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十几名起义国军空降兵在国民党伞兵三团副团长姜健和2营
1950年,十几名起义国军空降兵在国民党伞兵三团副团长姜健和2营营长杨鹤立的带领下,前去台湾投奔蒋介石,可是没想到,老蒋直接下令把这些部下全部枪决!
空降兵又称伞兵,兴起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广泛运用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现代立体战争中的一个特殊兵种。
彼时国民党的领导人蒋介石背靠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争取到了美国人的援助,所以他手底下的一支伞兵队伍也是在美国的帮助下建立的,几乎是经由美军一手培植出来的力量,吃穿用行以及武器装备等都是照着美国伞兵的标准配置的,实力非常强悍。
抗日战争胜利前夕,国民党的伞兵部队在对日作战中连连告捷,从此在国民党军队中享有盛誉,后来日本战败投降以后,蒋介石为了炫耀国民党的实力,还专门安排了一部分伞兵作为警卫部队去南京参加受降仪式,好生耀武扬威了一番。
之后的解放战争中,蒋介石为了夺取人民的胜利果实,还把这支伞兵队伍空运到了东北主战场上,当蒋介石在东北视察战况的时候,都是由这支伞兵在做警卫力量,一方面是蒋介石想保证自己的安全,一方面也是用来震慑人民解放军。
可惜啊,这支队伍在一九四八年的黄泛区战役中,遭到了我军毁灭性的打击,重挫之下只得带着残部仓惶退回了南京。
要知道当时蒋介石可是把这支伞兵队伍看作是自己的王牌部队,结果居然轻而易举地就被我军给打败了,蒋介石内心里感到了一阵深深地恐惧,这时候蒋介石的心里已经清楚地明白,国民党时日无多了。
但是蒋介石野心还是不死,淮海战役以后,蒋介石伪装成撤退的样子,但其实仍就大权在握,不过是转到了幕后去指挥,而且又舍不得把伞兵队伍留在前线冒险,还将这支部队撤到了上海近郊的一处地方。
即便如此,蒋介石心内还是不安,于是又把这支伞兵队伍分成了三个团,一团二团率先从福州转至台湾,三团则编成了蒋介石的护卫队,预备着对解放军发起反攻,但是过段时间后,蒋介石还是认为应该保存力量,于是又命三团跟上一、二团的步伐撤退。
不过我党深知国民党伞兵的实力,眼看着国民党想跑路,便打算留下这支伞兵,于是我党的策反工作人员立刻联系了位于伞兵三团的地下党成员,暂时拖延了三团的撤离时间。
但是伞兵三团毕竟是蒋介石的嫡系力量,国民党对其管束非常严格,所以策反工作十分不好做,好在伞兵大多是文化水平比较高的人,他们最初参军就是为了救国,在见多了国民党内部黑暗腐败的情况以后,觉醒了爱国意识,自愿站到了人民的这一边。
于是国民党伞兵三团的起义活动顺利地开展着,经过紧张的工作和细致的准备,计划中起义的这一天终于到来了。
1949年4月13日这天,伞兵三团按照计划坐上了南下撤离的轮船,此时我党地下人员来到了驾驶台,传达了一张伪造好的国防部命令,“因战事需要,现令伞兵三团去支援青岛,请你立刻返航!”
但当时驾驶的船长不相信,坚称自己的任务是把伞兵三团送到福州,好在之前我党的工作做得很到位,伞兵三团中的爱国人士纷纷涌上驾驶舱,胁迫着船长返航北上。
就这样,伞兵三团全体官兵起义了,但其中也有一些冥顽不灵的人不愿意回到人民的身边,于是被暂时关押了起来,后来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党对这些人做出了宽大处理的决定,允许这些不愿意投降的人去到台湾。
这些人在国民党伞兵三团副团长姜健和2营营长杨鹤立的带领下于1950年的一天启程,准备回到蒋介石的身边,继续效忠。
可惜,蒋介石并不愿意给他们这个机会。
因为彼时的蒋介石对于伞兵三团的背叛正在气头上,毕竟伞兵三团在国民党内部那可是地位尊崇,更何况也是蒋介石的心腹命脉,伞兵三团的起义之举严重损害了蒋介石的威信不说,甚至让国民党内部人人自危,大大破坏了军心。
所以当被放出来的这些人回到台湾以后,蒋介石竟然问都不问一句直接下令斩杀,而这些回到蒋介石身边的人原本以为自己还能得到重用,不想蒋介石居然如此不留情面,他们也因为自己的愚忠葬送了自己的性命。
也不知道他们在死前的最后一刻有没有后悔过自己从始至终都选择了一条最错误的道路,最后还赔上了自己的性命。
参考文献:
于继增.国民党伞兵团起义始末[J].神州,2007,0(8):111-115
山东省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第23辑[M]. 1987

为什么《西游记》中的女妖必须死?
▲绘图/钟风华如果听多了电视剧《西游记》续集主题歌“魑魅魍魉怎么它就那么多”,很多人怕都会形成一种错觉:取经之路三步一妖,五步一魔?大遗产2023-07-28 13:02:21
0000一口气看完北宋169年历史
北宋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虽未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大一统,但也仍然掌握着中原大地的基本盘,结束了半个多世纪的乱世。建立于公元960年,亡于公元1127年,国祚167年,传7世9帝。下面就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北宋的历史。紫网2023-10-16 11:52:090001雍正上位后兄弟结局
雍正上位后兄弟结局九子夺嫡是血淋淋的事实,结局自然是有人欢喜有人忧。本不被看好的老四胤禛登基为帝,也就是雍正皇帝。显然,始终看不上他,一直与其竞争的其他阿哥,就要倒霉了。先说结局比较好的,那就是老四阵营的老十三胤祥,他虽然英年早逝,但绝对是雍正的亲信,自然也被委以重任。雍正登基后,胤祥被封为和硕怡亲王,又出任议政大臣,他也是清朝有史以来第九位铁帽子王,这待遇也是没谁了。深更读史2023-07-28 10:13:41
0000探讨:白崇禧和杜聿明,是否可能撬动淮海战役的走向?
作者:相忘于江湖淮海战役,是大决战承前启后的关键一战。此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若我军取胜,则南线战场基本上尘埃落定,蒋军在长江以北的主力集团基本上不复存在,我军饮马长江也只是一个时间问题。此战若敌军取胜,我华野、中野两大野战军必将遭受重创,不仅被大别山拖瘦的中野刘邓大军需要更长时间才能恢复元气,兵强马壮的华野也将需要很长时间休养生息。更严重的后果,则是一片混沌的南线战场,未来的前景更加不明朗。兵说2024-02-16 17:13:26
0000赵姬为何成了嬴政一生的“黑点”?曾是合格母亲,两个男人毁了她
赵姬在史上的名声之所以那么恶劣,以至于成为秦始皇一生洗刷不去的“黑点”,归根结底是因为赵姬层次太低,虽为帝太后却被人任意摆布,除了美貌,她只剩下了“蠢”。很多人认为赵姬是个恋爱脑,早年身不由己,到了晚年放纵一下也无妨,类似的例子不是没有,秦宣太后、西汉吕后以及唐朝武后做过的事情甚至比赵姬更过分。醉风文史2024-02-22 11:09:45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