,所以就有空间,就可以继续向上,就可接纳新的事物。
用在做人上,那就是谦、虚。谦者,欠也,有所不足;虚者,空也,有所接纳。谦虚使人进步。由此可知,“不欲盈”是方法论,老子教给我们的操守之道。
古人对此有更多的理解。比如“谦受益,满招损”,谦即欠,益即增加,“谦受益”的意思是因不足所以能够继续增加。太满了不仅增加不了,必然就会向外溢,因而“招损”。儒家教子弟进修中基本的洒扫应对,给人倒茶的礼节里就有“七分满”,七分即是不欲盈。需要补充一下的是:倒酒要满,这里面有其它的意思。
天之道,损有余以补不足。满,天损之;不盈,天补之。明白了不欲盈的道理,就懂得了做人的操守之道。
这些成语里面,都包含着不欲盈的道理:适可而止,见好就收,留有余地,等等。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农村俗话“出门遇4事,必定有横财”!究竟是哪4件事?
村民为了多赚钱,就会到大城市去打工,当村民背起行囊出门时,如果碰到这4件事,心里就会高兴,还觉得自己会发大财。在农村民间有这样一句俗话:“出门遇4事,必定有横财”,那在民间到底是指哪4件事?有什么讲究和说法吗。第一件事:遇到喜鹊。自古以来,喜鹊是美好的象征,喜鹊的叫声悠美动听,给人喜庆的预示,所以,在古代,如果有喜鹊上门,那这家人将有喜事发生,升官发财指日可待。第二件事:遇到棺材。鸿雁深蓝2024-02-24 15:06:42
0000农村俗语“人穷不省三种钱,没钱不串三人门”都指啥?老祖宗做人智慧
导言:俗语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的经验和智慧的结晶。它们以简洁而富有含义的语言形式,传递着深刻的道理和人生哲理。就像老祖宗说的“人穷不省三种钱,没钱不串三人门”,这句俗语虽然简短,却蕴含着生活的智慧和人际交往的原则。本文将探讨这句俗语背后的寓意和启示。一、“人穷不省三种钱”紫网2023-10-16 13:01:370000麦,从何而来?“麦”中有“来”,它们是什么关系?
麦子(主要指小麦)是现今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有三分之一以上人口以麦子为主要食粮。在各种农作物中,麦子栽培面积和总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在中国,其重要性也仅次于水稻。小麦的考古中国至今最早的麦作遗存发现在甘肃,距今5000多年的甘肃民乐东灰山遗址采集到一批炭化谷物遗存,从中鉴定出了普通小麦(Triticumaestivvum)和密穗小麦(T.compactum)两个小麦品种。文冠厚朴2023-08-08 09:12:21
0000比“村超”更带劲的,是藏在贵州1258000个山头中的文化传奇!
在黔东南大山深处的文化秘境榕江,一场数万人狂欢的山地足球大赛,火热了整个大西南的夏天。绿茵场外,名嘴韩乔生亲临现场,激情解说;绿茵场上,中国的“C罗”“梅西”们纵情奔跃;场下的替补队员同样热情不减,以芦笙欢歌,和身着苗族、侗族盛装的拉拉队们汇成歌舞长河。火爆的贵州“村超”。摄影/前行小罗地道风物2023-07-30 14:23:42
0000农村俗语“开门有两物,儿女一直富”,两物是指什么?你家有没有?
开门有两物,儿女一直富。这句古话虽然简短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古人在建造房屋时,不仅注重自身需求,更考虑长远的发展,希望通过房屋能为子孙后代带来福祉和财富。因此,他们在选址、朝向和房间设计等方面都投入了很多心思,并将这些经验总结成谚语和俗语,传承给后人。紫网2023-10-16 13:01:4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