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人住麻雀屋,栋梁辈辈出”,什么是麻雀屋?

麻雀,是一种很常见的鸟,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基本上只要是有人居住的地方,就能看见它蹦蹦跳跳的身影。但很多人都不怎么喜欢麻雀,因为它很贪吃,经常偷偷去田里吃粮食,让人很头疼。
然而在民俗中,却有一句和麻雀有关的寓意非常好的俗语:“人住麻雀屋,栋梁辈辈出”,这句俗语里的麻雀屋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这么说?
什么是麻雀屋?
一听麻雀屋,不少人第一反应可能都是有麻雀筑巢的屋子,也有朋友脑子会拐个弯联想一下,认为麻雀屋是像麻雀一样很小的屋子,即穷人家那种又小又破的住宅。
乍一看,这两种解释似乎都挺有道理的,但事实上“麻雀屋”可不能照字面意思来理解。按照这两种说法来解读,那旧时农村岂不是家家户户都会出栋梁了?这显然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
俗语都是有来由的,人常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比喻事物虽然不大,但内容很全。所以说,麻雀屋就指的是体积不是特别大,但却和家中人口匹配,对于一家人来说是刚刚好的屋子。
人住麻雀屋 栋梁辈辈出
知道了什么是麻雀屋,很多朋友可能会产生疑惑,为什么会说这样的屋子能出能人?
要想真正弄明白这句话,我们就要从环境风俗来入手,在古时候的民间还流传着一句俗语:“富不住大屋,穷不行远路”。现代人都觉得房子越大越好,住起来舒坦,但古人并不这样想。
我国传统堪舆认为,气是人生存的根本,生气旺盛的地方就是吉地,而人的健康、前程等也都与自家住宅中的气相关。如果住宅太大,人又过少的话,屋子里的气就容易泄露,聚不起来,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房子里没人气。
居住在这样的房子里,生气不足,环境气场不好,还会导致人体能量处在耗散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人在为前途名利奋斗时,就很难成功。
因此,古时候的百姓并不像现在这样都追求大房子,能聚住气的屋子对他们来说才是好房子。麻雀屋就刚好满足了人们的需求,大家在建房子的时候,都认为房子要建小一点好。
这也就是“人住麻雀屋,栋梁辈辈出”的来源,人们认为居住麻雀屋里,生气充裕,人整天被祥和之气笼罩,钟灵毓秀,就容易出人头地。
总结
这句俗语其实也有一定道理,我们常说量体裁衣,有多大的脚,就穿多大的鞋,屋大人少就会给人一种空荡荡的感觉,屋子也总是冷冰冰的,就容易影响自身情绪,让人没有动力去前进。而住宅体积和人口比例协调,人气旺盛,室内外环境气场也比较和谐,对自身发展就会更有利。
俗语:“色是刮骨钢刀,财是下山猛虎”老祖宗经验有道理吗
小时候,经常听到村里老人说出一些高深莫测的话语,琅琅上口。那时候,也特崇拜这些老人,长大后慢慢明白,原来,这些就是农村民间口口相传的俗语,道理深刻,饱含智慧和哲理,发人深省!在农村民间,有这样一句俗语:“色是刮骨钢刀,财是下山猛虎”,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有道理吗?色是刮骨钢刀:意思就是不要沉沦在美色和温柔乡里面,以免让人慢慢地失去斗志,美色就好比一把刮骨的钢刀,会让人痛彻心扉,欲罢不能。鸿雁深蓝2024-03-05 16:12:46
0000民间故事:男子偷看寡妇睡觉,寡妇不怒反喜,说:等你多时
上阳乡有一男子名叫张嘉琼,父母死得早,和祖母相依为命,生活十分艰难。二十多岁都还没有成家,张嘉琼也很着急。有一天,焦书生叫他去喝酒,酒桌上有人就说:“大柳树旁边的赵寡妇你们都知道吧,人家其实才二十一岁,漂亮得很。”另一个人说:“赵寡妇年纪轻轻就守寡,太可怜了,要不是我有了老婆,一定娶她。”焦书生瞥了一眼,说:“就凭你,人家赵寡妇早就有喜欢的人了。”“谁?”艾尚故事2023-07-30 11:11:13
0000这2句古训,点破了亲戚断交的真相,你还在苦苦支撑吗?
艺述史官方原创近些年来,年轻人中有“断亲潮”的兴起,也有很多不待见各路亲戚,血缘关系的力量似乎越来越弱,你对亲戚是怎么看的呢?百度搜索断亲,你会看到更多的故事。这个话题绝不新鲜,从古至今,人们对待亲戚,都是珍惜又头痛。古训中由两句话,正说穿了亲戚断交的真相。第一句是说清了雷区,“富贵他人合,贫贱亲戚离”。紫网2023-10-16 13:48:370000“穷做三事穷更穷,富做三事富变穷”,看看你做对了吗?
人生的贫穷与富贵,当然有一定的定数存在,但是只要自己不服输,不认命,一切都依然有转变的可能。人生最后的结果,与我们的出身其实并无直接的关联。一切都在于这个过程中的努力。老祖宗告诫我们一句话说:“穷做三事穷更穷,富做三事富变穷”,究竟分别只是哪三件事呢?看看你做对了吗?修善无上2023-07-28 15:14:14
0001《史记》10句名言,千古绝唱,读后受益匪浅!
《史记》,作为“二十四史”之首,首创纪传体编史方法,并得到历代正史的传承。《史记》不仅在史学界有很高的地位,还是一部非常优秀的文学作品,值得我们终身学习。一、毛羽未成,不可以高飞。——《史记.苏秦列传》点评:预则立,不预则废。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做好充足的准备,才有可能获得成功。如果准备工作没有做好,时机还不成熟,就不要轻举妄动。二、反听之谓聪,内视之谓明,自胜之谓强。——《史记.商君列传》一声佛号一声心2023-07-30 17:25:00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