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祭祖,老人说“五果不上供桌”,是哪五种水果?老传统要牢记
导读:中元节祭祖,老人说“5果不上供桌”,是哪5种水果?老传统要牢记
即将迎来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了,但是在我国很多地方中元节并不是在农历七月十五当天,有些地方在进入农历七月份就开始了。
但多数地方都是从七月初十就要开始祭祖了,而只是在七月十五这天达到高潮,这也是中元节的尾声。

中元节作为我国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其中最为重要的习俗就是祭祖了。因为它是在农历七月十五日,这天刚好是七月的一半,因此有些地方也叫它“七月半”,在我家乡就是如此。
在我国自古以来对祭祖的十分重视的,而中元节和清明节、除夕、重阳节一样都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祭祖大节,在此期间都要举办虔诚的祭祀活动,表达慎终追远的情怀。
如今中元节就要到了,老人说“五果不上供桌”,那都是哪些水果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下这些老传统,别不当回事。
“五果不上供桌”啥意思,是哪些水果不能上供桌?

在我国民间,对于祭祖确实是非常重视的,特别是在以前对于祭祖的时候,哪些人员能参与,哪些食品能当贡品,这些都是有讲究的,比如在以前就有“三牲五果”的说法。
其中在民间就有一种说法,有五类水果是不宜上供桌的,这又是为什么呢?
①空心的水果不宜上供桌。说到空心的水果,你们会想到什么呢?在我国空心的水果虽然也有,但并不多。比较常见的甜瓜、哈密瓜等。
之所以古人认为空心的水果不能上供桌,因为祭祖是非常重要的场合,对供品的要求很多,而空心的水果就暗指人的心意不诚,这就是对祖先的不尊敬。因此就要避讳这样的水果当贡品,希望大家注意一下,免得被别人笑话。

②多籽的水果也不宜上供桌。多籽的水果有火龙果、猕猴桃、百香果和石榴等。在我国很多地方,确实避讳用这类水果来当贡品。其中的原因,就是因为多籽的水果一般是用在结婚的时候,这样象征着“多子多福”。而拿来当贡品的话,就显得是对先人的不尊重。
③有浓烈气味的水果不能带来当贡品。这里我首先想到的就是榴莲了,虽然它的价格高,也被称之为“水果皇帝”。
但是这种水果确实是不宜当贡品的,像七月半祭祖的时候,都是整个家族的人聚在一起,把所有贡品摆放在供桌上,然后族人一起来祭拜。
如果谁带了榴莲,那就会盖住其他食物的味道,并且味道十分的难闻,甚至还有些人对此会十分反感,毕竟由浓烈气味的水果,并不是所有人都是喜欢的。
④成串的水果也不宜当贡品。在七月半的时候,正是水果大量上市时,像葡萄、柚子等就大量成熟了。但是像葡萄、龙眼、荔枝等成串的水果,就不太适合当贡品的。
以前我也不懂,后来听村里的老人说是因为在民间有一种说法,成串的水果当贡品来祭祖,这样寓意不吉利。
⑤寓意不好的水果更不能当贡品了。
其实我们中国人做很多事情都是图个好寓意的,而像祭祖这样的重大活动更是要图个好寓意了,所以对于一些寓意不好的水果就不能带去当贡品。这样的水果也有不少,比如梨子寓意着“离别”,因此不适合拿去祭祀。另外还有柿子,有失子的谐音,也是寓意不好的,所以柿子也不要带哦。
因此这五类水果,最好不要带去祭祖,这也是老传统了,就是图个好的寓意。既然这些水果都不能带来当贡品,那什么水果好呢?
建议大家可以带橘子、苹果、香蕉、柚子等,它们又都是这个时候的新鲜水果,并且寓意也是不错的。
另外要注意的是祭祖时的水果数量也是有讲究的,应该以单数为宜,也就是说起码要摆三样水果,每种的数量也应以三个、六个、九个这样递增。数量上不用贪多,心意到了就可以。
以上就是对“五果不上供桌”的解答,在你的家乡有这种说法吗?今年的中元节,你可有回农村老家呢?
我的家乡因为这是放开后的第一个中元节,好多在外打工的都赶回来了,如今集市上比过年还热闹,所以大家如果准备回家祭祖,像祭祖的贡品等就要提前准备好。
具备这四大特征,意味着你的智慧境界已经很高了!
人们常说:思路决定出路。一个人具备什么样的思想境界和高度,决定着人生的发展究竟有多好。有时候,自己感觉总是被一件东西或者一项事物所困,很难从中走出来,其实只要打开思想格局,从一个更高更大更远的角度去重新审视它,你就会发现,原来一切都不是事了。如果你能具备下面这四大特征,说明你的智慧境界已经很高了。修善无上2023-08-06 14:12:53
000011月8日立冬,老人说今年立冬和往年大不同,具有3个特点,咋回事?
11月8日立冬,老人说今年立冬和往年大不同,具有3个特点,咋回事?在11月8日,也就是下周的星期三,又将要迎来另外一个重要的节气。那就是24节气中的第十九个节气,也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立冬。修心养性,修的什么心?养的什么性?怎么做才算是修心养性?
都说人应该修心养性,修的什么心?养的什么性?怎么做才算是修心养性?世界在发展,人在进步,每一个人都在不停地认知自我、提升自我,提升自我的知识、提升自我的财富。最关键的就是怎么提升自我的知识?你如果没有知识,你可能都不知道财富在哪里,还怎么去追求财富呢?古人都是怎么提升自我、提升自我知识的呢?答案就是修心养性。这是古之仁人智士在成名前都在做的事。关键是他们都是怎么修心?怎么养性的呢?紫网2023-10-13 17:12:450001什么是为人之道?为人之道就是做人之道,就是知行合一
什么是为人之道?为人之道就是做人之道。人生不过就是做人做事,道德经第三十三章便是论述了做人之道、为人之道。所谓的做人之道,其实就是知行合一。“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紫网2023-10-14 14:59:070000老祖宗说“三十如狼,四十如虎”到底是什么意思?很多人都想歪了
“俗语”是流传于民间,简洁、生动的俚语、谚语,源自于前人的生活经验,是老祖宗对过去生活、社会、人性等方方面面的观察和总结,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比如“天有不测风云”,字面理解是“天气变化无常”,实际却是告诉人们,生活中充满了不可预测的事情,我们应该未雨绸缪。我们今天要说的这句俗语:“三十如狼,四十如虎”,又是什么意思呢?很多人会觉得这句话是用来形容女性的,其实这是老祖宗对男性的一句忠告。紫网2023-10-16 16:54:46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