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下一个食“餍”字,怎么读、什么意思,表示“厌食”吗,恰恰相反!
“餍”字的读音为【yàn】,是一个形声字,“食”为意符,“厌”为声符,《正韵》当中对其读音的标注为“衣炎切,并音懕”,故其读音为【yan】,本义为:吃饱。
为何由“厌”和“食”构成的“餍”字,本义为“吃饱”呢?这好像跟我们看其字形以后猜出的含义相差甚远!
事实上,“厌”是借用的字,借用“餍”字,本来的字形应该是“猒“,由”日月犬“构成,段玉裁对“猒”字的注释为:飽也,足也。“餍”作为形声字,“在食上的满足”,指代的就是吃饱的意思。
《孟子》中写到:其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这段话出自《孟子·告子上》第十八节,是孟子批评告子的一句话。其意思是:告子的“好人”,出门的时候,必须吃饱喝足了酒肉,才会回家。这句话暗示了告子只顾自己的享乐,不顾家庭和社会的责任。孟子认为这样的人是不道德的,不配称为好人。孟子的观点是:好人应该有仁爱之心,关心他人的福祉,不以私利为先。很明显,孟子这里是在说反话。

《告子上》是《孟子》的一篇文章,主要记录了孟子和告子之间的对话,涉及到人性的善恶问题。告子是墨家的弟子,他认为人性是中立的,没有固定的善或恶,而是受到外界的影响和教化。孟子则坚持人性本善的观点,他认为人都有仁义礼智的种子,只要培养和发展,就能成为圣人。孟子用各种例子和比喻来反驳告子的观点,指出人心有天然的道德感和良知,不是外加的东西。孟子还用牛山的比喻来说明人性的可善可恶是由于环境和习惯的影响,而不是本性的改变。这些现象,实际上就是当时百家争鸣的一个体现。
“餍”字在当今可表示吃饱、饱食、满足之义,有的时候,也可以做使动词,表示使人信服、使人满足之义。
《孟子》还有一句话是: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孟子认为,君王应该以仁义为根本,而不是以利益为目的。他用了一个比喻,说如果一个有万乘之国的诸侯,被一个有千乘之国的大臣所谋杀,那么这个大臣一定是被一个有百乘之国的小臣所唆使的。因为在一万中取一千,在一千中取一百,都已经是很多了。但是如果这些人不顾道义而只看重利益,那么他们就会贪得无厌,不断地夺取更多的东西,直到篡夺君位为止。孟子用这个例子来告诫梁惠王,如果他不重视仁义,而只想扩张土地,那么他就会失去民心和忠臣,最终导致灭亡。如果把道义放在后面,而把利益放在前面,那么就不会满足于已有的东西,而会不断地夺取更多的东西。这是一种极端的贪婪和无耻的行为,被孟子所不齿。
《康熙字典》当中对“餍”字的异体字“饜”有解释,其中一部分内容是:
又《賈山傳》好善無饜。無音,《孟子》不奪不饜。《左傳》貪惏無饜。有平去二音。舊韻猒饜厭三字訓解不同,許於經傳有明音,卽依本音,如無明音,卽平仄聲通使。毛氏曰:三字訓解不同,謂厭斁、厭禳、厭服、厭厭之類,當隨出處。若訓飽足者,平去聲三字并同,其閒字音獨異,如《孟子》不奪不饜有二音,至饜酒肉、饜足乃獨去音,皆合通押。按本韻三字各出,如厭之爲斁,饜之爲飫,猶曰不同,如猒字直是省文,各出誤矣。互詳厭字註。
书影如下:

餍字有两种读音,一种是平声,一种是去声。读平声的时候,表示满足、满意。比如《贾山传》里说“好善无饜”,就是说喜欢做好事而不求回报。读去声的时候,表示厌恶、讨厌,比如《孟子》里说“不夺不饜”,就是说不抢夺别人的东西也不厌恶别人的东西。《左传》里说“贪惏无饜”,就是说贪婪无厌。
舊韻,指古代的韵书,比如《切韵》、《广韵》等。猒饜厭三字訓解不同,就是说这三个字在古代的韵书里有不同的解释和用法。許於經傳有明音,就是说如果在经典或者史传里有明确的读音,那么就按照原来的读音来读。如無明音,卽平仄聲通使,就是说如果没有明确的读音,那么就可以根据平仄声调来任意使用。
毛氏,指毛亨,《广韵》的作者之一。他说:三字訓解不同,謂厭斁、厭禳、厭服、厭厭之類,就是说这三个字有不同的含义和用法,比如厭斁是指拒绝或者反对;厭禳是指祭祀或者祈福;厭服是指吃药或者治病;厭厭是指反复或者重复。这些用法都要根据出处来确定。若訓飽足者,平去聲三字并同,就是说如果这三个字都表示饱足或者满足的意思,那么平声和去声都可以用。其閒字音獨異,就是说除了这种情况以外,其他的用法都要区分读音。比如《孟子》不奪不饜有二音,就是说在《孟子》里这个词有两种读音;至饜酒肉、饜足乃獨去音,就是说如果表示对酒肉或者足下的厌恶,那么只能用去声。皆合通押,就是说这些用法都符合通押的规则,《广韵》里的一种分类方法。

按本韻三字各出,就是说按照《广韵》的分类,这三个字都有自己的韵部。如厭之爲斁,饜之爲飫,就是说厭字在斁韵里,饜字在飫韵里。猶曰不同,就是说这样还是不同。如猒字直是省文,就是说猒字其实是厭字的简化字,没有自己的读音和意义。各出誤矣,就是说把这三个字分开来讲是错误的。互詳厭字註,就是说要互相参考厭字的注释,才能理解这三个字的关系。
“餍”是一个蛮繁琐的一个字,先简单写到这里,文中理解不当的地方,感谢私信指正。也欢迎私信留下有有意思的字,一起学习!
更多推荐大力是什么字,夯怎么读,夯实是什么意思?“嫪毐”的毐字怎么读,毐的意思,颠覆你三观的一个字!可不要当成“毒”字!乘鸾跨凤是什么意思,假期将至,很有必要搞懂它!贵州方言“哈麻将”的“哈”怎么写,你的家乡话怎么叫“打麻将”的?系字少一撇读什么,“糸”怎么读,什么意思?
励志读书六字经典名联
励志读书六字经典名联虔读古典名著,乐观现代新书。萃古今之著作,读中外之篇章。养性自当寡欲,开心还是读书。美事扬名百里,好书泻泽千秋。求学将以致用,读书贵在潜研。一日岂能寡过,十年安不读书。耽文艺如嗜欲,以古人为朋曹。斗室纵观中外,书香沉醉古今。掩卷书香萦案,放怀剑气凌霄。明月窗前故友,好书堂上高朋。对联中国二〇二二联艺之星杨彩华、邓娴作品欣赏
杨彩华,网名梦见温馨。咏云天有青如玉,遥遥灼以华。投身妆一水,化雨润千芽。时向峦巅卧,偶随树杪斜。何将闲迹测,此去自无涯。燕京八景之琼岛春阴欣然临胜地,落落正春妍。楼殿云根锁,石栏花气穿。池清鱼上下,林茂鸟蹁跹。何必问今古,衔杯入翠巅。秋夜吟日晚斜阳下,流波洗月明。山间无鸟度,竹外少人行。石壁苔花冷,幽窗羽扇轻。凉风园上过,暗暗动秋声。贺对联中国昵称296046592023-07-28 15:56:14
0000楹联同题“人民民主” 郭新华主评,50副楹联佳作在三门峡民主巷刻挂
重要链接:*楹联同题:三十六计第十七计·抛砖引玉王长城主评最新视频关注和转发本视频号都是对楹联文化的重视和支持!楹联同题“人民民主”主评:郭新华主审:方留聚民主巷基本情况昵称776769072024-02-12 12:05:59
0000261个甲骨文解析,清晰了解每个字的诞生!
甲骨文就像架在图像和汉字之间的天然桥梁朴实简洁得就像孩子们的涂鸦之作是古人表达和认识世界的原初方式而汉字也像孩子一样从甲骨文开始一点一点地成长到现在的模样通过甲骨文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每个字是怎样诞生的小到一草一木,大到浩瀚宇宙紫网2023-10-14 17:54:530000书房对联选萃:湖海早知身汗漫,凉风吹散梦参差
近代画家吴湖帆(1894-1968)有这样一副墨迹:湖海早知身汗漫,凉风吹散梦参差。这是一副集句联。上联“湖海早知身汗漫”,出自南宋辛弃疾的词《定风波·药名招婺源马荀仲游雨岩,马善医》:山路风来草木香。雨余凉意到胡床。泉石膏肓吾已甚,多病,提防风月费篇章。孤负寻常山简醉,独自,故应知子草玄忙。湖海早知身汗漫,谁伴?只甘松竹共凄凉。流水春风的小馆2023-07-30 13:12:25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