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4371

食贵则田者利,田者利则事者众

紫网2023-10-14 09:44:070

赏析 / 严勇、音频 / 张佳

译文

粮食贵,那么农人就能获利;农人能获利,那么种田的人就越多。

赏析

这是战国时期商鞅讲重农抑商的一句话。商鞅认为,“民之内事,莫苦于农,故轻治不可以使之。”这天底下最辛苦的就是种田,所以要重视治理,不能轻治。何谓轻治,即农贫而商富。农人穷而商人富,这就是轻治。轻治是不对的,是不利于国家发展的。轻治的一个表现就是,食贱与钱重。如果让粮食不值钱了,那么农人就会贫穷。如果让钱值钱了,那么商人就富起来了,这两者都是轻治的表现。 如果不认真对轻治,不禁食贱与钱重,那么技巧之人就会获利越多,游手好闲的人就会越来越多。农人用力最苦,赢利却少,还不如商贾、技巧之人,这是不合理的现象。如果法令不能够遏制商贾、技巧之人,那么想要国家富富裕,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说,想要农民富,粮食必须贵,而不干农活的人征税必须重。粮食贵,那么农人就能获利;农人能获利,那么种田的人就越多。粮食贵,买粮就不合适,而又加重赋敛,那么,百姓就不得不放弃经商、手工业,而赚取田利。所以百姓的力量都集中到农业生产上了。总而言之,商鞅认为秦国粮食价格过低,是导致秦国农业生产力落后的主要原因。基于此,他通过变法施行了具体的措施:提高粮食价格。其目的就是为了增加农民收入。这也反映了商鞅的变法理念:主张重农抑商,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从而巩固封建统治。

遇见是缘,

点亮在看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