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5765

012 李商隐七律《韩同年新居饯韩西迎家室戏赠》读记

紫网2023-10-16 12:08:250

李商隐七律《韩同年新居饯韩西迎家室戏赠》读记

(小河西)

韩同年新居饯韩西迎家室戏赠

籍籍征西万户侯,新缘贵婿起朱楼。一名我漫居先甲,千骑君翻在上头。

云路招邀回彩凤,天河迢递笑牵牛。南朝禁脔无人近,瘦尽琼枝咏四愁。

李商隐、韩瞻同年取得进士,开成二年(837)正月二十四发榜,二月初七吏部关试。之后韩瞻回泾原与王茂元女儿结婚。尚在长安的李商隐曾向韩瞻寄诗《寄恼韩同年二首》。李商隐三月二十七回济源探母。估计在夏天(或秋初)回到长安。回长安后,王茂元为其女婿韩瞻在长安构筑的新居已落成。韩瞻拟回泾原迎新婚妻子。李商隐为韩饯行,作此诗戏赠。

籍籍征西万户侯,新缘贵婿起朱楼。一名我漫居先甲,千骑君翻在上头。

籍籍:声名盛大貌。《赠韦秘书子春》(唐-李白):“高名动京师,天下皆籍籍。”《章梓州橘亭饯成都窦少尹》(唐-杜甫):“预传籍籍新京尹,青史无劳数赵张。”《赠润守许仲涂》(宋-苏轼):“落笔生风,籍籍声名不负公。”

征西:王茂元为泾原节度使,在长安之西。

新缘:新结缘。此指新婚。

一名:一举成名。原指一旦中举就扬名天下。《唐故国子司业窦公墓志铭》(唐-韩愈):“公一举成名而东,遇其党必曰:'非我之才,维吾舅之私。’。”

先甲:《易-蛊》:“先甲三日。”古代用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戍、亥)记时。甲为天干之首。《新唐书-选举志》:“诸进士试时务策五条,帖一大经,经策全得者为甲第。”此处借“先甲”之甲为甲第之甲。

千骑:典“东方千骑”或称“东方骑”。《陌上桑》(汉乐府):“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后以“东方千骑”、“东方骑”指代新婿。《日出东南隅行》(隋-卢思道):“会待东方骑,遥居最上头。”《采菊篇》(梁-萧刚):“东方千骑从骊驹,岂不下山逢故夫。”《杂诗》(唐-王维):“人见东方骑,皆言夫婿殊。”《送黎兵曹往陕府结婚》(唐-李端):“东方发车骑,君是上头人。”

大意:声明赫赫的王茂元将军为新婚的女婿构筑新居。在科举的进士榜上我白白名列你前面,婚姻上你韩瞻兄却跑到我前头。

云路招邀回彩凤,天河迢递笑牵牛。

云路:指遥远的路程;山路。《从军行》(陈-张正见):“鴈塞秋声远,龙沙云路迷。”《登复州南楼》(唐-钱起):“故人云路隔,何处寄瑶华。”《赠益府裴录事》(唐-卢照邻)诗:“青山云路深,丹壑月华临。”(王茂元幕府治所在泾州,即安定郡安定县县治,距长安四百余里。)

招邀:亦作“招要”,邀请。《寄上吴王》(唐-李白):“洒扫黄金台,招邀青云客。”《越州张中舍寿乐堂》(宋-苏轼):“高人自与山有素,不待招邀满庭户。”

彩风:喻指韩瞻妻王氏。

迢递:高远貌。《春日江村》(杜甫):“迢递来三蜀,蹉跎有六年。”《宿骆氏亭寄怀崔雍衮》(唐-李商隐):“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和令狐八戏题》:“迢递青门有几关?柳梢楼角见南山。”

大意:你到遥远的泾州去迎接妻子回长安新居,比天河上牛郎织女相会还是容易多了。(点题。)

南朝禁脔无人近,瘦尽琼枝四愁。

禁脔:典“禁脔”。《晋书-谢安传》:“孝武帝为晋陵公主求婿,谓王珣曰:'主婿但如刘真长、王子敬便足。…’珣对曰:'谢混虽不及真长,不减子敬。’帝曰:'如此便足。’未几,帝崩,袁山松欲以女妻之,珣曰:'卿莫近禁脔’。初,元帝始镇建业,公私窘罄,每得一豚,以为珍膳,项上一脔尤美,辄以荐帝,群下未尝敢食,于时呼为'禁脔’,故珣因以为戏。”(谢混即谢安之孙,晋孝武帝之婿。)《赠别张兵曹》(唐-李颀):“君为禁脔婿,争看玉人游。”《晋谢混》(唐-孙元晏):“尚主当初偶未成,此时谁合更关情。可怜谢混风华在,千古翻传禁脔名。”

琼枝:传说的玉树。可喻美女、贤才等。此自指。《传》:“南方有鸟,其名为凤;天为生树,名曰琼枝。高百二十仞,大三十围,以琳琅为实。”《访韦楚老不遇》(唐-李德裕):“今来招隐逸,恨不见琼枝。”

四愁:《四愁诗》(汉-张衡):“一思曰:我所思兮在太山。欲往从之梁父艰。侧身东望涕沾翰。美人赠我金错刀。何以报之英琼瑶。路远莫致倚逍遥。何为怀忧心烦劳。”

大意:我像“南朝禁脔”一样无人愿意接近。我正在绞尽脑汁苦思冥想搜肠刮肚写诗表达我的愁闷。

此诗首联说王茂元为女婿筑了“朱楼”(不无羡慕。)颔联说科举名次我在你前面,婚姻却被你拔了头筹。(还是羡慕。)颈联点题。写韩要回泾州去接新婚夫人。自己的“织女”还隔着天河。(有点醋味。)尾联用“禁脔”典。说自己如同“南朝禁脔”已无人再问婚姻之事,愁的不思茶饭。(感觉李商隐与王家的亲事也已提出,而且在长安很多人已知道了。但王夫人或许还没最后敲定。至少程序尚未走完。至于在此之前,李商隐是否到过泾州见过未来的岳丈,无法确定。这个婚姻是否韩瞻牵线也无从查考。还有就是李商隐在前一段时间或许还有别人提亲,现在大家已经知道是“禁脔”,也就都停了。)

再回头看下《寄恼韩同年二首》。“其一”:“帘外辛夷定已开,开时莫放艳阳回。年华若到经风雨,便是胡僧话劫灰。”显然首联不仅是说寄诗的时间大约在二、三月间辛夷花开的时候。而是说韩的花“已开”。也就是说韩已结婚。接着说这青春年华不需要风吹日晒,难道要到“世界终尽,劫火洞烧”(典“胡僧劫灰”。)似是说爱情婚姻青春年华不要老是拖着。要能快则快。李商隐真是得了进士就急着要美人。

“其二”:“龙山晴雪凤楼霞,洞里迷人有几家。我为伤春心自醉,不劳君劝石榴花。”此“龙山”“凤楼”“洞里”皆典。“石榴花”是酒。上联似隐含说王茂元家不止一个仙女。下联似说我对她已如痴如醉,朝思慕想。不必再劝说我。从这里可以看出在刚刚进士发榜不久,李商隐就在积极联络婚姻。对娶王茂元女儿的态度非常积极。也不知道男女双方见过面没有。

到了秋天,到韩瞻迎家室时,情况或已有进展。已经可以说自己是“南朝禁脔”了。【记住这个时间:开成二年(837)。当时李商隐的恩师令狐楚任兴元尹,充山南西道节度使。从李商隐进士发榜起,令狐楚曾多次催促李商隐到兴元去。李商隐开始以探母为名没去,探母结束后回到长安也没去。李商隐在长安虽没工作但忙得很。直到令狐楚病危,才急匆匆赶去。(令狐楚于当年十二月去世)。】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