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诗人徐玑的一首唯美小诗,小溪清水平如镜,一叶飞来浪细生
徐玑(jī),南宋著名诗人,“永嘉四灵”之一,与徐照、翁卷、赵师秀并称,开创了“江湖派”诗风。他们效仿晚唐诗人贾岛、姚合,标榜野逸清瘦之风。
徐玑平生不热衷于功名,其诗多写田园山水,偶有灵秀之气;而在这种灵秀之气中,有时表现出一定的哲理,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下面这首《秋行》代表了其艺术风格。诗人以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了鸣蝉似筝,小溪如镜等秋日的景色,抒发了恬静悠然的心情。

《秋行二首·其一》
徐玑〔宋代〕
戛戛秋蝉响似筝,听蝉闲傍柳边行。
小溪清水平如镜,一叶飞来浪细生。
这首诗的大意是:
秋天的蝉声叫得就像古筝洪亮的音响,我听着蝉声悠闲地在杨柳边走着。
小溪里的溪水平静的就像一面镜子,忽然刮起一阵风,吹来的叶子落在小溪里,在溪水中激起了层层涟漪。

《秋行》原有二首,主要抒写诗人对秋天景色的喜爱与赞赏之情。此处所录是其中的第一首,通过对秋蝉、碧柳、清溪、木叶的描写,表现了浓郁的秋兴。
“戛戛秋蝉响似筝,听蝉闲傍柳边行”,前两句写傍柳听蝉。诗人于清秋乘兴出游,傍着柳荫,一路信步徐行,喜听那蝉声戛戛,有如弹筝一般。
秋蝉长鸣,本是平常之景,不足为奇,可诗人却凝神细听,兴味盎然。究其原因,乃是缘于诗人以闲适之情追求一种野逸之趣,借写闲游听蝉表现出他宁静安恬的心境。
戛戛(jiá jiá),在诗中作象声词,对蝉鸣的一种修饰。

“小溪清水平如镜,一叶飞来浪细生”,后两句写叶落清溪。诗人听蝉之余,又静观默察,以敏锐的眼光捕捉到叶落溪水细浪生的瞬间镜头,然后付诸笔墨,写来颇具诗情画意:一道清溪,水平如镜,一片树叶,偶然飞落水面,顿时泛起涟漪。
可以想见,诗人闲静的心境此时将随着溪水的波动而产生无可名状的起伏。这联对自然景象的描写,与前联相应,同样反映了诗人对那种野逸之趣的艺术追求。

诗中纯然一派秋景,秋蝉鸣叫,秋柳披拂,秋水如镜,秋叶轻扬,构成一幅安谧恬静的早秋风景画。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投身自然、拥抱自然的闲静安逸的心态。
这首诗中运用了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不乏清新之词、脍炙人口如同怡然而忘俗的田园短笛,能给人以心灵的慰藉意境闲适。
这把原本很普通的风景,也是描写得充满了诗情画意,从而令这首诗有着一种不一样的美,读来也是朗朗上口,这样的作品也是最有代入感,读来仿佛置身其中,能够感受到诗作中那种不一样的美。
临习王福庵隶书杜甫《客至》诗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译文:草堂的南北绿水缭绕、春意荡漾,只见鸥群日日结队飞来。长满花草的庭院小路不曾因为迎客而打扫,只是为了你的到来,我家草门首次打开。离集市太远盘中没好菜肴,家境贫寒只有隔年的陈酒招待。如肯与邻家老翁举杯对饮,那我就隔着篱笆将他唤来。注释東海書畫2023-07-31 11:51:45
0000陆游《霜月》:人生的抉择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同样,出仕还是归隐,也是一个问题。我们的一生,会面临许多抉择,到底应该如何选择呢?宋代诗人陆游在《霜月》一诗中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这首诗的原文如下:枯草霜花白,寒窗月影新。惊鸦时绕树,吠犬远随人。出仕谗销骨,归耕病满身。世间输坏衲,切莫劝冠巾。墙头草说2024-03-04 16:07:54
0000157-1、启蒙再纯新体七/五律《参观三星堆有感诗(平韵1)》李再纯(外一首)
157-1、启蒙再纯新体七/五律《参观三星堆有感诗(平韵1)》李再纯(外一首)【启蒙/严守诗真谛;匡救/律绝四句型。1;2习练/锦联成典范;继承/传统续诗经。3;41起、平平/仄仄平平仄;2承、仄仄/平平仄仄平(韵)。1;23转、平仄/仄平平仄仄;4合、仄平/平仄仄平平(韵)。3;4赋启蒙再纯新体七/五律《参观三星堆有感诗(平韵1)》,《散文诗.时代》
时代催人短发黄,岁月如梭驶向前。风云变幻无常态,世事情浮沉不见全。曾经繁华如火锅,今朝萧条似秋落。昔日豪情变清淡,岁月痕迹留心间。科技飞跃世界变,信息快速传播间。互联网时代来临,万象更新在眼前。挺拔高楼刺云霄,车水马龙繁华夜。城市变迁无尽期,人们心灵需修炼。物质富足心空虚,追求真爱需经过。时代洪流澎湃去,留下记忆于回忆。时代过去又新生,岁月轮回情韵深。鸿儒书香vosn182023-07-30 11:23:27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