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最喜欢的“紫薇格格”的原型是谁?
作者:阿赖耶识
因为影视剧的影响,提起乾隆最喜欢的女儿,很多人认为是富察皇后生下的嫡公主和敬公主,也有人认为是令妃生下的和静公主,更多人认为是晚年感叹若是男子封为太子的和孝公主。

可是在乾隆最好的年纪,最为喜欢的公主,是历史上都不出名的和嘉公主。
如果说《还珠格格》中的紫薇有原型,那么她的原型一定是和嘉公主。
和嘉公主的生母是唯一汉妃皇贵妃苏氏,是江南女子。是后宫之中满妃蒙妃林立,依旧被宠爱的存在。
相对于紫薇认爹的坎坷,和嘉公主的前半生可谓是顺风顺水。
作为四公主和嘉,自小被皇太后抚养,也就是乾隆的亲妈钮祜禄氏。
虽然纯妃的家世不显,连历史都没有记载,可是乾隆就是喜欢,所以生了三个孩子,两儿一女。
乾隆十年,纯妃生下和嘉公主,在圆明园。
最值得人注意的是,和嘉公主的接生姥姥,就是当年乾隆内定皇太子皇七子永琮的接生婆。

这一点,无形拔高了和嘉公主的地位,若非和嘉公主是个女儿,只怕会是最有利的皇位候选人。
和嘉公主刚出生,就被人发现手指之间有蹼相连,而信奉佛教的乾隆和皇太后认为这是佛手,不是残疾,认为公主生来带着祥瑞,是吉兆的体现。
皇太后对于和嘉公主的偏爱,一部分就是因为迷信。
乾隆喜欢和嘉公主,大部分原因是纯妃所生。可是纯妃重病,乾隆为了爱妃,决定冲喜。
最好的人选就是还没有出嫁的和嘉公主,所以乾隆匆忙挑选了一个女婿,根本不管两个人性情是否合适,就下旨赐婚。
乾隆给和嘉公主选择的丈夫,那绝对是当时最有权势的官N代。
身为乾隆的宠臣富察傅恒,是当时的大学士,其中次子福隆安是被乾隆看着长大的。
虽然时间紧任务重,乾隆还是给女儿挑了一个最好的丈夫,同时和嘉公主幸运的没有被联姻蒙古。
但是乾隆还是觉得仓促结婚,委屈了女儿,所以除了固定的赏赐之外,乾隆额外给了和嘉公主一万两开设当铺,生怕和嘉公主过得不好,没有钱花。

清朝仅此一例,也是先例,乾隆给了和嘉公主。
不仅如此,为了让女儿住的舒服,和嘉公主的公主府,比嫡公主的公主府还要豪华,是乾隆时期,也是清朝时期,规格最高的公主府。
乾隆的偏爱,为和嘉公主保驾护航。
和嘉公主和福隆安成婚三年后,生下了长子丰绅济伦。
乾隆得知和嘉公主产子,兴奋的直接赐名,这也是乾隆朝第一例。因为是和嘉公主所生,乾隆对这个外孙也是高看一眼。
而后和嘉公主生下次子丰绅果尔敏。
和嘉公主和驸马福隆安虽然没有什么感情基础,也没有紫薇和尔康的山无陵天地合的爱情,但是在乾隆的眼皮子底下,福隆安只能,也必须对和嘉公主好。
本来顺利的生活,因为和嘉公主生病,戛然而止。
乾隆听闻女儿重病,要人提前准备随葬品,这也是冲喜的一种行为。

可是九月初和嘉公主重病,九月初七就去世了,时间不过隔了七天。
和嘉公主去世是才23岁。
乾隆心疼女儿,所以为和嘉公主准备的园寝规格,超过了清朝所有的公主园寝,不仅如此也超过了亲王园寝,甚至是皇太子园寝,连嫔妃的园寝都不如和嘉公主的园寝规格宏大。
甚至乾隆将只有皇帝才能使用的五石供,也设置在和嘉公主的园寝中。
女儿去世,乾隆加倍疼爱两个外孙,其中因为福隆安的大哥无子,丰绅果尔敏被过继。
只剩下长子丰绅济伦,乾隆接到身边抚养,甚至给一个幼童赐了黄马褂。
丰绅济伦也没有辜负乾隆,年纪轻轻就才干过人,被委以重任。
可是在嘉庆去世后,丰绅济伦的好日子到头了,因为嘉庆没有被乾隆宠爱过,所以面对被宠爱的丰绅济伦十分不满,对外一直打压,连官职也被降职。
就这样,曾经的天之骄子,成了现在了笑柄。
或者说,在乾隆这些儿女中,对于和嘉公主和丰绅济伦的破例,他们所有人都是不满的。
但不管怎么说,起码在和嘉公主在世时,那独一无二的偏爱,刷新了清朝公主届。

小编提示: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敬请转发和评论。
贾宝玉最终娶了完美的薛宝钗为妻,为什么还是意难平?
少读红楼2023-07-30 16:30:21
0000书单 | 这三本书,让你爱上古诗词
有一位书友问我:能否推荐几本关于古诗词的书?她说了翻了公众号里的200多篇书单,极少有诗词方面的,自己在短视频里看到其他博主推荐的,都不是自己想读的。我除了给她推荐顾随、叶嘉莹、宇文所安和欧丽娟的书之外,还找了三本读起来不那么难,又有趣的书,也就是下面这三本。一、《故园有乔木》韦海生2024-02-07 17:08:57
0000薛宝钗的善意:于至暗之处,发萤烛之光
在上一篇《薛宝钗的假笑面具》当中,我详细地论述了宝钗在贾府的艰难处境。薛家即将没落,宝钗不得不献祭自己的幸福和尊严,来换取母兄的生存空间。为此,宝钗在贾家寄居期间,做了许多不得已的讨好行为,甚至也承受了许多不得已的委屈甚至屈辱。紫网2023-10-15 10:24:580000《时间概率性、空间概率性、实体概率性的科学猜想》一一关于时间本质的一个启发性思考
一,时间、空间、实体都是连续性的存在吗?几千年来,传统哲学、经典哲学、概念哲学的旧世界观、旧自然观像枷锁一样死死的固化着人们的认知思维方式。比如,传统哲学、经典哲学、概念哲学认为:时间是客观的绝对存在,时间是无始无终、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空间是客观的绝对存在,空间是无边无际、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实体是客观的绝对存在,实体是实实在在、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