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深的智慧,不在手机,而在生活里
国庆假期你是怎么过的?
很多不想去景区体验拥挤的朋友,计划安静下来,享受一段不被打扰的时候,看看秋天的植物、想看的书……
然而假期开始却很难管住自己,书翻了几页就放在了一边,总是不由得拿起手机,看一看朋友圈谁去了哪里,刷一刷视频,玩一玩游戏……
手指一划,不知不觉就过了一个小时,就像嗑瓜子一样停不下来。
越来越多的人一有空就打开手机沉浸其中,从最初的寻乐变成依赖,从依赖又变成上瘾,作息被打乱、自律成为空谈,留下的只有疲惫和空虚。
我们常说:听过了很多道理,却过不好这一生。
生于互联网时代的人,每天有无数资讯、文章、视频迎面扑来,试图教人们如何生活,但是真正的生活却不在这些看不完的信息和道理中,而在具体的生活细节里。
如《具体生活》中所说,人的智慧有三个来源:亲身感知、他人告知以及在此两种经验基础上的逻辑推知,也就是体验、聆听和思考。

吴军|中国工业出版集团

看过一组数据,目前我们每人每天接收的信息量相当于174份报纸,每天有数以亿计的信息洪流扑面而来。
泡在信息的海洋里,真正对你有用的,不足10%;真正能让你记住的,不足5%;真正能转变为学识、智慧,或产生效益的,不足1%。
弗朗西斯·豪根是一位互联网算法专家,她曾在谷歌、品趣思等多家公司担任项目经理,在Facebook期间,她处理与民主、错误信息和反间谍有关的问题。
豪根在一次美国参议院听证会上说,用户在网站上看到的令人愤怒的信息越多,在网站上停留的时间就越长,而且人在愤怒的时候,会更倾向于做出有效动作,比如回贴、点击广告、甚至冲动消费。
因此,Facebook的算法会优先考虑推送能引起用户强烈情绪反应的内容,这也助长了不实信息和暴力内容的传播。
《具体生活》的作者吴军,拥有学者、投资人、人工智能、语音识别和互联网搜索专家等多重专业身份,他先后毕业于清华大学、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曾任职于谷歌、腾讯等公司,他的《见识》、《格局》、《态度》等著作,多次获得包括文津奖、中国好书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在内的图书大奖。
在《具体生活》中,他将目光从对未来的思考,拉回到对具体生活的感知上,分享自己在阅读、旅行、欣赏音乐、艺术等过程中的趣味与洞见。
吴军在书中写道:
现代人为什么焦虑?大部分人自己也说不清楚,但总感觉什么都“不够”。
时间不够用,钱不够花,职业发展不够快,孩子学习不够好,对当下和未来不够了解。
为了应对这种情况,大家都在狂奔、都在向外抓取,但节奏快了之后,很多人并不清楚快的意义是什么,只是觉得“快比慢好”。

美国儿科学会在研究中强调,缺少线下真实的活动,会破坏大脑抑制冲动的能力、专注力和社交能力。
在挪威,有学者针对中学生进行了实验,他们让一半学生阅读纸质书,另一半学生阅读电子书。
结果显示,尽管是相同的内容,但阅读纸质书的学生对书本内容印象更深,他们尤其记得故事的叙述顺序。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我们的大脑习惯了通过数码产品来阅读邮件、短信、了解实时的资讯,从而获得即时满足,根本无法集中精力阅读文字。
很多人说:“我现在太忙了,等我有闲暇了,再来品味生活。”
其实人的闲暇时间总是有的,当下全世界的手机用户,平均每六分半钟就看一次手机,在手机上一天平均花掉时间多达2.5小时,超过了我们生命的10%,这些时间大部分是被浪费掉了。
是否把时间花在改善生活质量上,其实是一种生活态度。
当我们做事的时候能够慢一点,少走一些弯路,多花点时间享受浪漫而美好的人生,畅游人类知识和艺术的海洋,我们会发现自己是在真正地生活,而不只是为了谋生而活着。
就像梭罗说的那样:“我愿意深深地扎入生活,吮尽生活的骨髓,过得扎实,简单,把一切不属于生活的内容剔除得干净利落,把生活逼到绝处,用最基本的形式,简单,简单,再简单。”

看过一句话:感觉当代人对“热爱生活”的定义,好像就是“美食和旅行的照片拍得好看的人。”
许多人喜欢看李子柒的视频,向往与世无争的田园生活,其实李子柒的可贵之处,在于她对生活的深度参与。
每天关注天气,根据时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做一样东西,都从头开始,从种黄豆开始做酱油、从养蚕开始做棉被;和亲人朝夕相对,能一起吃饭、聊天、听雨……
困在信息洪流中的人们,在她的视频里找到了生活的另一种可能。
就像吴军在书中所说:“生活,不是抽象任性的美好畅想,而是具体而细微的实际行动。”
有一次坐10个小时的长途飞机,快降落的时候,忽然开始晕机,整个人轻飘飘的,难受至极。
可是到了飞机降落的时候,轮胎接触地面,晕机的痛苦又忽然消失了,刚才的一切好像没有发生过一样。
一旁经常坐长途飞机的阿姨就笑着说:“你看,这就是接地气的重要性。”
长期漂浮在虚无缥缈的信息和幻想里,人会越来越没有安全感,而生活是全然的体验,是人与人目光交汇的温暖、是做一餐饭的用心、是等一朵花开的耐心。
和网络世界的热闹相比,热气腾腾的真实生活,更值得投入时间和精力。
点个【在看】,可贵的假期,可以放下手机,亲手做饭、细嗅花香。
作者 | 甘蓝蓝,写好别人的故事,过好自己的日子。主播 | 佳音,十点读书签约主播。

关于「内观内求」,总结12条实践经验
紫网2023-10-14 16:00:290001付善明|《金瓶梅》作者笑笑生的创作智慧
摘要:兰陵笑笑生发现了家庭、家族,从而以之为题材,创作了异于传统小说的世情小说《金瓶梅》。他通过西门庆一个家庭来描写社会,折射社会,第一次独立创作了多声部宏大叙事的世情小说。他突破了小说显现单一的光明色调的传统,暴露黑暗、揭示丑,从而创作了众多和现实生活中同样复杂的人物。凡此诸多方面,都显示了《金瓶梅》的小说的智慧,也即显示了笑笑生的智慧。关键词:笑笑生;《金瓶梅》;西门庆;家族;智慧殘荷聽雨2023-07-31 08:56:29
0000《时间技术的革命:预演未来、穿越未来、模拟未来、虚拟未来、回到未来》一一关于时间本质的哲学研究和探讨之三
未来是什么?未来时间究竟是什么?未来时间态到底是什么?未来时间态是一种客观的绝对存在吗?不是的,未来时间态是相对的。未来时间态是一种主观的人类错觉吗?不是的,未来时间态是真实的。所以人为人工制造某种物质存在的特定实在形式就是人工人造某种时间态一一人工未来时间、人造未来时间!所以人为人工制造某种物质存在的特定变化状态就是人工人造某种时间态一人工未来时间、人造未来时间!马客思考20432023-07-30 10:05:29
0000原来西游早就给出了2023年高考作文答案?看神仙们怎么控制时间
(今年陪孩子高考。发现好多闲杂人等都在写高考作文,我也来凑个热闹,严格卡时间和字数。全文共825字)文/牵着蜗牛散步2023年高考甲卷作文题目: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人们因技术发展得以更好地掌控时间,但也有人因此成了时间的仆人。紫网2023-10-13 16:15:3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