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夫子的伟大
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中国之先贤,以天地为师,向自然学习。其核心是顺其自然。什么年纪,就应该做什么事,任何违背规律,终将受到规律的惩罚。
夫子的伟大之处很多,在生命的认知上,夫子的伟大在于他的至理名言,“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此处之“学”,指的是学道,即学会做人。做人,无疑是一个人一生的事业。
“什么年龄,就该做什么事”,这是夫子的启迪。年轻的时候,就应该奋发有为,这叫循道而为。
三十而立,具体而言,指的是立身、立业、立家。立身即提升自己的品格和修养,自立自强;立业是确立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立家则是建立自己的家庭。
三十五岁那年,孔子第一次拜会老子,侃侃而谈。老子重点强调了三点:第一,君子得其时而驾,不得其时蓬累而行。第二,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第三,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和淫志,是皆无意于子身。从此,孔子明白人生还需做减法。
人到四十,历经了挫折、彷徨和振奋,对于社会和人生及其自身,有了一定的理解。所谓不惑,是不执于外物,是生命的沉思和醒悟;所谓的不惑,是哪怕再多的苦累,依然可以微笑从容的面对。

“五十而知天命”,所谓天命,即上天之命令。曾国藩在《挺经》多次强调:盖尽其所可知者,于己,性也;听其不可知者,于天,命也。一个人的成功,半是天缘凑泊,半是勉强迁就。君子之不可及处,在尽性以至于命。明白了这一道理,人生或更通达,不怨天,不尤人,不卑微,不骄纵。
六十耳顺,无论听到什么语言,遇到什么坎坷,皆可做到不偏激。凡事冷静,顺应规律;宠辱不惊,悟彻人生;看透生命,淡泊名利。
真正的智者,一般可以做到三点。第一,听得贯;第二,想得开;第三,放得下。

七十从心所欲,即顺从自己的想法,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即顺其自然,收放自如,随遇而安,从不逾矩。
每个人皆是一个生命的传奇,关键如何把控自己的人生。我们不可皆是先知先觉,那就努力后知后觉。在短暂的人生路上,知勤知勉,以期永进。
即便是野百合,没有华丽的土壤,也要让自己骄傲地绽放。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心理漫谈《道德经》第81章:大道至简,道即天道,利而不害,为而不争
紫网2023-10-14 18:00:240000能爬上金字塔的有两种动物
你知道爬上金字塔顶端的两种动物吗?大多数人是不知道答案的,虽然知道这两种动物,甚至见过也依然没有意识到,因为他的认知里面是没有见过这两种动物爬上金字塔顶端的。因为没见过所以不知道,因为见过所以确定,这都是我们普通人的观念。树洞书社2023-07-28 13:20:19
0000王诩-【却乱第十四----原文和译文】
作者:潘长宏2023年7月19日王诩,别名禅,生卒年不详,又称王蝉、道号鬼谷子。春秋战国时期楚国人,祖籍朝歌(今淇县)城南。战国时期传奇人物。著名谋略家、纵横家的鼻祖,兵法集大成者,诸子百家之纵横家创始人,相传其额前四颗肉痣,成鬼宿之象。紫网2023-10-14 14:25:5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