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单 | 这三本书,让你爱上古诗词

有一位书友问我:能否推荐几本关于古诗词的书?她说了翻了公众号里的200多篇书单,极少有诗词方面的,自己在短视频里看到其他博主推荐的,都不是自己想读的。
我除了给她推荐顾随、叶嘉莹、宇文所安和欧丽娟的书之外,还找了三本读起来不那么难,又有趣的书,也就是下面这三本。

一、《故园有乔木》
这本《故园有乔木》我非常喜欢,记得当时陆陆续续读了两个多月,读完之后还想放在手边时时翻阅,不为别的,就想近距离触摸那些离我们太遥远的远古植物。当然,还有对《诗经》的喜爱。
读《诗经》时,我虽然喜欢“纡谟定命,远猷辰告”,或者“吉甫作诵,穆如清风。仲山甫永怀,以慰其心”这样的雅人深致,也喜欢“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样勾勾搭搭的小山歌。除了满纸诗意,我更喜欢诗经里的植物,感叹古人如此有雅致地给每一种植物取名,让我们看到不一样的花花草草的世界。
这本《故园有乔木》,要比各种诗经名物图考要耐读得多,哪怕你不喜欢读《诗经》,也可以从本书中赏心悦目的插图和作者优美动人的文字中,读出别样的味道。

二、《人生四时,唐诗九味》
这本书的前身是《跟熊逸一起读唐诗》,是熊逸在得到专栏《唐诗必修50讲》的文字版。它跟其他讲诗词的书不同,这本书对每首诗的解读不只限于诗歌本身,还延伸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另外,作者也不是按照诗人来划分,也不像宇文所安那样以初唐、盛唐和中晚唐来区分,而是用了10个情绪场景:登高、怀古、壮心、羁旅、田园、聚散、思慕、感时、忧愤、隐逸,去解读那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唐诗,却有全新的收获。
这样的书读起来就像美文一样,丝毫不感到枯燥,至少它不像熊逸的其他书,比如《春秋大义》、《隐公元年》那样旁征博引,让你无论什么时候拿起,读哪一章都有惊喜,也让你有一种感觉:唐诗就该这么读!

三、《古诗词遇见中国地理》
当你吟诵古诗时,比如这句“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你知道汴州是哪里吗?还有“朝辞白帝彩云,千里江陵一日还”的江陵,又是哪里呢?答案分别是今天的开封和荆州。有人说,不读一点地理,就读不出诗词里的味道,这话不假。

我读过的这本《古诗词遇见中国地理》,就把古诗词和地理结合起来,并把出现的地名和位置,以黄河、长江、大地、大海、名山、名城和名楼等七大主题来划分,让你瞬间就读懂了那些以前百思不得其解的地名。本书内容编排也非常人性化,介绍一首诗时除了注释和作者点评,还有一张地理卡片和有趣的思考题,以及提供了相应的动画视频和译文音频二维码,有趣又有用。如果你想了解诗词中的地理知识,这本书值得一读。如果你对古诗词不太感兴趣,觉得整天吟诗作对还不如花时间去搞钱实在,就说明你对诗词有误解。
读诗,是为了对生活保持一份敏感,也让自己的精神世界丰富而多元,尤其当你读了上面这三本书之后,你对诗词的看法就有所改观,甚至爱上古诗词。

我是韦海生,已读1000 好书,写过近1000篇与读书相关的文章。
《关于低维时间和高维时间的哲学研究》001
一、引言时间,这个概念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着丰富的哲学内涵。从低维时间到高维时间,时间的概念不断拓展和深化,同时也引发了我们对时间本质的深入思考。本文将从哲学的角度出发,对低维时间和高维时间进行深入研究,探讨时间的本质、运动与时间的关系以及时间在物质世界中的表现。二、低维时间的哲学思考庄子启示录053:高寿与高兴远比高官和高寿更有价值
导读庄子为什么要为我们讲一个身体和智力都不健全却能尽享天年的人?一手烂牌,为什么也能让人成为最后的大赢家?为什么说没有真正的身心健康,高官和高薪没有意义?为啥说今天我们很多人活得非常荒谬,把手段和目的搞反?为什么说没心没肺对养生最有利?新用户177790362024-02-08 09:10:07
0000书单 | 不懂理论,你也能秒懂经济学的三本书
在众多学科中,我认为数学和经济学是生活中应用最广,也是最实用的学科,尤其是经济学,它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夸张一点说,如果你不懂经济学,在生活中就寸步难行,至少活得不那么好,比别人要交更多的智商税。那么经济学是不是很难学呢?不懂经济学理论的话可以学会吗?答案是肯定的。假如你不去做学问,又不想在聊天时秀几个概念的话,只是想不懂理论也一样懂经济学,就要看对的书了。韦海生2023-07-30 17:00:34
0000为什么买书痛快,看书痛苦?
有一种现象,就是买书容易,看书难。最近看到周围不少朋友会“跟风”地区买上一堆书回来,那些什么“三十岁之前必读的十本书”,又或是“将会改变人生的多少本书”。但往往买回来后,就在那里放着让书吃灰了。很多时候,我看到那些买回来的书的质量,也是参差不齐。不同的出版社,不同的译本,书中的质量存在在非常大的价值区间。相信经常看书的朋友一定会有同感。紫网2023-10-15 09:11:220000潘建华详注《红楼梦》/第四回 薄命女偏逢薄命郎 葫芦僧乱判葫芦案
第四回薄命女偏逢薄命郎葫芦僧乱判葫芦案题曰:捐躯(献出生命。)报国恩,未报躯(身体。)犹在。眼底(眼前。)物多情(风物多情。比喻机会不错。),君恩或可待(值得期待。)。(点评:这首回前诗讥讽贾雨村的“奸雄”本质,嘴上说要捐躯报国,实际上一心只想着自己的前程。他徇私枉法,胡乱断案,只是为了讨好贾、王、薛三大家族。)红楼心语2024-02-27 13:08:15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