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日历 | 释皎然《寻陆鸿渐不遇》

译文、赏析 / 严勇、音频 / 张佳
译文

友人乔迁新居到了城郊一带,荒野小径通向生长桑麻的地方。
近处篱笆边,都新种上了菊花;秋天到了,它们还尚未开放。
敲门竟连一声犬吠都没有,只好向西边的邻居询问情况。
邻居说他是到山中采茶去了,要等到日落时分,才能回来。
注释

陆鸿渐:名羽,终生不仕,隐居在苕溪(今浙江湖州境内),以擅长品茶著名,著有《茶经》一书,被后人奉为“茶圣”、“茶神”。虽:一作“唯”。带:近。篱边菊:语出陶渊明《饮酒》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著花:开花。去:一作“出”。归时每日斜:一作“归来日每斜”。日斜:日将落山,暮时也。
赏析

这是唐代诗僧皎然的一首访友诗。题中“陆鸿渐”即陆羽。陆羽以《茶经》闻名于世,被后世誉为“茶仙”,尊为“茶圣”,祀为“茶神”。其终生不仕,隐居在苕溪一带。这首诗当是陆羽迁居后,皎然过访不遇所作。“移家”,交代了陆羽乔迁新居的背景。“虽带郭”,交代了新居的郊区位置。“野径”,说明新居的幽静。“入桑麻”,表明诗人对于田园生活的喜爱。这两句是说,友人乔迁新居到了城郊一带,荒野小径通向生长桑麻的地方。“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这两句是说,近处篱笆边,都新种上了菊花;秋天到了,它们还尚未开放。一则因为刚刚“移家”,种下的菊花尚未来得及开花。二则菊花象征隐逸者也,表明陆羽的身份是一个隐士。“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时每日斜。”后四句整体诗境大抵脱胎于《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其语言平白如话,极其易懂,于极质朴的语言中,呈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精神世界。

“扣门无犬吠”,亦从侧面回应“移家”,尚未来得及养只小狗。“道山中去,归时每日斜”,则说明陆羽的忙碌日常,整日与茶打交道,不问世事,山中高卧。再看题目《寻陆鸿渐不遇》,其实也与《寻隐者不遇》并无二致。只是将“隐者”变成“陆鸿渐”。事实上,“陆鸿渐”就是隐士,这样一看,两首诗就更接近了。当然,从艺术上来看,《寻隐者不遇》要更上一层楼。然而,此诗亦能很好地展示陆羽潇洒疏放的隐士高人形象,其逸士情怀和胸襟气度,皆跃然纸上,使人仰慕其旷古高风。值得注意的是,这首诗亦是五律,其对仗采用的是流水对,两句上下相承,互相关联,不能颠倒。遇见是缘,

点亮在看
古诗词日历 | 郑刚中《送季平道中四绝·霜风落叶小寒天》
译文、赏析/严勇、音频/张佳译文风卷落叶,又到了一年的小寒节气。远去的朋友,依依不舍,不忍心挥鞭骑马离开。“我”平生最害怕离别之苦,可不可以相送的时候不要那么悲伤。注释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冬季的第5个节气,干支历子月的结束与丑月的起始。去客:离开的人。悽然:凄凉悲伤。赏析新用户3167a8id2024-02-16 12:05:28
0004美友山茱萸新照(六句诗)
(美友山茱萸新照2020.4.20)美友山茱萸新照(六句诗)春日看花谁伴我,水光照影更孤零。浓香气味熏陶醉,艳色荼糜忘返行。灰鬓不失风韵美,开怀一笑两颊红。——暮色苍松5.28(2023.12.30美篇)老兵自娱书屋2024-02-06 17:14:00
0000动静虚实之理
赏析/严勇、音频/张佳译文假如动静虚实的原则与方法,解决不了现在的问题,就要返回到古代的经验,重新观察考证,寻求解决之法。赏析新用户3167a8id2023-07-28 15:08:18
0000杜甫五古《园官送菜并序》读记
杜甫五古《园官送菜并序》读记(小河西)园官送菜并序序:园官送菜把,本数日阙。矧(shěn)苦苣、马齿,掩乎嘉蔬。伤小人妒害君子,菜不足道也,比而做诗。清晨蒙菜把,常荷地主恩。守者愆实数,略有其名存。苦苣刺如针,马齿叶亦繁。青青嘉蔬色,埋没在中园。园吏未足怪,世事固堪论。呜呼战伐久,荆棘暗长原。乃知苦苣辈,倾夺蕙草根。小人塞道路,为态何喧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