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不百,不变法
紫网2023-10-14 08:44:380阅

赏析 / 严勇、音频 / 张佳

译文

利益没有增加百倍,就不要变更法律;功业没有取得十倍,就不要更换人才。

赏析

这是战国时期守旧派杜挚反对商鞅变法的一句话。
这句话很有市场,就连后来的战国策也记载了,《战国策·赵策二》中说:“故利不百者,不变俗;功不什者,不易器。”大意差不多。后来,《汉书·韩安国传》中同样说了类似的话:“臣闻:'利不十者,不易业;功不百者,不变常。’”
利不十,不变法;害不十,不易制。其背后的原因大盖是:“政有恒,则易守;法数变,则奸生。”
所以,古人这句谚语:“利不百,不兴;弊不百,不除。”是有一定的道理的。杜挚随后又补充了一句老话,“法古无过,循礼无邪”,希望秦孝公三思而后行。
面对守旧派杜挚的不同意见,商鞅又是怎么应对的呢?
商鞅说:“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伏羲、神农教而不诛,黄帝、尧、舜诛而不怒,及至文、武,各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礼、法以时而定,制、令各顺其宜,兵甲器备各便其用。臣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汤、武之王也,不循古而兴;殷、夏之灭也,不易礼而亡。然则反古者未必可非,循礼者未足多是也。君无疑矣!”商鞅以汤、武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成就霸业为例,道出了“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的道理,劝秦孝公坚定立场。
秦孝公听了商鞅的说法,赞成道:“善!吾闻穷巷多怪,曲学多辨。愚者笑之,知者哀焉;狂夫之乐,贤者丧焉。拘世以议,寡人不之疑矣!”于是遂出垦草令。秦孝公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力排众议,坚决支持变法,使得商鞅之法得以顺利施行,显示了秦孝公非同一般的气度与眼界。
遇见是缘,

点亮在看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一重复一重,遥遥有青山
年岁不大之时,曾仰望过门前万古青山,见其形似波涛绵延不断,便无法理解为何山要用“一座”来形容,明明似极长的巨型屏障,明明宽大的似围困猎场,却以“一座”来形容,实在是很不形象。想要认识一座山,便要走出那座山。等真正站在山巅之时,再俯瞰那片山,便知道为何以“一座”来形容了,因为群山绵绵真的是由一座山一座山组合起来的,翻过一座山其后还有一座山,重重叠叠的山峰坐落,才汇聚了这连绵青山。紫网2023-10-15 09:06:020000浣溪沙 · 墨海藏心生日口占
浣溪沙·墨海藏心生日口占刘喜忠新旧辞迎两不惊,小城楼上话平生。桌间充满笑歌声。千古文章心不老,青春岁月面犹盈。此情应是去年情。2015.06.09人海依声缘2023-07-29 14:42:08
0000杜甫七律《江雨有怀郑典设》读记
杜甫七律《江雨有怀郑典设》读记(小河西)江雨有怀郑典设春雨闇闇塞峡中,早晚来自楚王宫。乱波分披已打岸,弱云狼籍不禁风。宠光蕙叶与多碧,点注桃花舒小红。谷口子真正忆汝,岸高瀼滑限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