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历史——人篇(肯)
紫网2023-10-13 16:04:510阅

人的冎
人篇
字源演变
说文解字
“肯”kěn,形声字,异体字作'肎、

、肻、骨、

’等,从肉(月)冎声,'肯’字目前最早见于睡虎地秦简。'肯’的上部本是象形字'冎’的简省,应写作'

’,最终写作'肎’或'肻’都是合理的,但汉朝之后行书、草书兴起后却讹变作'止’,最终写作'肯’流传于世。冎,与骨或骨制品有关;肉,象形字,肉块,此处引用'与人体部位有关’的引申义。造字本义:人的冎(骨),引申为'骨架、骨关节’;又引申为'泛指事物的骨或其支撑’;也引申作动词'去骨、剔骨’;还引申为'像骨的东西’。
备注:先秦时期的一些文献中将其假借作'可’,如《诗·魏风·硕鼠》(战国·魏国):“莫肯我顾。”、《战国策·赵策》(西汉):“太后不肯。”等。秦以后,'肯’字一直作为'可’义流传,其本义仅在《庄子·养生主》(战国·宋国):“技经肯綮之未尝。”及东汉《说文》小篆中出现过。
古文释义
【正韻】苦等切,音懇。
【爾雅·釋言】肯,可也。
【詩·衞風】惠然肯來。【箋】可也。
【前漢·高帝紀】高帝數讓,衆莫肯爲。
又【集韻】可亥切,音愷。【字林】著骨肉也。
【莊子·養生主】技經肯綮之未嘗。【註】著骨肉也。肯,著也。
【集韻】或作肎肻。

图片:六叔
文章:六叔
相关汉字
冎肉啃掯
您点的每一个在看
我都认真的当成了喜欢▼▼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诗 词 联 · 甘棠峰会归来
段晓华登函谷关楼稠桑塬外响秋风,想象浮云与岳同。河色变迁流日夜,牛蹄消息问西东。一关自信丸能塞,六合当知气已通。更有游人来不尽,指看残堞大旗红。魏新河过函关文院望津阁邓林清涧日潺湲,别院分流引一湾。抱阁山河争表里,垂天气象带嫏嬛。采芹采藻思乐泮,辟易辟雍看就班。明日却投京北宅,独携残月出函关。金锐函谷关夜饮忆昔函关饮,连山秋风发。客唱秋风辞,往复相激越。紫网2023-10-14 14:20:250000唯美的7字对联绝句集锦,全是千古佳句,值得背诵收藏。
碧玉蒙尘无损害,红梅傲雪自添骄。志士眼前无蜀道;男儿心上有天梯。宁作劲松迎雪挺;不为媚柳顺风摇。莫只看财边有贝;应常想利侧藏刀。求真知不行伪道;重实学勿慕虚荣。事无大小唯求益;才有高低贵学贤。坎坷常能磨壮志;徘徊每会误前程。压石何妨春笋出;抽桥无碍白云飞。袖里清风无价宝;胸中正义有声雷。廉贪各走兴衰路;谦满分怀福祸胎。幸福常从闲里减;才华每在苦中添。泉城贤人2023-08-08 08:37:16
0000终于有人把“160个灯谜”整理出来了,赶紧收藏,总会用得上!
新用户286511962024-02-13 12:06:18
0000《潜珍书屋联话》吴仕端 (一)
(一)挽联由于有真挚情感作基础,稍副以较粹美的语言,便能见长。惟于挽伟大人物,则又殊不容易。挽伟大人物,就难免于对其人的文章、道德、事功加以敷陈。一涉颂扬,便可能减却情致,也就因此而减弱了艺术感染力量。但亦有高手而不受此拘囿者,说到底,还是视乎作者之胸襟、识见以及其艺术素养而定。章太炎之挽孙中山先生,康有为之挽六君子,即为此一类挽联中的佼佼者。章太炎挽中山先生联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