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之薛宝钗:保全自己的同时,也善待着别人
作者:不贰过
薛宝钗作为书中褒贬难评的人,不喜欢她的人说她年纪轻轻,心机深重。有了这样的评价,似乎无论表现出怎样的善良,都会被认为是掩盖内心的自私。
薛宝钗的很多作为中,有时候的言谈举止却是被人诟病,但是薛宝钗本身并非是狠心的刻薄人。

薛宝钗自私,所以遇事最先想的就是保全自己,把自己的伤害降到最低。
可是在保全自己之后,薛宝钗也会善待别人,尽自己的余力去帮助别人。
你可以说薛宝钗自私,但是薛宝钗绝不恶毒。
林黛玉在见到薛宝钗的第一面,就因为贾宝玉无意识的举动开始抵触薛宝钗。
薛宝钗似乎也是感觉到了林黛玉的敌意,却没有同样敌视林黛玉,或许是为了攻略,或许是为了拉拢,薛宝钗对林黛玉是付出过真心的。
林黛玉一直都是病恹恹的形象,时常都因为体弱卧病在床,一次两次,大家都会探望,可是次数多了,除了一直挂心的贾母,管家的王熙凤,心疼林黛玉的贾宝玉之外,却是无人前来探望。
本身多思,本身孤苦伶仃的林黛玉,这个时候需要更多的关爱,也更加容易敞开心扉。

就是在此时,薛宝钗出现了,这是一个林黛玉意料之外的人。毕竟林黛玉首先对薛宝钗有了敌意,怎么会妄想在此时薛宝钗登门看望?
可是薛宝钗就是来了,并且没有落井下石,真的像是一个好姐姐前来看望妹妹,安慰脆弱的林黛玉。
薛宝钗知道林黛玉不好张口每日吃燕窝,所以借着自己家的铺子之便,给林黛玉送上燕窝。
此时的薛宝钗,不是想在林黛玉身上有所图谋,也不是借着燕窝去谋害林黛玉,只是对比自己,真的怜惜这个妹妹。为了让林黛玉宽心,说出她们都是同病相怜,以此来劝慰林黛玉。
薛宝钗自爆其短,也让林黛玉接受了她。林黛玉聪慧,如果薛宝钗虚情假意,林黛玉怎么会看不明白?
可见薛宝钗对林黛玉,也是付出真心的。

在元春省亲后,偌大的大观园就给了姐妹居住,薛宝钗也住进了大观园。
可是此时薛宝钗偏偏向薛姨妈把香菱要了过来,要香菱陪着自己住进了大观园。
而薛宝钗多此一举的行为,不过是因为香菱羡慕这个院子,总是每日慌忙的来一趟。
所以薛宝钗把香菱带进了大观园,让香菱在大观园长住,满了香菱的愿望。
按照香菱的身份,作为薛蟠的妾室,香菱真的没有资格住进大观园,身份被人轻视,且本身薛蟠也是借住在贾府,如果不是薛宝钗猜透了香菱的心思,只怕香菱一生,也不能放松地走在大观园,和姐妹们有短暂的学诗生涯。
可是在最初,薛宝钗把香菱要过来,用的借口是香菱给自己做针线活,可是自从香菱到了大观园,每日都是和姐妹们作诗,而薛宝钗从没有制止过,甚至还调笑香菱,甚至满意香菱的好学。
在薛宝钗能力之中的善良,薛宝钗总是施以援手,她能够看到每个人的不幸,只是面对自身能力之外,薛宝钗从不给她们无谓的希望。
薛宝钗无论是善良,还是自私,只是符合人性的选择。这不值得被人抨击,毕竟人无完人。

小编提示: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敬请转发和评论。
《红楼梦》:贾宝玉为什么不让林黛玉吃薛宝钗送来的燕窝?
作者:小螃蟹林黛玉见薛宝钗第一面,就产生了敌意,因为贾宝玉见了姐姐,就忘了妹妹,所以林黛玉因为贾宝玉不喜薛宝钗。这份感情一直干耗着,还是林黛玉病重,薛宝钗深夜探病,林黛玉才解开心结,终于认可了薛宝钗,此后两个人姐姐妹妹的称呼。就连贾宝玉,都用孟光揭了梁鸿案来形容她们的姐妹之情。这个典故指的是举案齐眉,互相敬重,本是指夫妻之间,却用在姐妹之间。写乎2024-02-04 15:06:55
0000六祖坛经启示录037:怎样才能听懂六祖的话,修好自己的功德
导读今天的我们,该怎样理解六祖惠能大师对功德的解释?为什么说学佛最大的功德是自己能够明心见性?为什么说功是内心修炼,德是外在表现?为什么说普通人培养自己的平等心和平常心就是在做功德?为什么真正有功德的人反而不认为自己有功德?新用户177790362023-07-29 18:00:51
0000万寿寺“吉物咏寿”,快来沾沾寿气
万寿寺是明清两代皇家的祝寿场所,从山门殿穹顶的“洪福齐天”壁画开始,整座寺院随处可见寿文化元素。山门殿穹顶的“洪福齐天”壁画“洪福齐天”为清光绪时期修缮万寿寺时所绘,近百只形态各异的红色蝙蝠飞翔于青天流云之间。红蝙蝠谐音【洪福】,整幅图案寓意【洪福齐天】。《尚书·洪范》曰:“五福:一曰寿,二曰福,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寿”被放在首位,可见,中国古人对长寿十分重视。静逸阅读2023-07-30 10:29:12
0000晴雯和袭人到底哪个更好?脂砚斋一句批语透露答案
优秀的文学作品,栩栩如生地描绘出世间百态,很容易让身处红尘中的读者有代入感,不自觉地扮演其中某个或多个角色,与他们一起欢笑,一起哭泣,那些其实与自己毫不相干的一切,仿佛都是与自己息息相关的人生经历。少读红楼2023-07-30 15:23:03
0000细读金瓶梅第三回:潘金莲初遇西门庆,谁是猎手,谁是猎物,且看潘金莲的低头与含笑
这次我们细读金瓶梅的第三回。小说《金瓶梅》第三回,王婆茶肆中,潘金莲初会西门庆,最值得品味的,是王婆的“十分定计”,和潘金莲的七次低头,两次笑,其中极合兵法。有人要说了,你这厮又在胡扯,西门庆潘金莲之事,天下皆知,与那兵法有什么相干?看官有所不知,有道是:人生如战场,凡事皆进退。沙场争锋,电光石火之间,无非进退取舍,人生呢,又何尝不是如此?紫网2023-10-15 12:53:48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