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籍贯”是什么,何为籍,何为贯?填写籍贯到底有什么作用呢?
我们的户口本上有一栏是填写“籍贯”,从小时候上学到长大了工作,我们填过的很多表格里,都有“籍贯”这一项。
籍贯是指祖父及以上父系祖先的长居地或出生地,又名祖居地或原籍。但祖辈这么久远的信息,却是我们填身份信息时的必填项,籍贯到底有什么作用呢?

-1-
在古代殷商时期就有了户籍制度,到了周朝时这项制度就已经逐渐完善,在全国范围推广了,当时有专门负责登记户籍的官员,将每家每户的户籍资料统计好呈报上级。
这些户籍资料里就有籍贯,只是古时候的籍贯是分开的,“籍"是指役籍,就是这个人是做什么工作的,做手艺活的就是匠籍、当兵的就是军籍。"贯"是指乡贯和祖籍,跟我们现在的籍贯意思差不多,就是祖居地。
在古代科举考试时,审核籍贯是为最严格的,因为古代科举乡试是根据地域按一定的比例来进行录取的,只有严查籍贯,才能确保各地区考试的公平性。
-2-
古代看一个人的籍贯,就可以知道这个人的祖辈是何方人士,如果细查还可以推出祖上都有过什么人,所以古人都很讲究是谁谁的多少代子孙,像是一个家族的标签,人品的保障。
乾隆时期,有个叫秦大士的人,38岁进京赶考时,因为诗、书、画三绝,一时间名动京城,后来在科举考试中,他一举夺魁,成为清朝第43位状元。
乾隆皇帝对秦大士的才华十分欣赏,但看到秦大士的籍贯是江宁,与宋朝时的奸臣秦桧是同乡,又是同姓,不禁心生疑虑。便问秦大士,与秦桧可有关系?

这个问题对秦大士来说无疑是个难题,若说没关系,就犯了欺君之罪,若如实说,肯定会影响皇帝对自己的看法。他思考片刻回答:“一朝天子一朝臣”,意思是因为有了赵构那样的昏君,才会有秦桧这样的奸臣,而当今圣上是一代明君,自己也自然不会是秦桧那样的奸臣。
乾隆皇帝听了非常高兴,但还是找人调查了他的身世,其实秦大士是秦桧同父异母的哥哥秦梓的后人,两人虽为兄弟,但秦梓是个清官,他对秦桧的所作所为深恶痛绝,特意把家从江宁搬去了溧阳,与秦桧老死不相往来,在政治上和生活上都与秦桧划清了界线。
乾隆这才将秦大士封为了翰林院修撰,掌修国史,还让他担任了科举考试的考官。秦大士果然跟他的先祖秦梓一样为官清明,他的子孙不乏朝中重臣,秦家也在乾隆、嘉庆、道光三朝达到了鼎盛时期。
从此可见,籍贯对古人有多重要,你祖辈的所作所为,哪怕是隔了很多朝代,依旧影响着子孙后代,这也是为什么古人那么爱惜名誉。
结语:
古代统治者非常重视户籍制度,只有牢牢地掌握百姓家庭情况,人口流动,才能稳固社会。到了现代人口流动太大,虽然大家填资料时经常填写籍贯,但作用已经没那么大了。
孙海桥丨甲戌本《石头记》刘铨福题跋真伪与顺序考
注:本文发表于《中国典籍与文化》2023年第2期,此为作者Word版,引用请以该刊为准。感谢孙海桥老师授权发布!甲戌本《石头记》刘铨福题跋真伪与顺序考孙海桥书目文献2023-07-28 11:02:21
0000认识的本质与过程
认识的本质是通过感知、思维和经验等心理活动,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性进行理解、把握和抽象的能力。它是人类特有的心智能力,是人类与其他生物的区别之一。认识的过程包括感知、注意、记忆、思维、想象、判断、推理等一系列心理活动。具体来说,认识的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感知:通过感觉器官接收外界的刺激,将外界信息转化为神经信号,传递给大脑进行处理。0000渊海子平-基础11《论性情》翻译详解大白话在线阅读
11,《论性情》原文:性情者,乃喜怒哀乐爱恶欲之所发,仁义礼智信之所布,父精母血而成形;皆金木水火土之关系也。译:人的性格脾气,是根据喜怒哀乐而表现出来,仁义礼智信由父母遗传而来,这些都和金木水火土有关系原文:且如木曰曲直,味酸,主仁。恻隐之心、慈祥恺悌、济物利民、恤孤念寡、恬静清高、人物清秀、体长、面色青白,故云:“木盛多仁”。太过则折,执物性偏;不及少仁、心生妒意。国学中归纳人生第三养-----少年养志
作者:潘长宏2023年8月4日在我国的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文明中,积累了很多的宝贵经验和财富,有一部分在我们当今人看来一点也不过时,在我国的国学中,把人的一生分成几个阶段,每一个阶段却有着不同的目标和要求,并朝着这个方面迈进。归纳出幼儿养性;蒙童养正,少年养志,中年养德,老年养心。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第三养-----少年养志。溱湖之恋2023-08-08 17:35:43
000030个绝世金句,句句胜读十年书!
俗话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小的时候,听过许多道理,却不以为然。长大后,经历了社会的毒打,才知道,有些话,真是金玉良言。30个绝世金句,句句胜读十年书!01伏久者,飞必高;开先者,谢独早。——《小窗幽记》02天可度,地可量,唯有人心不可防。——白居易《天可度·恶诈人也》03衣不如新,人不如故。——佚名《古艳歌》04紫网2023-10-15 14:28:14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