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买书痛快,看书痛苦?
有一种现象,就是买书容易,看书难。最近看到周围不少朋友会“跟风”地区买上一堆书回来,那些什么“三十岁之前必读的十本书”,又或是“将会改变人生的多少本书”。但往往买回来后,就在那里放着让书吃灰了。很多时候,我看到那些买回来的书的质量,也是参差不齐。不同的出版社,不同的译本,书中的质量存在在非常大的价值区间。相信经常看书的朋友一定会有同感。

有时也会想想其中的缘由,我认为,当购买书籍的时候,通常是出于对知识、娱乐或者个人兴趣的渴望。先不论那些加入心理学的广告文案与促销,因为,首先在我们心里都是充满着对这些书籍所蕴含和传递的智慧有所期待的,因此在购买时会非常的果断与爽快。然而,为什么在将这些书带回家后,又往往将它们放在书架上或角落里而不去看它呢?
首先第一点,这可能是因为买书的时候,大家是过于理想化了阅读的能力和时间。在买书的时候,首先会被书中的内容知识所吸引,但往往低估了在日常生活中真正可以用于阅读的时间。毕竟现在的生活充满了各种琐事和工作的任务,可能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阅读那么多的书籍。
再有就是也可能陷入了选择过载的困境。当我们将书堆积在书架上时,我们看到了许多未读的那些书,会一下子让自己感到有责任去阅读它们。然而,这种过多的选择反而让我们感到犹豫不决,又不知道从何开始。无法做出决策,最终选择不去阅读,而是将它们置于一旁。

此外,买书也可能成为一种满足感的来源。当我们买书时,我们会感到一种即时的满足感,就算是剁手也会有一种满足的幸福感,因为这是认可自己对知识的渴望与兴趣。然而,这种满足的幸福感往往是短暂的,一旦等书到家之后,或许这种幸福的感觉早已消失不在了,或许这就是陷入了“购买冲动”的陷阱,而不是真正将时间投入到学习之中去。
记得有次看见同事面对自己桌前的那一堆未看的书时,他一边整理,一边自言自语地说道:“轻敌啦~~~”
来,看看,有想剁手的吗?
欢这篇文章吗?请收下,分享,我的名片。
每天阅读,每天分享每天推送更多的精彩内容,一起交流,一起学习。
西游第一女妖:她的心里也曾有过一个远方
文/予舍先生公众号:文史范儿(wenshifan2017)西游记里有很多妖怪。穷到没朋友的黄狮孙儿,喜当舅的大鹏雕,还有人间自有真情在,该出走时就出走的黄袍怪。以及妖到中年,跨不过百年之痒的牛魔王,当然,还少不了我们因太过任性而闪了腰的取经三兄弟。然而,曾经沧海难为水,只有下面这位才真正让我肃然起敬,禁不住连手带脚竖起四根大拇(脚)指。一文史范儿2023-07-29 12:41:04
0000《水浒传》里最具赤诚之心,侠肝义胆的梁山好汉是谁?
作者:屈明一、赤诚的好汉石秀的经历与武松颇有些相像,本都可以平平安安地过温暖舒适的日子,可惜日子却不让你好好过。两人都遇上了不淑的嫂子,以至于最后一个要替义兄讨个公道,还自己一个清白。一个要替兄长报仇,背上了人命而亡命江湖,最终两人都上了梁山。写乎2023-07-29 14:06:07
0000庄子启示录026:孔子到底达没达到逍遥自在的境界
导读明明被大家认为是圣人的境界,孔子为什么说是无稽之谈?庄子借长梧子的嘴,又说出怎样的圣人境界?为什么说孔子表面上混的很糟,不自在也不逍遥,而实际上是“心无挂碍,无有恐怖”的大菩萨境界?他为什么能做到天天有事烦,事事不烦心?怎样才是真正的自在?紫网2023-10-14 11:11:380000越过越好的人,都做对了这三件事
有一句成语叫“蛊惑人心”,蛊是一种人工培养的毒虫,专门用来害人,而蛊惑用来形容那些居心不良的人,用一些不好的东西来迷惑人。蛊惑两个词一看就不是好现象,但却不知道的是我们也常常被自己的局限思维而蛊惑。即便生活得很幸福,但一看到别人比你还幸福,攀比之下就觉得不幸福了。可见人心就很容易被蛊惑,在与外界的比较中,不断的跌宕起伏,跟与不如自己的人比会沾沾自喜,跟比自己强的人比又满心烦恼。爱读书的百合2024-02-17 11:05:32
0000蛋糕还是甜甜圈? 齐泽克和德国观念论的突现论
摘自:《齐泽克回信!》作者:阿德里安·约翰斯通译者:蓝江蛋糕还是甜甜圈?齐泽克和德国观念论的突现论在我2014年出版的《先验唯物主义的历险》一书的第六章和第七章中,我与齐泽克展开了一场辩论,重点是他量子力学的辩证唯物主义转向。在我最初批评了齐泽克对微观物理学的思辨考察之后,他对我提出了一些回应。欧陆思想联萌2023-07-27 18:40:08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