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贵妃已被赐死,为什么日本的山口百惠说她是杨贵妃的后代?
杨贵妃是我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她因倾城倾国的美貌被宠冠后宫,杨氏一族也因此鸡犬升天。
后来安禄山起兵造反,唐玄宗带着杨贵妃仓皇逃跑,途经马嵬驿时,随从将士止步不前,唐玄宗为求自保被迫赐死了杨贵妃,让她含恨而终,还背负了红颜祸水的千古骂名。

集三千宠爱于一身的杨玉环就这样惨死于一场兵变,还是由唐玄宗亲自赐死的,让无数文人骚客为之不甘。
但在2002年,日本女星山口百惠展示家谱时,宣称自己是杨贵妃的后代,这个说法让人大跌眼镜,早已死于马嵬坡的杨贵妃,怎么就成了日本女星的祖先了?这一切或许还要从杨贵妃的死亡之谜说起......

-1- 贵妃之死
公元755年,安禄山以“清君侧”为由起兵造反,唐玄宗带着杨贵妃和杨国忠仓皇而逃,在经过马嵬驿时,保护唐玄宗的随军将士突然止步不前,杀死了杨国忠,还要求唐玄宗处死杨贵妃。
唐玄宗认为杨国忠祸乱朝政死不足惜,可杨贵妃久居宫中对这些一无所知,并没有过错。而将士们却认为杨贵妃是个红颜祸水,不杀她不能振军心。高力士也劝玄宗,将士们已经杀了杨国忠,若是贵妃在陛下身边,将士们又怎么会安心呢!
唐玄宗无奈,被迫赐死了杨贵妃,让她含恨而终,38岁的杨贵妃便在佛堂的梨树下自缢而亡了,从此背负了红颜祸水的千古骂名。

-2- 死亡之谜
关于杨贵妃的死,唐代诗人白居易为之不甘,于是写下了千古绝唱《长恨歌》,世人为之不甘,所以在《长恨歌》中又找到了贵妃的另一种结局。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很多人认为这是白居易在说,在马嵬坡的杨贵妃墓中,并没有她的尸体。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有人认为这句讲到了杨贵妃没死,而是被送往大海上的一座仙山上。还有人通过资料,考证出这座仙山就在日本。

俞伯平在上世纪20年代就提出了杨贵妃并没有死,而是被转移到了日本的观点,这个说法还得到了周作人的认同,他说曾在日本山口见到过杨贵妃墓。
在日本民间也有类似的传闻,当时禁军头领陈玄礼因为怜惜杨贵妃的美貌,不忍杀她,于是与高力士合谋,救下了杨贵妃,还找人护送她去了日本,在马嵬驿被缢死的只是个侍女。

杨贵妃在日本生活了30多年,病逝时已是68岁高龄。所以日本的山口县又被称为“杨贵妃之乡”,那里还建有杨贵妃的雕像和坟墓,当地人也把杨贵妃当神灵一样供奉。
但这种说法终究只是个推测和传闻,在我国有大量的史料记载,证明了杨贵妃确实死于马嵬驿。

-3-
如果杨贵妃没有去过日本,那日本人又怎么会对一个其他国家的妃子有这么深的崇拜呢?甚至连女星都以是杨贵妃后人为荣。
这或许跟源氏物语有关,在日本人心中《源氏物语》堪比中国人心中的《红楼梦》,是日本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也是日本文学小说的鼻祖。
作者在书中,引用了白居易的诗154处,她还以唐玄宗与杨贵妃为原型,塑造了桐壶帝和桐壶更衣这两个人物形象,并多次引用《长恨歌》中的诗句。

《源氏物语》对日本文学的影响特别深远,也造成了日本那些文艺青年们无人不知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杨贵妃作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形象深入人心,所以日本人对杨贵妃可以说是情有独钟。
所以他们也更愿意相信,在马嵬坡被赐死的只是杨贵妃身边的一个丫鬟,而杨贵妃本人则东渡去了日本,在那里生活了下来。
日本作家渡边龙策还曾写过一本书《杨贵妃复活秘史》,把杨贵妃一路逃亡的经过和在日本的定居情况写得细致入微,让人觉得杨贵妃似乎真的没有死。

但杨玉环当初与寿王李瑁没有生下一儿半女,和唐玄宗在一起十多年都没有生下孩子,但唐玄宗却有30个儿子,29个女儿,可见杨玉环很可能身体有问题,又怎么可能到了日本后有了后代呢?
所以日本流传的这些杨贵妃的故事,可能都是他们的一种美好想象,就跟中国很多文人墨客都为杨贵妃的死觉得不甘一样。
张学良常说他爱国、想家,为何临终却把6亿美元全部捐给美国?
张学良,一个在中国历史中具有复杂成分的人物,东北军阀张作霖之子,曾是国民党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却因“西安事变”被囚禁54年。作为昔日的少帅,张学良饱经沧桑,他一生为国为民,曾立志救国救民。无风起念2024-02-02 13:05:46
0001只活了36岁,却影响500年
弘治十一年(1498)十月,当太监李广自杀的消息传来,大明朝堂之上,有人欢喜有人伤心。明孝宗朱祐樘是那个伤心的人。多年来,李广是他最亲近的“道友”。他对李广的“法术”深信不疑。李广自杀,他第一时间不是追究其自杀的原因,而是赶紧派人前往其府中搜查,希望找到“教主真人修炼速成指南”之类的秘笈。然而,没有秘笈,只发现了李广的收账本,上面记满了文武官员馈送的“黄米”“白米”各千百石的数字。紫网2023-10-14 09:17:130000战国时期除了秦国,六国之中谁最有可能一统天下?条
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年),王贲率军南下攻打齐国,齐王建不战而降,齐国灭亡,至此秦灭六国,一统天下。秦国之所以能一统六国,靠的是商鞅变法后几代老秦人的努力,连续出了几代明君,奋六世之余烈,嬴政才完成了一统天下的夙愿。战国七雄紫网2023-10-14 12:08:300000屈原的爱国形象出自谁之手?梁启超提出新见解,郭沫若一锤定音
并星标我们端午节是为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而设立的,“屈原爱国”这一观念似乎是自古流传下来的观点,但其实不然,在两千多年的历史流变中,屈原的形象其实十分复杂,“爱国”并非人们对屈原的主流印象。直到20世纪上半叶,尤其是全面抗战爆发,中国面临亡国灭种危机,“屈原爱国”这一说法才固定下来。一、自古至近代的屈原人物形象浩然文史2023-07-27 19:33:39
0000大唐军队的终极武器,帮唐朝延续了百年生命
安史之乱,香积寺,双方对阵。大唐一方是兵马元帅广平王李俶、副元帅郭子仪、猛将李嗣业,领安西、北庭、于阗、朔方、河西、回纥等边军与诸胡联军共15万人。安史一方是安守忠、李归仁,领曳落河骑兵、岢岚军、经略军等约10万人。翰林冷知识2023-07-30 10:41:30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