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端《代村中老人答》:人间悲欢
“宁做太平犬,不做乱世人”,没有国家的和平稳定,就没有个人的全面发展。于是,我们向往和平,反对战争。在战乱之后,唐代诗人李端有感于时局,写下了《代村中老人答》一诗,这首诗的原文如下:京洛风尘后,村乡烟火稀。少年曾失所,衰暮欲何依。
夜静临江哭,天寒踏雪归。
时清应不见,言罢泪盈衣。

“京洛风尘后,村乡烟火稀”,京洛一带在经过战火之后;乡村中的人烟变得稀少。在开篇,诗人从总体上概述战火对乡村造成的负面影响。在战火平息之后,他重游京洛一带,发现这里的村落早已不复当初的“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繁华,触目所见,只有满目疮痍,断壁残垣,一派衰败的景象令人伤感唏嘘。

“少年曾失所,衰暮欲何依”,年轻时曾经流离失所;衰老时的归宿又在哪里?在战火余烬的村落里,诗人偶遇一位村翁,便与之攀谈,从而了解了老翁颠沛流离的一生:他在少年之时就流离失所,暮年时仍无家可归。诗人明白,老翁的遭遇是千千万万百姓的缩影,在动荡的时局,成千上万的人流离失所,饱经忧患,该是何等的悲伤啊。

“夜静临江哭,天寒踏雪归”,夜深人静时对着大江哭泣;天寒地冻中踩着积雪归来。诗人了解到,在夜深人静之时,老翁独自一人到大江之畔,面对着滔滔江水,伤心往事涌上心头,便卸下所有的伪装,独自落泪。在寒冬时节,积雪满地,老翁踏着积雪返回残破的村落,内心更加凄凉,伤心落寞无人诉说。

“时清应不见,言罢泪盈衣”,此生应该见不到时局清净了;说完之后泪水沾湿了衣襟。老翁对诗人说,他无比盼望结束战乱,恢复和平,可是,这种盼望却年年落空,怕是这辈子再也等不到那天了吧,说到伤心处,泪湿沾巾。其实,老翁的期盼,何尝不是天下百姓共同的期盼呢?但年年期盼,年年失望,怎能不令人伤心呢?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在诗人面前,老翁放下了所有的心防,倾诉平生遭际,泪湿沾巾。这眼泪是为自己而流,更是为动荡的时局,天下的百姓而流。其间蕴含的悲欢,是一个时代的悲欢。
秋[诗三首]
作者:潘长宏(文学之都居士)2023年9月28日听:时间嘀哒嘀哒一秒秒过去了。不会停留,人老去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我们无须庸人自扰,也不可太过悲秋。阅尽千舟帆影,看多了是是非非,经历久了人间冷暖,是该重新审视自己,放弃了一些不切实际的东西,重拾一些孩提时代尘封的往事。放弃一些人生的细枝末节,放弃那些看起来奢华实则无用的装饰,重拾原始而简朴的作息方式。紫网2023-10-15 14:33:310000夏日午睡赛神仙
夏日漫长,天气炎热,一到中午,便觉得困乏无力。这个时候,最想要做的事,便是睡会儿午觉,补充一下精神,是多么惬意啊。管它外面骄阳似火,找一个幽凉的地方,避开暑热,抛下尘事,宛如神仙一般自在,渐渐进入香甜的梦乡,去与周公相见。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宋·苏舜钦《夏意》新用户3167a8id2023-08-10 12:20:01
0000幽兰飘香生活中诗词
醉月诗苑感秋秋风秋雨送新凉,落叶翩翩寄远方。莫道诗家多感慨,拈来小字入诗行。无题当牛作马度春秋,但为锱铢低下头。将相王侯一堆土,人生到底有何求?秋荷荷花绽笑问行人,一片冰心可染尘?纵使西风多肆虐,素颜依旧度晨昏。感某人辱农民工(新韵)出门万里为挣钱,偶尔空闲扑克玩。吟客不知民苦楚,臭诗堪比吠连天。即兴和高驰老师堤畔遥看碧水流,些些滋味涌心头。紫网2023-10-16 12:03:000000杜甫七古《别李秘书始兴寺所居》读记
杜甫七古《别李秘书始兴寺所居》读记(小河西)别李秘书始兴寺所居不见秘书心若失,及见秘书失心疾。安为动主理信然,我独觉子神充实。重闻西方止观经,老身古寺风泠泠。妻儿待来且归去,他日杖藜来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