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瑊《中山别墅》:读书的乐趣
正所谓“养心莫若寡欲,至乐无如读书”,好读书,不求甚解,其间的乐趣,不足为外人道,却是一件至高的精神享受。关于读书,宋代诗人俞瑊曾写下《中山别墅》一诗,这首诗的原文如下:村居何所乐,我爱读书堂。
阶草侵窗润,瓶花落砚香。
凭栏看水活,出岫笑云忙。
野客时相过,联吟坐夕阳。

“村居何所乐,我爱读书堂”,居住在乡村哪里最让我觉得快乐?我最喜爱的地方是读书堂啊。一开篇,诗人便问自己一个问题,居住在乡村最大的乐趣在哪里?是的,乡村远离了城市的繁华,但却自有一种宁静,这份宁静是诗人所喜爱的。在宁静的乡村,到读书堂中翻阅几卷闲书,或信手写几行文字,自是一种至高的精神享受。

“阶草侵窗润,瓶花落砚香”,台阶上的绿草蔓延到窗前带来一份生机;瓶中的花落在砚台里增添一份幽香。这一联紧承上联,描绘读书堂内外的幽雅环境。读书堂是一处清静之地,但见门前台阶上的绿草蔓延至窗台,为室内增添一份生机;室内书桌上的花瓶中的花落入砚台之中,又增一份幽香,置身其间,整颗心都变得沉静淡雅。

“凭栏看水活,出岫笑云忙”,倚着栏杆欣赏澄澈的溪水流过;微笑地望着远山间的白云舒卷飘荡。在读书堂中,诗人不仅读书写字,更欣赏山溪白云。在闲暇的时光,他凭栏而立,只见澄澈的溪水蜿蜒流过,一路欢唱着流向前方;只见远山间的白云舒卷飘荡,随风飘向山外。此景此景,目睹耳闻,心也变得从容淡然。

“野客时相过,联吟坐夕阳”,居住在村野之中的人时常前来拜访;我们就一起坐在夕阳下联句作诗。在读书堂中,诗人并不孤单,因为,常有居住在村野的人来拜访。正所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前来拜访的,也都是性情淡然的饱学之士,诗人与他们一同坐在夕阳下,联句赋诗,陶然共乐。

有人说:“读书是灵魂的壮游,随时可发现名山巨川、古迹名胜、深林幽谷、奇花异卉。”书中自有神奇的世界,与现实的世界交相辉映,书里书外,虽不能增加生命的长度,却可以拓展精神的宽度。所以,你我不妨都像诗人那样,寻一处清静之地,读两行书,赏若干风景,交一二好友。
杜甫五律《宿白沙驿》读记
杜甫五律《宿白沙驿》读记(小河西)宿白沙驿水宿仍余照,人烟复此亭。驿边沙旧白,湖外草新青。万象皆春气,孤槎自客星。随波无限月,的的近南溟。原注:初过湖南五里。这首诗作于大历四年(769)春,时杜甫在从岳州至衡州途中。白沙驿:青草湖之南湘江之东岸一个驿站。【《水经注-湘水》:“湘水又北径白沙戍西。”白沙驿也或在白沙戍。】李嶷《林园秋夜作》:在月光下的秋夜里
唐玄宗开元十五年(公元727年),诗人李嶷状元及第,官右武卫录事参军,他的诗风清静,有高格,其中《林园秋夜作》一诗被后人评价为“清彻到底,不减高岑”,这首诗的原文如下:林卧避残暑,白云长在天。赏心既如此,对酒非徒然。月色遍秋露,竹声兼夜泉。凉风怀袖里,兹意与谁传。紫网2023-10-16 12:35:050000杜甫五排《寄刘峡州伯华使君四十韵》读记
杜甫五排《寄刘峡州伯华使君四十韵》读记(小河西)寄刘峡州伯华使君四十韵峡内多云雨,秋来尚郁蒸。远山朝白帝,深水谒夷陵。迟暮嗟为客,西南喜得朋。哀猿更起坐,落雁失飞腾。伏枕思琼树,临轩对玉绳。青松寒不落,碧海阔逾澄。昔岁文为理,群公价尽增。家声同令闻,时论以儒称。太后当朝肃,多才接迹升。翠虚捎魍魉,丹极上鹍鹏。宴引春壶满,恩分夏簟冰。雕章五色笔,紫殿九华灯。中秋偶遇(绝句)
作者:潘长宏(文学之都居士)2023年10月12日我在宁的这段日子,大都市,有着十分迷人的景色,但这次的偶遇,让我实在是难以言表,时值中秋,秋波含情,人露欢笑,应天大街,相遇一位女子,看她折纤腰以微步,呈皓腕于轻纱。眸含春水清波流盼,头髻斜插龙凤玉钗。香娇玉嫩秀靥艳娇,指如春笋口含朱丹,一颦一笑动人心魂。即时诗兴而来,给大有分享。佳酿陈酣品甘甜新月娇丽独喧妍吴刚尊亲攀折桂天仙会意访君贤紫网2023-10-16 17:17:18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