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为他人作嫁衣裳”世人皆知,却少有人知上一句,让人不忍读
中国的传统文学体裁可以说浩如烟海,种类繁多。无论是战国时期的楚辞,还是汉赋,亦或者唐朝的诗,宋朝的词,元朝的曲以及明清的小说。
时代在发展,而发展的标志就是随之形成的文化题材。除此之外还有对联,行酒令等等,今天我们来说说俗语。
俗语未必都是白话文,也有很多是摘自古诗其中的一些经典名句。也许这首诗我们不知道,但是可能其中的某句话我们却听说过,甚至时常还能自己说出口,这就是俗语的广泛性。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有那么一句俗语叫“为他人作嫁衣裳”,但却很少有人知道,这句俗语竟然出自一首唐诗。而它的上一句更是让人不忍直视,都是泪。

《贫女》
秦韬玉 〔唐代〕
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
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这首诗的大意是:
贫家的女儿不识绮罗的芳香,想托个良媒说亲更感到悲伤。谁能爱我高尚的品格和情调?却都喜欢时下正流行的眼妆。敢夸十指灵巧针线做得精美,决不天天描眉与人争短比长。深恨年年手里拿着金线刺绣,都是替富人家小姐做嫁衣裳。
这是秦韬玉最有名的一首诗。它通过对一个出身低贱,但品格高尚的贫女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对不公平的社会现实的愤慨。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像贫女一样才能出众,但却在现实中没有出头之日的怀才不遇之情。

首联明写贫女生在蓬门陋户,身穿粗布衣裳,与身着绮罗、沁透香气的富家女儿殊为不同,因而为找不到好媒人而暗自心伤;暗写贫士出身贫寒贱微,素与富家子弟格格不入,因无人举荐而苦闷哀伤。
颔联明写贫女举止不凡,品格高尚,不被那些追求时尚、喜欢怪异打扮的人所欣赏;暗写贫士内美修能、超凡脱俗,不为那些趋炎附势的庸人所赏识。
颈联明写贫女凭着一双巧手和精美的活计而敢在众前夸耀,绝不在外表与那些着意梳妆的人争奇斗艳;暗写贫士以真才实学而自恃,绝不与那些庸碌无能之辈比高低。
尾联明写贫女成年累月精心绣制,但都为别人“作嫁衣裳”,自己却一无所有;暗写贫士日夜操劳,徒使他人飞黄腾达,而自己却不被重用。
全诗明写贫女的自伤与独白,却暗抒贫士的感叹与心曲。无论是贫女还是贫士,从他们的不公平待遇中,揭露了丑恶的社会风尚,反映了下层人民的愤懑与不平,具有深刻的哲理和内涵,蕴有普遍的社会意义。
“母亲来养老后,我越来越讨厌她了”43岁阿姨哭诉经历,句句扎心
艺述史官方原创但愿所有的老人都能老有所依01中国老人有一个非常普遍的认知,那就是“养儿防老”,虽然有点传统,但他们认为在儿子家养老总比在女儿家舒心。毕竟儿子的家是儿子的,女儿的家却是女婿的。但孝顺二字从不分性别,43岁的廖阿姨去年打算把67岁的老母亲接到家里来养老,父亲已经去世十几年了,母亲年龄也大了,她实在放心不下。新用户6516h3hB2023-07-28 17:56:09
0000“爽口食多偏作病,快心事过恐生殃”,这句话你真的理解了吗?
《增广贤文》中有句格言:“爽口食多偏作病,快心事过恐生殃”,这句话很多人可能都看过,意思好像很浅显,但如果没有切身的体悟,是很难真正理解的。首先说前一句:“爽口食多偏作病”。一声佛号一声心2024-02-24 10:10:41
0000一年有365日,2023我们却走了871天!
过去的一年里,我们在后台收到的最多的问题就是:你们在地道风物工作,是不是一年365天都在全国各地出差和逛吃啊?在这个辞旧迎新的日子,我们有必要郑重地澄清一下:是871天我们有没有经过你的家乡?制图/刘耘硕地道风物2024-03-04 14:07:13
0000俗语“不嫖莫转,不赌莫看”啥意思?老祖宗教你为人处世的智慧
农村民间的有些俗语,是老祖宗教育后人为人处世的智慧,以免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中,走了不正确的道路。农村老人经常说的一句老话:“不嫖莫转,不赌莫看”,到底是什么意思,怎么理解?不嫖莫转:意思就是,不是去嫖的话,就不要去那些风花雪月的场所转悠。为什么这么说?瓜田李下,难免会让人生嫌。鸿雁深蓝2024-03-03 15:07:59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