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268: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

学习内容:卷第七十五,魏纪七(公元246年—252年,共7年)主要历史事件:毋丘俭征讨高丽曹爽专擅朝政,司马懿称病回家,不再参与政事李胜辞行之际,趁机窥探司马懿行动,司马懿假装重病司马懿诛杀曹爽等人,史称“高平陵事变”王昶建议分道攻吴孙权去世诸葛恪下令撤销孙权设置的制度魏兵分三路攻吴【原文】汉大赦。大司农河南孟光于众中责费祎曰:“夫赦者,偏枯之物,非明世所宜有也。衰敝穷极,必不得已,然后乃可权而行之耳。今主上仁贤,百僚称职,何有旦夕之急,而数施非常之恩,以惠奸宄之恶乎!”祎但顾谢,踧踖而已。初,丞相亮时,有言公惜赦者,亮答曰:“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故匡衡、吴汉不愿为赦。先帝亦言:'吾周旋陈元方、郑康成间,每见启告治乱之道悉矣,曾不语赦也。若刘景升、季玉父子,岁岁赦宥,何益于治!’”由是蜀人称亮之贤,知祎不及焉。【原文华译】蜀汉大赦。大司农、河南人孟光当众责备费祎说:“大赦是不公平的事情(有罪的人得以免罪,而受害者被压抑而不能伸展,所以是不公平的事情),也不是圣明世道应该有的事。在衰敝穷极之世,实在不得已,才可以权且行之。如今主上仁贤,百官称职,有什么紧急之事,需要施行这非常之恩,让奸恶之人受益呢!”费祎只是表示感谢他的意见,表现得恭敬小心而已。当初,诸葛亮任丞相的时候,有人说他对大赦太过谨慎,诸葛亮回答说:“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所以匡衡、吴汉都不愿意搞大赦。先帝也曾说:'我与陈纪、郑玄交往,常听他们启发,告诉我治乱之道,但他们从来没有提到过大赦的事。像刘表、刘琮父子那样,年年大赦,何益于治!’”于是蜀人都称道诸葛亮之贤,知道费祎赶不上他。
【学以致用】诸葛亮的这句话,值得我们思考“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
01,什么是大德?好的政策纲领就是大德是安邦定国,开万世太平的“主干”,底层架构什么是小惠?, 短暂的利益施舍、奖赏是小惠
02,那么,放在企业里面来思考,也是一样的什么是企业的大德呢?好的薪酬制度的安排,比如股权激励、比如晋升通道设计、比如员工成长计划有些企业热衷企业年会,抽奖,抽什么车,房,电器等等金额小的,可能直接兑换,金额大的,就搞个什么购车兑换券,购房兑换券领个1万块的购车兑换券,然后必须要购买一个十几万的车才能使用....等等这些,都是小惠,算是公司的福利政策,但不是共同富裕的路子真正的共同富裕是什么?就是在第一次分配当中,让努力干活的人,让奋斗者有机会享有公司的分红(公司导入股权激励,使用超额利润分红, 在职岗位分红....)这些都是公司目标之外的收益,是大家努力奋斗出来的而这,才是真正的大德,才是真正的,让大家实现共同富裕的路子不然,抽奖能抽多少?能有几人抽的到?能抽几次?跟奋斗有毛线关系?全拼运气......再比如,人力资源政策我是比较欣赏华老师他们公司在这方面的理念, 他们把人力资源部的名字改为“员工成长部”这有意思我们虽然不知道一个人能留在公司多久,也不能期待一个人一定要待多久,但是,如果有可能,条件也够好,还是有人会愿意跟着公司长久发展的那么,这里有个前提就是,公司有员工职业成长的路径规划,员工觉得安心从基层员工,一直到总经理,总裁或者合伙人都有设计, 你想到哪个层面都行,只要你足够努力,拿到结果,一切皆有可能......实话讲,我当年就是抱着这样的想法,准备从基层走到总经理的位置,再进入创业股激励阶段(合伙人计划,外放创业)可惜,公司的理念没能从一而终,当我想要坐总监位置的时候,发现这个位置已经是个摆设了,让人不管是横着发展,还是纵向发展,都看不到希望....(仅个人经历)所以,这说明什么呢?说明了员工是很希望公司有这么一条通关之路的,同时,也要求公司能够认真的对待这种事情,这就是企业在治理方面,在“平天下”方面非常重要的一环
03,不在制度上,纲领上下功夫,那么,公司就会在具体的小恩小惠上花钱,最后的结果是,钱花了,业绩没有大的变化, 人的变化也不大。高手进不来,低手不愿意走,十几年如一日。所以,为什么有些企业主说,我创业十几年了,一直搞不懂为什么还是这么点的体量?一直只有这么多人,也不能说不努力,前前后后也招了很多人,但都走了,它就是卡在这个档位有位老师讲的很好,志向没有改变,所学一切都是苍白。 企业不在纲领,机制上下功夫,所学一切都是水中浮萍,无法承载。


《资治通鉴》329:很多道理,我们习惯于说别人,却忘记观照己身
紫网2023-10-14 09:28:090000与庄共舞——明乎天道曰以明【《齐物论》8】
明乎天道,谓之以明。【原典】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究极)矣。恶乎至?有以为未始有物者,至矣,尽矣,不可以加矣。其次,以为有物矣,而未始有封(界限)也。其次,以为有封焉,而未始有是非也。紫网2023-10-14 17:42:110000《菜根谭》10句名言,读完幡然醒悟!
人生不读《菜根谭》,纵然白头也枉然。《菜根谭》这部处世奇书,囊括了儒释道各家的思想精髓,包括人生、修养、学问、处世、交友等等诸多方面,是一部非常经典的语录集,值得大家学习。一、静中静非真静,动处静得来,才是性天之真境。点评:如果只有到一个僻静的地方,才能得到内心的宁静,那就不是真正的宁静,那只是心随境转而已。只有在喧嚣的环境中,还能保持内心的平静,才是自性本具的那种宁静,这属于境随心转。一声佛号一声心2023-07-30 13:47:40
0000《鬼谷子》5大处事智慧,不可不知
版权:儒风大家作者:儒风君《鬼谷子》说:“智略计谋,各有形容,或圆或方,或阴或阳。”智慧谋略,有方有圆,有阴有阳,其目的都是为了成全事情。下面这5种处事智慧,可不用,而不可不知!1投其所好《鬼谷子》里讲:“事皆有内捷,或结以道德……或结以财货,或结以采色。”鬼谷子第一处世智慧,就是要投其所好。俗话说,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儒风大家2023-07-28 17:07:11
0000《孟子》名言10句,慷慨激昂,充满浩然之气!
《孟子》,是儒家的一部重要经典,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撰完成,记录的是孟子的思想言行和政治策略,是四书之一,儒家弟子必读之书。一、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点评:这里的书指的是《尚书》,其实也可以代表所有的书。任何书,都是由人编撰而成的,而人无完人,只要是人,就难免会有疏漏之处,就难免有自己的立场和成见,所以说,既要读书,又不能拘泥于书上的文字,迷信书本。一声佛号一声心2023-07-31 11:33:38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