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坟、墓、冢、陵”有啥区别?同样是埋葬之地,却不是随便进的
艺述史官方原创
成吉思汗去世后留下了神秘的衣冠冢,秦始皇去世修建了气势恢宏的秦始皇陵,同样都是埋葬的地方,为什么有的叫坟,有的叫陵,有的又叫冢呢?今天就给大家科普一下到底什么是坟、墓、冢、陵。

都说“土之高者谓之坟”,在农村,你是不是经常会在田地里看到鼓起来的小山丘,这种的就叫做“坟”,在古代,这是一般的平民下葬的地方,所以规模都较小,有的人家还会在坟前立一块牌子,上面写上去世者的名字,以及与埋葬者的关系。
至于为什么要堆成小土堆,有一种很常见的说法就是做标记,就像现在清明节,很多人要赶回老家“上坟”,为了方便记位置,就会在坟旁边放块大石头或者草席。
关于墓呢,《说文解字》中讲到:“坟,墓也。”而后来清代的段玉裁标注:“此浑言之也。析言之则墓为平处,坟为高处。”也就是说墓是平地,而坟有凸起的高处,所以他跟坟在外形上是有很明显区别的。

另外在古代,墓的主人一般都是一些达官贵族,所以他的规模比较大,形式也是多种多样,墓地通常会立有墓碑或者墓石,再大的可能还会用围栏围住,叫做墓园,可以容纳一整个家族。
冢的规模就更大了,一般包括墓穴、墓碑、墓室以及棺材等,冢在现实中我们不太听说,因为这也不是用来安葬普通人的,而是用于安葬古代的王侯将相或者比较重要的王室成员。它最特别的地方就在于,它可以安葬去世之人,也可以用去世之人生前的衣物来代替,所以说衣冠冢中可能并没有真正的死者。就比如关羽死后,刘备并没有关羽的尸身,只能拿他的生前衣物来代替,这便有了关羽的“衣冠冢”。

最后就是陵,这是古代皇帝长眠的地方,所以也叫皇陵,皇陵有多气派呢?我们就拿我们熟知的秦始皇陵来看,他的占地有18万平方米,什么概念,相当于78个故宫啊,光是大大小小的坑道就有600多个,墓室环环相扣,最核心的地宫部分,直到今天我们也没有揭开的他的谜底,当然了,也不是所有的皇帝都如此气派,谁让他是千古一帝呢。
不管怎么说,殡葬文化一直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虽然形式不同,但都是为了反映对于逝者的纪念和尊重,好了,关于什么是“坟、墓、冢、陵”,今天就给大家介绍到这,怎么样?你是不是也涨知识了!

the end

农村民间老话:“生在河南,长在四川,死在云南,埋在西安”这句话,如何理解?
在农村民间有这样一句老话:“生在河南,长在四川,死在云南,埋在西安”,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我们要如何理解?生在河南:河南地处中国中东部,黄河中下游,是全国农业大省,主要是种植小麦和玉米。而在古代,主要是缺少粮食,而河南大部分地区是平原,所以古人在此地种植粮食作物,是比较容易获得收成,这样的话,比在其它地方的村民就幸福得多,至少比其它地方能吃得饱一点。鸿雁深蓝2023-07-29 13:42:06
0000“九省通衢”武汉,指哪九省?
汉江在武汉汇入长江,形成一个丁字水路,将武汉分为三部分,即武汉三镇。武昌在长江以东,汉口和汉阳在长江以西,汉江以北是汉口,汉江以南是汉阳。汉江又称汉水,源头在秦岭南麓,流经汉中盆地、安康盆地、南阳盆地、江汉平原,长约1577千米,是长江最长的支流。古人说居武昌之中,一水可通天下。武汉有“九省通衢”之称,是天下要冲之地。地图帝2023-08-07 16:27:47
0000天地万物,并不是道“生育”出来的。
《道德经》中有这么一段话,让学者们产生了误解。这段话是第二十五章中的内容:“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其中的“可以为天下母”这句话,让太多的学者们这么认为:道生育了天地万物。并由此形成了一个观点:母体论。这个观点是欠妥的。知本学社2023-08-08 08:37:18
0000别管奶茶了,大口吃肉才是中国人秋天的头等大事!
秋天的第一顿大餐一大波肉向你袭来秋天是个吃肉的季节。刚过立秋,许多人的“贴秋膘”计划就安排上了。“秋天的第一顿大餐吃什么”,是许多人关心的日常命题;虽然天气还没完全凉下来,但并不妨碍吃肉的躁动。今天,我们把与秋膘有关的一切,给您捯饬(dáochi)的明明白白。北方人贴秋膘,不只是豪横那么简单紫网2023-10-14 12:41:15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