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5124

​俗语“宁可试人棺,莫穿他人鞋”,有很多人做了,却不知犯了忌讳

紫网2023-10-15 10:14:160

中华文明有许多文化瑰宝,俗语就是其中一个,是古人们在漫长的岁月中,总结出来的生活智慧,后期经历文化的升华,形成了一种普世价值的道德理念,约束人们的日常行为。

今天要讲的俗语“宁可试人棺,莫穿他人鞋”,你知道它的含义吗?有很多人做了,却不知犯了忌讳。

“宁可试人棺,莫穿他人鞋”,这里的“棺”指的是汉族安葬习俗所用的棺材。我国古代一直讲究“入土为安”,古人认为从哪里来最终就要回到哪里去 ,所以古人死后都会被放入棺材,埋入土中,进行土葬,从此“尘归尘,土归土”。这样死者能得安息,生者方觉心安。

古时候的安葬习俗有一种“试棺”的说法,由于古人的寿命都比较短,富贵人家只要过了50岁,就会开始安排后事,把寿衣和棺材都提前定制好,以便寿终时使用。

古时候棺材铺里有专业的手工木匠制作棺材,棺材的大小和尺寸按照定制人的要求都不相同。定制人选好了板材,等木工将棺材制作好了以后,会请定制人到现场躺进棺材看看大小是否合适,这就是试棺的由来。

当时民间有种说法,身体比较病弱的人试棺会折损寿命,试棺也会影响到子孙的官运和财运,所以富贵人家都是花钱雇一个和自己高矮胖瘦差不多的人替自己试棺。

虽说试棺折寿并没有什么事实根据,但好好的一个大活人躺在棺材里,终究是比较忌讳,只有生存不下去的穷人,才会为了赚活命钱去替别人试棺,可见“试人棺”也是万不得已的做法。

为什么"穿他人鞋” 比 “试人棺”更忌讳呢?

其实“莫穿他人鞋”中的“鞋”暗喻女人。古时候受封建礼教的影响,女子都是大门不出二门不入的,学做女工是未出嫁的女孩必备的一门功课,缝衣,制鞋,绣花样样精通。

当女孩到了谈婚论嫁之时,就会亲手缝制一双精美的鞋子,送给对方作为定情之物。

古时候风月场上的女人为了招揽生意,也常将自己的绣花鞋挂在窗外。绣花鞋每天挂着风吹日晒,时间长了就会褪色损坏,所以又衍生出了“破鞋”的说法,是对行为不当女人的暗讽。

“莫穿他人鞋”,是告诫男人不要去招惹别人家的女人,不要做出伤风败俗的行为被世人诟病。

俗语“宁可试人棺,莫穿他人鞋”反映了古人正确的是非观和道德观,它对于现今的社会生活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虽说有些俗语带有封建迷信的色彩,但是也不能因此而否定了俗语的历史价值。我们在学习理解这些俗语的过程中,抛弃糟粕,吸取精华,将中华文化弘扬光大。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