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饭量有定数,谁先吃完谁先故”,吃饭,吃的其实是你的定数
中华文明有许多文化瑰宝,俗语就是其中一个,俗语并不是一句随口的顺口溜,而是古人在劳动生活中,总结出来的生活智慧,而且很多俗语拿到现代来,也依然实用。
古代有一句俗语:"一生饭量有定数,谁先吃完谁先故”,这话乍一听有点危言耸听,但细想也有一定的道理,毕竟一个人饮食习惯确实会影响到身体健康。

所谓的“一生饭量有定数”,意思是说一个人不论他吃多吃少,一辈子的食量都是有一个定数的,像我们普通人一天可以吃掉1-2千克的食物,如果活到70岁,就能吃掉25-50吨的食物。但我们吃多吃少、吃好吃坏都会对身体造成不同的影响。
曾经有科学家就用小白鼠做过实验,他将小白鼠分为好几组进行对比,每天给它们投放不同分量的食物。食量低的那组小白鼠,比食量高的小白鼠活得更久。
除了小白鼠外,科学家们还用更接近人的灵长类动物猴子,进行了一项长达十年的实验,得出的结果也是相似的。
把两百只猴子,分为了两组,一组不控制食物,想吃多少吃多少。另外一组猴子,则定时定量,每顿只吃七八分饱,除此之外,两组猴子的生活环境,每天的运动量等都是一样的。
结果十年后,科学家发现:那组没控制饮食的猴子,变得肥胖多病,甚至有高血压、脂肪肝、心脏病等,死亡率也接近一半。而定时定量,严格控制饮食的猴子,仍然身强体壮,存活率高达90%。
这基本可以证明,食量大小对于寿命长短确实是有很大的影响,只是这种影响并不是立竿见影,而是随着时间一点点堆积来的。
古人的俗语也都是经验之谈,或许他们没有像现在这样科学合理的解释。但在长久的生活经验中,他们总结出了“一生饭量有定数,谁先吃完谁先故”的规律。因此古人还有“过午不食,饿治百病”的说法。
在吃饭这件事上,一定不能太放纵自己,用命去吃饭。不能暴饮暴食,不吃太多油腻不好消化的食物。能够养成一个良好的饮食习惯,对我们的健康和生命尤为重要。
不要再说重庆原本就是四川的了,历史上两者到底是什么关系呢?
谈到重庆,很多人都认为以前的重庆隶属于四川,是四川的一部分。的确,重庆历史上曾经有很长的一段时间隶属于四川省。但是重庆和四川在历史上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分分合合,虽然两者经常同属于一个行政区,但重庆也具有很强的独立性。本文就从历史的角度来谈谈四川和重庆的关系。北斗维斟2023-07-30 12:53:45
0000一口气看完五胡十六国之胡夏24年历史
风尘讲历史2023-07-28 12:49:46
0000“天下无敌”的英国皇家海军为啥也要抓壮丁? | 循迹晓讲
循迹·用文化给生活另一种可能主讲:赛艇队长策划:赛艇队长责编:马戏团长全文约3000字阅读约10分钟◇手机微信扫描识别图中二维码,即可报名参加赛艇队长的沈阳故宫线下活动◇手机微信扫描识别图中二维码,即可报名参加赛艇队长的天津博物馆线下活动◇手机微信扫描识别图中二维码,即可报名参加赛艇队长的天津五大道庆王府线下活动循迹晓讲2023-07-30 13:17:36
0000古代有“三武一宗”大型灭佛,为何统治者厌恶佛教?主要三个原因
佛教传入中国之后传播得非常快,唐朝诗人杜牧曾写下过'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一句诗就能看出当年佛教的盛况。不止是民间,还有很多皇帝也表现得崇佛,最出名的就是梁武帝萧衍,他前期算得上一个英明君主,可惜后来沉迷佛教荒芜朝政,最终落了个囚死台城的下场。当然,有人喜欢就会有人厌恶,梁武帝痴迷,但有其他三位武帝对于佛教的态度截然相反,甚至掀起了轰轰烈烈的灭佛运动。灭佛哈哈狮的信箱2023-07-31 12:50:51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