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經 二卷 陰陽類 天不足西北地不滿東南
類經 二卷 陰陽類
三、天不足西北地不滿東南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岐伯曰:天不足西北,故西北方陰也,而人右耳目不如左明也。地不滿東南,故東南方陽也,而人左手足不如右強也。(天爲陽,西北陰方,故天不足西北。地爲陰,東南陽方,故地不滿東南。日月星辰,天之四象,猶人之有耳目口鼻,故耳目之左明于右,以陽勝于東南也。水火土石,地之四體,猶人之有皮肉筋骨,故手足之右強于左,以陰強于西北也。)
帝曰:何以然?岐伯曰:東方陽也,陽者其精并于上,并于上則上明而下虛,故使耳目聰明而手足不便也。西方陰也,陰者其精并于下,并于下則下盛而上虛,故其耳目不聰明而手足便也。(并,聚也。天地之道,東升西降,升者爲陽,降者爲陰。陽氣生于子中,極于午中,從左升而并于上,故耳目之明亦在左,而左之手足不便也。陰氣生于午中,極于子中,從右降而并于下,故手足之強亦在右,而右之耳目不聰也。)故俱感于邪,其在上則右甚,在下則左甚,此天地陰陽所不能全也,故邪居之。(俱,兼上下而言也。夫邪之所湊,必因其虛。故在上則右者甚,在下則左者甚。蓋以天之陽不全于上之右,地之陰不全于下之左,故邪得居之而病獨甚也。)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员工必读---国学智慧(404)
原文:明正分明,则民不惑于道。道也者,上之所以导民也。是故道德出于君,制令传于相,事业程于官,百姓之力也,胥令而动者也。---《管仲》译文:名义正,职分明,人民对治国之道就不会疑惑了。所谓“道”,就是君主用来引导人民的方法。所以,道与德出自君主,法令和命令由辅相传布,各项事业由官吏裁定,百姓的力量就是等待命令而后行动。翰墨书香00082023-08-08 17:03:27
0000《增广贤文》金句摘抄
读古文,增智慧!01是非终日有,不听自然无。【译文】:是非天天都有,不去听就自然没有了。【感悟】:生活中,有许多是是非非,如果受其困扰,我们就会无所适从。面对是非,我们唯一的选择就是不理它。这不是回避、胆怯,而是一种智慧。02宁可正而不足,不可邪而有余。【译文】:宁可为了正直而生活贫困,也不可为了生活富裕而做一个奸邪的人。【感悟】:人生在世,有时会面临很多选择。《资治通鉴》335:刘琨“长于招怀而短于抚御”,这句话值得重视
花言大帅2023-07-28 18:02:15
0000《资治通鉴》347:平时要注意自己说的“大话”
花言大帅2023-07-28 15:25:33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