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皇帝殉葬的人,在墓中能活多久?恐怖程度超乎你的意料
艺述史官方原创
“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这是诗经《黄鸟》里的一句话。虽然这首诗以可爱的黄鸟为题目,但是它的内容却非常恐怖,因为它讲述的古代非常残忍和血腥的一项习俗。

它就是活人殉葬。殉葬是我国古代沿袭的一种墓葬制度,也叫陪葬。是在人死之后,用器物、畜牲、甚至活人一起葬入墓穴中。
活人殉葬在原始社会时期,就已经出现了。但是真正留下历史印记的人殉是在商朝,殷商的君王通常会把生前享用的一切,包括自己的爱妾美人、侍从,都带入坟墓中,在死后也要享受生前的尊荣。考古学家在殷墟侯家庄的一座殷代大墓里发现了164具殉葬者骸骨,在墓底有人殉者垫底,墓室四周和墓道里也遍布累累白骨。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因为各家思想的产生和礼乐制度的完善,开始有了用陶俑殉葬的风俗。《孟子·梁惠王·上》提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就是指的这一情况。但是到了春秋战国末期,礼乐崩坏,人殉又有了死灰复燃的苗头。汉朝至宋朝这一制度逐渐式微,到元明清又流行起来,元代鼓励民间殉葬行为,朱元璋开明朝人殉首例,“初,太祖崩,宫人多从死者”,为他殉葬的嫔妃有46人。
清朝康熙下令“禁八旗以奴仆殉葬”,但是又在另一方面宣扬妻妾为丈夫“自愿”殉死,直到清朝终结,中华民国建立,人殉制度才彻底废除。那么,这些被选中的殉葬者在墓葬里命运如何呢?

人殉的手段有很多,有吊死、毒死、砍头、活埋等等。这几种方式殉葬者会很快死去,但也有把人活生生关进坟墓里等死的。据史料记载,吴王阖闾非常偏爱小女儿胜玉公主,但是公主未成年就自刎而死,吴王为她举办葬礼,故意引来城里的百姓围观,等到人群越聚越多的时候,吴王下令,让士兵把群众推进墓穴里,为公主陪葬。
这些人就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做了陪葬品,活活困在陵墓之中。墓葬里没有食物和水,在这种极端的条件下,人的生存极限是七天;但如果墓室密封性很好,空气不流通,用不了七天,可能不到一天就窒息而死。毫无疑问,殉葬制度是古代文化里的糟粕,还好现在这样的恶习已经消失,活人殉葬的悲剧再也不会上演。

the end

做人有“三忍”,越忍,福气才越多!
都说人生是一场修行。虽然修行有多种不同的法门,也有不同的方法,但是真正应该修行的是六种行持。也即:“六波罗蜜”。忍辱就是其中之一。过去有很多祖师大德都是修忍辱法门的,因为忍辱才能真正成就一个人的德行。从世间法上来说,我们也必须要懂得“忍”的智慧,下面有做人的“三忍”,看看你都做到了吗?修善无上2023-07-30 15:53:30
0000中国民俗别称大全,涨知识,值得收藏1
中国民俗别称大全!这些民俗别称,都是中华文化的体现和传承。你知道多少,又能记住多少呢?这个总结非常实用,赶紧收藏吧!【五大瑞兽】龙、凤凰、龟、貔貅、麒麟【十大名酒】茅台、五粮液、洋河大曲、泸州老窖、汾酒、郎酒、古井贡酒、西凤酒、董酒、剑南春【十大名河】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黑龙江、淮河、汉江、湘江、鸭绿江、嘉陵江钟家台2023-08-09 11:59:25
0000他用甲骨文写了一作文,被川大破格录取,教授:宁愿辞职也不教他
艺述史官方原创选择了保持现状,浪费了天赋2009年的夏天,四川的高考考生黄蛉凭借一篇作文家喻户晓。似乎每年高考总有那么几个人,因为作文被人们所知晓。而黄蛉相比起那些出色的作品,主打的只有一个字——“怪”。他的作文,阅卷老师真的是一个字都看不懂,因为全篇都是用甲骨文写的。甲骨文,是最古老,且成熟的文字之一,距今已经有3600多年历史了。但人们发现它,并开始研究它的时间不过百年。新用户6516h3hB2023-08-08 13:06:05
0000农村俗语:“床靠两面墙,家人遭病殃”,什么意思?有依据吗?
当我们困了累了的时候,家是最温馨和放松的地方,没有拘束,可以安心的睡个好觉,好好地休息一下。然而,古人对于床的摆放也是有讲究的,在农村有这样一句俗话:“床靠两面墙,家人遭病殃”,这到底是什么意思,有道理吗和依据吗?床靠两面墙,家人遭病殃:指的是床靠近这两面墙,那么家人就有可能生病从而影响身体健康。那么这两面墙,指的是哪两面墙。鸿雁深蓝2023-07-29 09:11:20
0000农村俗语:阴历“七月三十地门关,5事不做平安来”,是哪五件事呢?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民间传说和习俗,这些传说和习俗代代相传,成为了一种文化积淀。阴历七月三十地门关的传说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例子。这个传说告诉我们,尊重习俗的同时,也要保护好自己的安全。本文将从阴历七月三十地门关的传说出发,探讨五个不去的地方的寓意。紫网2023-10-16 12:08:2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