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中原大乱,为啥外族不趁机入侵?哪位大神在镇守边疆?
艺述史官方原创
中华上下五千年其实就是一部血与剑的战争史,在这个过程中,北方游牧文明一直是中原农耕文化的巨大威胁。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他们就已经存在。到了汉代,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实力后,最厉害的就是匈奴,就连汉高祖刘邦曾经被匈奴围困。那么到了汉末三国时期,中原地区打成了一锅粥,为什么北方民族不趁机入侵,白白浪费称霸中原的机会呢?

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段极为动荡的时期,其战争的残酷程度和民不聊生可以说是史无前例。据一些数据显示,在公元280年晋朝统一三国之时,全国的人口仅剩下七百多万人。
公元189年,董卓挟天子以令诸侯,东汉王朝名存实亡,群雄并起。经过长达几十年的战争,大浪淘沙。公孙瓒、袁绍遗憾地退出了历史舞台,最后只剩曹操、孙权和刘备三分天下。可以说一直到公元280年西晋统一天下,近一百年的时间里,整个中原地区大地都处在战火纷争中。

面对如此有利的局面,外族们竟然没有趁机入侵,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其实,并不是他们不想打,而是不能打。首先,实力拉胯。三国时期这些外族中,也就北方的匈奴、鲜卑、东胡、乌桓几个外族实力稍强。但是仍不足以威胁中原。
就拿最厉害的匈奴来说,虽然汉初连汉高祖都要忌惮他们三分,但是经过几代汉朝皇帝的打击、分裂,匈奴元气大伤,到了三国时期,实力已经远远不如巅峰,最多算是一个地区势力。而乌桓、鲜卑和东胡算是草原的后起之秀,其实力和匈奴人相比都不如,他们又何以能够威胁汉朝呢? 第二,自顾不暇。当时这些外族,也正处在内斗之中。几股势力对北方草原的争夺也十分激烈,几个外族之间为了争夺地盘大战小战不断,草原地区的战争就够他们忙活的了,哪还有心情去挑衅中原。

最后,就是对手太强大。虽然三国时期中原内部烽烟四起,但是各国派去驻守边疆的都是数一数二的名将,他们在边境牢牢地筑起一道防线。在北疆,曹操攻乌桓之战以少胜多,有力的震慑了北方各族。还让名将田豫戍守边疆,北疆防线稳如泰山。在南方,蜀国由诸葛亮亲自操刀指挥征服南蛮,东吴也派出了吕岱、吕蒙、黄盖等名将去镇压伺机而动的山越等异族。
所以说,尽管三国时期,各个政权内部存在着许多矛盾和冲突,但当外族势力威胁到中原时,他们会共同采取行动,以确保中原的安全和稳定。

the end

各路神仙真实姓名,包括十殿阎罗,各路财神太上老君﹣﹣李耳妈祖娘娘
太上老君﹣﹣李耳妈祖娘娘﹣﹣林默娘玉皇大帝﹣﹣张百忍王母娘娘﹣﹣杨回太白金星﹣﹣李长庚真武大帝﹣﹣太玄黑无常﹣﹣范无救白无常﹣﹣谢必安地藏菩萨﹣﹣金乔觉观音菩萨﹣﹣庄妙善文曲星君﹣﹣张亚子武曲星君﹣﹣窦荣三圣母﹣﹣杨秀英天大帝﹣﹣崇祯月老﹣﹣柴道煌千里眼﹣﹣高明顺风耳﹣﹣高觉铁拐李﹣﹣李玄汉钟离﹣﹣钟离权张果老﹣﹣张果何仙姑﹣﹣何琼吕洞宾﹣﹣吕岩新用户5187wXfa2023-07-30 18:02:01
0000农历七月到了,记住别犯民间“十大忌”,尊重老传统,为家人祈福
农历七月,民间称之为“鬼月”,被认为是鬼门大开的时候,这个时候冤魂和厉鬼可以从地狱走出来,在人间游荡。在这个月内,人们会参与一系列的传统习俗和仪式,目的是平息冤魂和鬼魂,以及祈求平安。紫网2023-10-14 14:04:060000人去世后,必经阴间7道关卡,带你去下面世界走一遭
艺述史官方原创在中国古代,有很多现在看来是封建迷信的传说。在古代,人们认为人死后会去往阴间,据说在清朝,有一个法号“淡痴”的修行者游历地府,将自己在那里的所见所闻写成了一本叫《玉历宝钞》的书。他在书中写到:奈何桥上道奈何,是非不渡忘川河。三生石前无对错,望乡台边会孟婆。古人相信生死轮回一说,并且人死后要经历七道关卡才能入轮回,是哪七关,您知道吗?第一关,鬼门关。紫网2023-10-15 12:10:280000琼蛇之夏:象雄文明播种苏美尔古埃及的铁证
我们说过,八角星纹,从来都是洛书八卦图的标志。在如今象雄文明的故地,依然广泛流传着这样的图式。洛书九宫八卦图画在支巴扎腹中。支巴扎,就是大鹏金翅鸟,就是爱吃蛇的琼鸟。试问苏美尔和古埃及除了鸟,有卦吗?抱雪斋读易笔记2023-07-30 12:30:00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