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真的死于拉肚子?李莲英姐姐晚年透露:或许并非病死
艺述史官方原创
或许慈禧并非病死!
区区拉肚子,怎么会要了慈禧太后的命?宫里那么多御医都是摆设吗?李莲英姐姐守了大半生的秘密,直到晚年才透露:或许慈禧并非病死!
清光绪43年,皇宫中发生了一件,令举国上下震惊的事情,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接连驾崩。说是“一件事”的原因无他,只是因为两人去世的时间,只隔了一天不到。而料理慈禧太后的后事,自然少不了大太监李莲英。

1
李莲英处理了各种事宜,给慈禧太后守孝满100天后,并匆匆离开了这个他呆了一辈子的皇宫。李莲英把历年来,慈禧太后给他的赏赐,尽数交还给了隆裕太后,走时只带了自己的细软。
只是,他带走的除了这些,还有一个秘密。一个关于慈禧太后真正死因的秘密。而这个秘密也不是只有李莲英知道,还有另一个人与他一起保守。
慈禧太后在世时,李莲英颇得宠信,而他还有一个姐姐李氏,是服侍慈禧太后起居的侍女。如此看来,慈禧太后的身体状况,如果说这姐弟俩都不清楚,那恐怕整个皇宫都没有清楚的人了。可李氏对慈禧太后死因的说法,却与史书记载有些出入。
她说,慈禧太后是被人毒杀的。这又是为什么呢?
关于慈禧太后的死因众说纷纭。《大清宣统政纪》中说,慈禧太后“体气素强”,“精力渐惫”,最后“大行皇帝之丧,悲从中来……以致病势增剧,遂至弥留。”可以看出,慈禧太后原本身体素质是不错的,染上痢疾才渐渐衰弱,在为光绪帝处理后事时“过度悲伤”所以病情陡然加重,不治身亡。
据当时的太医施焕所开的药方来看,慈禧太后在9月21日,患上了痢疾。从这个时间点到她11月15日去世,只有短短两个月不到。如果是一个身体素质较好的人,怎么会因为肠胃病,就在两个月内去世呢?
2
而且,《大清宣统纪》中说,慈禧太后“悲从中来,不能自克”所以病情加重,也是有些靠不住的。

史官恽毓鼎在《崇陵传信录》中说,光绪帝听说慈禧病重后,面露高兴之色。慈禧太后知道后大为光火,说:“我不能先尔死!”依照这样的反应,慈禧太后怎么可能会为光绪的死而悲痛呢?
慈禧太后作为毒杀光绪帝的“重大嫌疑人”,就算面上悲痛,心里也不会难过到这种地步的。《大清宣统纪》这样写,不过是表面工作罢了。
况且,太医院中不乏医术高明者,会连拉肚子也治不好吗?哪怕慈禧太后上了年纪,禁不起折腾,可她在临终前,还曾排出脓血。什么样的痢疾,会让人有这样的症状呢?
说回李莲英和姐姐李氏。据她在回忆录中的说法,慈禧太后身体不适的症状,每次都是发生在用膳之后。要么是腹中绞痛,要么是直接去解手。李氏说,御医们开的药,慈禧太后也一直服用。如果是单纯的拉肚子,按说早就该有所缓解了,慈禧太后的病情却丝毫不见好转。
以此来看,慈禧太后的死因当真有些蹊跷。
3
李氏认为,是有人在慈禧太后的饭菜中做了手脚。而且,这种毒药应该是慢性的,不会立刻毒发,药性也不强。所以不会有明显的反应,只会慢慢侵蚀慈禧太后的身体,才没有被试毒的宫人检查出。

李莲英也有所察觉,但是一来无法确认,二来不敢告发,于是才保守这个秘密,直到清朝覆灭才由李氏说出。
但是,毒性慢慢累积,要瞒过这么多御医又是怎么做到的呢?难道是担心遭到报复,或者是慈禧太后失了人心,御医们也都串通好,对她隐瞒实情吗?
晚清的时局错综复杂,宫廷深深,谁也说不清会否真的有人敢毒害慈禧太后。可见李氏姐弟的说法不无道理,但是也存在一定的疑点。要揭开慈禧太后死因的真相,或许还需要更多的细节来佐证了。
END

谭德晶:刀郎《翩翩》歌词详解兼析其红楼意蕴
刀郎的《翩翩》是一首优美动人且具有某种劝戒、解脱和悲悯意蕴的歌曲,其歌词具有浓厚的古典神话传说和诗词的色彩,歌词优美,含蕴深厚,相当部分歌词具有复杂难解的多重意蕴。准确深入地理解这首歌的歌词,能帮助我们更好地欣赏这首优美的歌曲。刀郎《翩翩》海报此外,笔者发现,这首歌的歌词,在许多方面都与红楼梦的意蕴不谋而合,因此下面我们在阐释这首歌的歌词的时候,将会兼顾其所蕴含的红楼意蕴。先上歌词:翩翩紫网2023-10-15 11:48:520000“男女授受不亲”,别忽视了后半句,老祖宗没你想象中保守
艺述史官方原创“男女授受不亲”这句话您一定听过,但它的下半句,可是完全颠覆了前一句的意思,说的是什么,我先卖个关子。“男女授受不亲”这句话出自《孟子》,全句是: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孟子作为儒家学派的代表,对于礼学自然颇为重视,这句话同样反映了礼学的一个内容——限制男女交往。在古代,人们非常注重“男女大防”,男女不同席,不共食,不杂坐等等规矩都是限制男女之间的沟通,男女授受不亲也是如此。新用户6516h3hB2023-07-30 11:48:00
0000古人为啥常用云雨形容男女之事?云雨到底是什么?你真的了解吗
“云雨”作为一种比喻手法,是古代中国文化中非常常见的一种形容词。它指的是天空中云彩和雨水的交融,象征着男女之间的情义交合。虽然“云雨”这个词组看似是指实际的云和雨,但在古代的观念中,男女之间的云雨之事被视为是天地间的一种自然交融,就像云和雨一样。小橘子谈生活2023-07-28 13:26:31
0000“人过60,两不碰,两不交”是什么意思?有没有道理?建议了解
艺述史官方原创两不交、两不碰很多人在六十岁已经离开了工作岗位,开始享受属于自己真正的人生。而六十岁以后,选择怎么样的活法,才是决定未来是否精彩的关键所在。所以俗语才有:人到六十,两不交,两不碰的说法。这句话到底有没有道理呢?究竟又是哪几样不能交也不能碰呢?1新用户6516h3hB2024-02-25 17:06:53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