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4728

岑参五古《梁州对雨怀曲二秀才便呈曲大判官…》读记

紫网2023-10-14 14:47:320

岑参五古《梁州对雨怀曲二秀才便呈曲大判官时疾赠余新诗》读记

(小河西)

梁州对雨怀曲二秀才便呈曲大判官(时疾,赠余新诗)

江上云气黑,旱山昨夜雷。水急平明飞,雨从嶓冢来。

濛濛随风过,萧飒鸣庭槐。隔帘湿衣巾,当暑凉幽斋。

曲生住相近,言语阻且乖。卧疾不见人,午时门始开。

终日看本草,药苗满前阶。兄弟早有名,甲科皆秀才。

二人事慈母,不弱古老莱。昨叹携手迟,未尽平生怀。

爱君有佳句,一日吟几回。

此诗作于永泰二年(766)夏,时岑参因崔旰之乱滞留梁州。曲二、曲大:名不详。秀才:唐时进士的通称。【《唐国史补》(唐-李肇):“进士为时所尚久矣。是故俊乂实集其中。由此出者,终身为闻人。故争名常切,而为俗亦弊。其都会谓之'举场’,通称谓之'秀才’。”】

旱山:底本作“𡷛山”。《旱麓》(诗经):“瞻彼旱麓”。毛传:“旱,山名。”《汉书-地理志》汉中郡南郑县:“旱山,池水所出,东北入海。”《水经-沔水注》卷27:“汉水右合池水,水出旱山。”《太平寰宇记》卷111兴元府:“旱山在县西南二十里。《周地图记》云山上有云即雨。故谚云:'牛头戴,旱山晦,家中干谷莫相贷。’”

嶓冢:山名。也称为嶓山。汉江的发源地。在梁州三泉县(今宁强县北)。《尚书-禹贡》:“嶓冢导漾,东流为汉。又东,为沧浪之水。”《送王大校书》(唐-孟浩然):“导漾自嶓冢,东流为汉川。”《渡汉江》(唐-元稹):“嶓冢去年寻漾水,襄阳今日渡江濆。”

濛濛:迷茫貌。《东山》(诗经):“零雨其濛。”《哀时命》(汉-严忌):“雾露濛濛,其晨降兮。”《黎阳作诗》(魏-曹丕):“殷殷其雷,濛濛其雨。”

潇洒:形容风雨吹打草木发出的声音。《湘妃怨》(唐-陈羽):“商人酒滴庙前草,萧飒风生斑竹林。”

乖阻:乖违。《晋书-桓玄传》:“玄不从,欲出汉川,投梁州刺史桓希,而人情乖阻,制令不行。”隔绝,隔离不通。《赠摇郎诗》(梁-吴均):“宿昔暂乖阻,何异远分离。”《祭独孤中丞文》(唐-李翱):“呜呼!昔我与君,自少而欢,中暂乖阻,周荆眇绵。”

甲科:考试科目名。《汉书-儒林传》:“平帝时,…岁课甲科四十人为郎中。”唐进士有甲、乙二科。《通典》卷15选举三:“明经虽有甲乙丙丁四科,进士有甲乙二科,自武德以来,明经唯有丁第,进士唯乙科而已。”《唐会要》卷76:“开元八年三月,上亲策试应制举人于含元殿。谓曰:古有三道,今减从一道。近无甲科,朕将存其上第,务收贤俊。”(玄宗亲策试举人者,特有甲科。)

本草:《隋书-经籍志》载有《神农本草》八卷。

老莱:典“老莱衣”。《艺文类聚》卷20:“《列女传》曰:老莱子孝养二亲,行年七十,婴儿自娱,著五色采衣。尝取浆上堂,跌仆,因卧地为小儿啼,或弄乌鸟于亲侧。”《送韩十四江东觐省》(杜甫):“兵戈不见老莱衣,叹息人间万事非。”

简述:首8句写梁州对雨。昨晚旱山响雷,汉江乌云弥漫。黎明雨水很大,雨从嶓冢山来。随风飘过迷迷茫茫,院中槐树潇潇飒飒。隔着门帘打湿衣巾,当暑夏日有了清凉幽斋。接着6句写曲二秀才。虽住处不远,却难以见面聊天。卧病在床不见人,不到中午门不开。终日在家看《本草》,台阶前面布满药苗。“兄弟”4句写曲家兄弟。一、早早出名,皆甲科进士。二、都是孝子,比得过老莱。末4句写“怀”二曲。昨天见面相见恨晚,未能抒尽平生胸怀。喜欢二曲的诗文佳句,一天吟诵好几遍。(由此诗知,岑参滞留梁州至少到夏四月。)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