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6586

大力是什么字,夯怎么读,夯实是什么意思?

古韵今风古韵今风2024-02-05 16:18:160

哈喽,伙伴们。本篇是关于汉字“”的知识学习笔记,构字简单粗暴,“大”字下面一个“力”,会表示“力气很大”的意思吗?

提到“力气大”,不知道你第一时间能想起谁,我想到了楚霸王项羽。

当然,很多人在提到项羽的时候,都会想到那首《垓下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这是项羽败亡前吟唱的一首歌,足以惊天地、泣鬼神。起首的一句“力拔山兮气盖世”,气吞山河、勇冠三军。据《史记》记载,项羽“力能扛鼎,才气过人”,没有如此实力是不可能写出此等歌词的。

据说,项羽能轻举过百斤的大刀,马蹬踏过敌人肩头。一次打猎,项羽单骑遇猛虎,空手撕裂虎口,制服猛虎。还有一次打猎,项羽射杀猛兽后,单手将整只猛兽尸体扛到背上,惊得左右侍卫无不咋舌。

项羽力大无穷,战败之后,项羽一人匹马被困垓下,左右皆已去光。此时的项羽矫健不失,仍英气逼人,穿梭杀敌。终究不敌重围,乃自刎于乌江边,命殒千秋,可歌可泣。项羽身世悲剧,实乃多舛命运以及过人之处皆有不足。其以一人之力屡败秦军而压倒众雄、长驱直入关中称霸一时,足证其勇武过人。此外,项羽对虞姬一片痴情,也令人动容,《垓下歌》结尾还在担忧:虞姬虞姬,我该如何安排你呢?

来看今天要学习的汉字“夯”,它有两个读音,分别是:【bèn】和【hāng】,当“夯”字读【bèn】的时候,同“笨”,重点看【hāng】音的含义。

“夯”是会意字,“大力”二字构成,从大,从力,表示劳动时需要花很大力气,其本义为劳动中使劲时发出的呼声,这么一说,画面感是不是来了?引申为筑实地基的工具。

常用的夯土工具有夯、硪、拐子、铁拍子、搂耙等。夯是最主要的夯筑工具,多由榆木制成。

会意,是一种汉字造字法,是指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立汉字,根据各自的含义和事物之间的关系,组合成一个新的汉字,表示一个新的意义。会意字是为了补救象形和指事造字法的局限而创造出来的,它可以表示一些抽象的概念和动态的现象。会意字是中国文字的一大特色,体现了古人的智慧和创造力。

例如,“休”字是由“人”和“木”两个象形字组合而成的,表示人在树旁休息的意思。

如今的“建筑”一词,应当说成是“筑建”才合理,因为盖房子的过程是需要先筑地基,然后建房屋,筑者,夯也。

古人建房,没有如今的工业机器,都是手工夯实地基,长条石头,圆形柱子,两人对面站立,拿着夯具,铆足劲向上举起,然后挥下,如此反复,地基就夯实了。不花大力气是不可能夯实基础的。且不谈现代建设的摩天大楼和跨海大桥、拦河大坝,回首我们祖先留下的长城断垣、天隘遗迹,以及无数的烽火台、城堡等,就不难推断和体会他们是怎样夯实基础的。这个情景,我们应该能想得到,一般是抬起石夯,喊着号子,统一发力,瞄准一点反复砸下去。也就不难理解前文中提到的“夯的本义是劳动中使劲时发出的呼声”,纯手工夯实地基,不累才怪。有的时候,发出声音也并不完全是因为累,像喊口号一样,能让与自己配合的人更加配合、协调。

为何“夯”这个字,在《说文解字》当中没有呢?

《说文解字》原书作于汉和帝永元年间,成书于汉安帝建光元年,是中国最早的系统分析汉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语文辞书,被誉为“天下第一种书”。作者许慎,东汉经学家,文字学家。

而“夯”字,最早见于司马光的《涑水纪闻》,在此之前,并无夯字,而司马光是北宋的大才子,其所处历史时期要晚于东汉许慎,故许慎没见过这个字,《说文解字》当中没有这个字就很正常了。

不过,《康熙字典》当中有“夯”字的相关释义,毕竟成书晚,编纂者们也都见过了,书中是这么写的:

夯,【字彙】呼講切,近壑上聲。人用力以堅舉物。【禪林寶訓】黃龍南和尚曰:昔同文悅遊湖南,見衲子擔籠行脚者。悅呵曰:自家閨閣中物,不肯放下,反累及他人擔夯。一曰北音讀如抗。

书影如下图:

注释中的第一部分是从【字汇】直接引用的,这是明代梅膺祚创作的字书。对“夯”字的字音和字义的说明,呼講切是指用“呼”和“讲”两个字来表示“夯”的声母、韵母,这是一种古代的注音方法,也就是【hang】。“人用力以堅舉物”是指“夯”的字义,即用力抬起重物的意思。

注释中的第二部分文字引了禅林寶训中的一个典故:黄龙南禅师和同文悦在湖南游玩时,看见一个穷衲子弯着腰背着笼子行走。同文悦讥讽他不肯放下自己家中的物件,反而累赘别人来费劲挑着,寓意我们不应该贪图物欲和功名利禄,要保持一颗清净的心。“一曰北音讀如抗”的意思就是,“夯”在北方还有一个读音与“抗”的读音相近。

话不多说了就,来看看“夯”字在当今的含义吧。

①名词,本义为劳动中使劲时发出的呼声,引申筑实地基的工具。

②动词,用重物把地或其他粒状材料砸密实,比如:把土夯实。

③动词,表示用力猛击,主要在各地方言当中使用,比如:举起拳头向下夯。

④动词,用力扛东西。

《字汇》中写到:夯,人用力以肩举物。字汇当中的这段注释,上文当中《康熙字典》直接做了引用,这里不再赘述,字面意思也好理解。

明· 净善集《禅林宝训》:自家闺阁中物,不肯放下,反累及他人担夯,无乃大劳乎!

⑤捞取、充胀、胀满。

元· 王实甫《西厢记》中写到:有口难言,气夯破胸脯。这段话出自元代王实甫的《西厢记》,这是一部描写爱情故事的戏曲。“有口难言”是指有话不便说或不敢说,表示心中的委屈和无奈。“气夯破胸脯”是指极度气愤,形容心中的怒火像要冲撞破胸膛一样。简单的两个词,生动、形象的表达出了主人公的情感。此处的“夯”字,就是充满、胀满之义。

这段话的上下文是这样的:张珙是一个才华横溢的秀才,他在蒲东寺里与相国之女崔莺莺相爱,但因为身份悬殊,他们的婚事遭到了莺莺的姑母夫人的反对。张珙只好去京城参加科举,希望能够中状元,从而改变命运。他不负众望,一举成名,得到了皇帝的赏识,被任命为河中府尹。他立刻派琴童回去寄书给莺莺,告知自己的喜讯,并期待着早日与她成亲。但是,他们的婚事却被一个叫郑恒的人阻挠。郑恒是夫人的侄儿,也喜欢莺莺,他在夫人面前诬陷张珙已经在卫尚书家做了女婿,企图让夫人悔婚,并将莺莺许给自己。夫人听信了郑恒的谎言,对张珙十分生气,便叫红娘去问他。红娘见到张珙后,就把夫人和莺莺的话转告给他。张珙听了非常气愤,觉得郑恒是个贼畜生,诽谤他的清白,伤害他和莺莺的感情。他想要辩解,但又觉得无法说服夫人,只能把话藏在心里。于是他就说了这段话:“有口难言,气夯破胸脯。”

其实你看,中国的每一个汉字都不简单,背后总有这样那样的创意,这样那样的故事,值得我们刨根到底。

关于汉字“夯”的学习笔记就记到这里啦,理解不到位的地方,感谢私信指正。

更多推荐“嫪毐”的毐字怎么读,毐的意思,颠覆你三观的一个字!可不要当成“毒”字!“乃小”组成的尕怎么读,是什么意思?“两个女,一上一下”构成的“㚣”字,读音同交,什么意思,你绝对想不到!“两个女一个干”是什么字,姧怎么读拼音、什么意思?“宄”字怎么读,什么意思,与“姦”又是什么关系?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