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物的字源并不相同。甲骨文字典说字——勿

【甲骨文字典,勿】
今天我们学的这个字是勿,勿主要用于否定义,在周易系辞和卦辞当中经常会说到勿用,这个勿是否定义,就是禁止,不去,不做的意思。
那么勿的甲骨文写法是什么含义呢?另外它跟物体的物右半边有什么关系呢?今天我们把这个问题试着给说一说,首先就是今天看着有关系的字不代表它们之前有关系,站在今天的角度上看勿和物的右半边的写法一样,是吧?但是在甲骨文的时候这两个字写法并不同源,而且它们之间的含义也有很大的差别,跟物相关的那个字之前我写过一篇文章,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去看一看。
了解了这个字,其实就了解了很多中国文化当中对于物的概念,对物的界定,非常有意思,在甲骨文物它指的是耕地,为什么非要说耕地呢?因为这个字有一部分是农具,然后那几个点表示的是用农具铲起来的土,这是物的本义。它的引申义说的范围就很宽广,你能看到的能感受到的一切,只要是你身体外面的都叫做物。所以就是由物和我组成了整个世界,大家想想这个物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含义是不是很重要。但是我们今天要说的这个否定义的勿跟物是完全不同源的,含义也有很大的差别。

【物,演变】
那么,今天说的这个否定义的勿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当我们看它甲骨文写法的时候可以隐约的看到弓箭的弓的那个象形,然后有两个点,这两个点根据甲骨文字典中的解释说的是弓弦拉开之后箭射出去弦有震动的情景,在甲骨文中就用这两个点来表示振动。
说起甲骨文中的指事符号非常有意思,大家关注指事字的核心或者说是理解指事字含义的关键,就是在于要理解这个字的指事符号到底指的是什么,你理解了一个指事符号就理解了这个字的含义了,这是甲骨文中指事字理解的窍诀。指事符号有的时候指的是空间上的一个位置,它有的时候指事的是一种声音,有的时候指事的是就像这个震动,有的时候指事的是光线,所以在指事符号当中它的所指的范围非常的宽泛,而且是非常抽象的一些概念,你了解了这指示符事的用意,那整个指事字的含义也都知道了。

【勿,甲骨文字典,和物的甲骨文写法不同】
为什么这个字叫勿?其实就来自于它的声音。如果能够找到一种声音对应箭射出去的那个场景的话,能找什么样的声音呀?你看我们小朋友在形容火车或者说是速度特别快的一个电车过去的时候,就说是呜的一声,是吧,所以我觉得这个理解比较到位,也比较贴合实际,所以勿的本义就是指拉弓射箭,箭射出去之后同时能够听到发出的声音。后来它的引申义指的是否定含义。
甲骨文字典中有几个辞例,刻辞说庚申卜…王勿正……方下上弗若不我其受之。这里的正就是征伐,征讨的意思,*方那是一个地名,这天卜的一个结果就是王最好那天不要去出兵打那个谁,这就是否定义。

【拉弓射箭,甲骨文勿说的就是箭射出去的声音】
勿在历史当中的一个应用,特别著名的论语当中的一句话,据说这句话还被刻在了联合国总部大墙上,就是那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什么能够刻在联合国总部的墙上?据说这句话特别好的反映了论语当中仁德的这个概念,那什么叫仁德?就是你心里头有他人,能考虑别人和你的不同,尊重别人,这是仁德的一个表现。
因为很多人认为论语当中的这句话非常恰当的反映了仁德的内容,于是就把这句话刻在了联合国总部大楼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你自己不愿意看到的事情,你也不要发生在别人身上。比如说你脾气不好的时候或者你有脾气的时候,不愿意别人批评你,也不愿意别人指责你,但是有一天当你当了领导之后,你也就特别义无反顾的去批评别人。又比如说你当儿女的时候,你不愿意听父母对你的指责对你的批评,但是有一天你当了父母之后,你反而也是去大言不惭的去批评你的孩子,指责你的孩子,这其实在中国文化中都不对。

所以这里我也自我批评一下,有时候我对我儿子就特别的严厉,特别的严苛,但是我也是这么过来的,每个人我觉得都是这么过来的,真要拿经典来严于律己的话,真的非常难。我也是个普通人,也是个凡人,经常会遇到一些烦恼,尤其是孩子让我生气的时候,这个应该是人之常情,但是在工作中,在社会上尽量的克制一下,不要给别人添乱。
其实还有一个勿的用法也非常普遍的,也是非常能够代表中国文化中跟个人修行相关的叫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就是当你知道有些事情是不礼貌或者是不符合礼节的,你不要说不要做也不要听。总之,这个勿其实很多时候都是约束自己的。如果真的能在工作中、生活中、学习中、家庭中能够严于律己,做到这几个勿的话,我觉得这个人一定会受到周围人士的肯定和嘉奖,不断的冲这个目标努力吧。
也希望跟朋友们共勉,对于勿这个字就说到这儿,有说的不到位的地方还请朋友们批评指正或者是补充。
文字整理:淑群
农村俗语:“建房不建压身房,砌墙不砌迈腿墙”,什么意思?
引言:在农村,建房子是人们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为了建造一座房屋,许多农民积攒了大半辈子的积蓄。如今,建房所需的费用已经达到了二三十万甚至更多。然而,这些钱财才能够建筑起一座能够扛住轻微自然灾害的房屋。因此,建房和砌墙成为了一个寓意深刻的话题。一、建房不建压身房小月在农村2024-02-16 14:10:59
0000明天是中元节,这4大禁忌要牢记,遵循老传统,为家人祈福安康
中元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节日,又称“盂兰盆节”,起源于古代祭祀祖先的传统。这个节日在农历七月十五日庆祝,是一个集祭祖、祈福、团圆和感恩于一体的节日。中元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秋社”,即秋季祭祀土地神的节日。据传,佛教传入中国后,信徒们将七月十五日定为“盂兰盆节”,以供养祖先和超度亡灵。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个节日逐渐融合,形成了现在的中元节。紫网2023-10-15 12:21:100000今日小破,是秋季的第一个“墓日”,有啥讲究?到底什么是墓日?
四季的交替,也就是五行的交替。春夏之交在辰月,夏秋之交在未月,秋冬之交在戌月,冬春之交在丑月。辰月木藏火显水耗尽,未月火藏金显木耗尽,戌月金藏水显火耗尽,丑月水藏木显金耗尽,所以“辰戌丑未”四个月都属土,是连接四季的纽带,被称为四季月。紫网2023-10-14 11:00:52000072个行业祖师爷一览表
花炮—祝融,木匠—鲁班,制笔—蒙恬,当铺—马援,会计—桑弘羊,酿酒—杜康……值得一提的是,馒头的祖师爷是诸葛亮,诸葛亮七擒孟获返回途中,天气突然狂风暴起,当地人想用人头来祭奠逝去的战士,他不愿看到这种残忍的做法,便命令士兵将牛羊剁成肉酱,用面皮裹住,放在笼屉里蒸熟,以此来祭奠亡魂,最初被称为“馒首”,后来逐渐改为了馒头。海曲上人2023-07-31 12:26:39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