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启示录053:高寿与高兴远比高官和高寿更有价值
导读庄子为什么要为我们讲一个身体和智力都不健全却能尽享天年的人?一手烂牌,为什么也能让人成为最后的大赢家?为什么说没有真正的身心健康,高官和高薪没有意义?为啥说今天我们很多人活得非常荒谬,把手段和目的搞反?为什么说没心没肺对养生最有利?


想收听上面音频,请点击上面黑色小三角今天我们一起继续精读《庄子》人间世篇。01支离疏者,颐隐于齐,肩高于顶,会撮指天,五管在上,两髀为胁。挫针治繲,足以餬口;鼓策播精,足以食十人。上征武士,则支离攘臂于其间;上有大役,则支离以有常疾不受功;上与病者粟,则受三锺与十束薪。夫支离其形者,犹足以养其身,终其天年,又况支离其德者乎!02有一个形体支离不全,名字叫做支离疏的人。下巴都已经跑到肚脐的下面了,肩膀已经高过了头顶,脑袋后面的发髻朝着天,五脏的穴位全部都朝上,两条大腿都已经和两侧的肋骨并在一起了。他通过帮助别人缝衣服、洗衣服,就能够自己糊口度日。他又为别人筛糠簸米,足够养活十个人。国家来征兵的时候,支离疏就撸起袖子,挥舞着手臂,在征兵的人中走来走去。国家有大的徭役时,这位支离疏又因为身体残疾而免除了徭役。国家赈济贫病的人群时,他可以领到三锺的粮食和十捆的柴火。像支离疏那样肢体残缺不全的人,尚且能够自己养活自己,终享天年,更何况那些忘其德行的人呢?03我们前两讲读的寓言故事,庄子是在拿大树说事。而今天这个小故事,主人公变成了一个身体残疾、智力发育不足的人。但最最有意思的是,这个人人都觉得可怜的人,反而活得更长,能够尽享天年。很多体力智力看起来远远超过他的人,反而不如他活得好活得久,甚至也没有他活得高兴。换做今天的话说,生命的数量和质量都赶不上这个身残智缺的人。这个支离疏虽然抓了一手的烂牌,可是人家却笑到了最后,成了人生的大赢家。04今天很多人爱讲:高官不如高薪,高薪不如高寿。后来还有人又加了一句:高寿不如高兴。当下,几乎全民在向钱看、向权看,都把能够当上高官、赚到大钱当成成功的标志。但实在是有太多的人,在追求高官与高薪的过程中,把身体累出了三高,尤其是因为精神焦虑而弄丢了本来就有的高兴,因为长期过劳而伤害了高寿。太多的人是在局面已经无法挽回的时候,才认识到高薪、高官远不如高寿和高兴重要。但是这个世界上就是没有后悔药可以买。面对已经离自己而去的高兴与高寿,只能是一声叹息。05如果我们静下来深入思考,就会发现,高寿代表的是生命的数量,而高兴则代表生命的质量。一个人如果能够尽享天年,拥有高寿,同时又能天天高兴,心情愉悦,那不就是生命的数量和质量上都是赢家吗?也就是说,没有身心健康,高官和高薪根本就没有意义。佛家喜欢用“颠倒”两个字来形容我们普通人,实在是太准确了。我们把本末给搞反了,把手段当成目的了。我们都为了一些可有可无的身外之物,而丢掉了自己最最宝贵的身体健康。06那我们还要再追问:庄子笔下的这位支离疏,高寿与高兴的秘诀又是什么呢?我们今天该怎样向他学习,调整自己呢?明代的高僧憨山大师,在注解这一则故事的时候说:此假设人之名也。支离者,谓隳其形迹者;疏者,谓泯其智也。乃忘形去智之喻。对于支离疏这样的人,正常人认为他奇怪、可怜,但是他没有对自己的长相往心里去,他没有因此而自轻、自闭,也没有觉得自己低人一等。也就是,他自己没有对自己的身体太在乎,所以才可能活得从容与自在。如果他看不上自己,怨天怨地怨爹怨娘,恐怕他就难以活得长,活得久,活得高兴了。这个世界上谁都可以不接受他,但他却完全接受自己。别人无论怎么看,他自己全然没有分别心,没有好恶心。这种境界不就是佛陀在《金刚经》中说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吗?不就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境界吗?憨山大师说的“泯其智”,本质上不就是去掉分别心、好恶心、取舍心吗?用今天的话讲,不就是不往心里去,不在乎,没心没肺吗?07庄子还特意交代这位支离疏帮人家缝缝衣服,洗洗衣服就能够养活自己了。他还善于簸米筛糠,凭借这个手艺居然能够养活十个人。如果我们仔细咀嚼一下这句话,再观察一下别人,反省一下自己,就会发现:我们需要的其实很少,我们之所以不快乐,是因为我们想要的太多。这样就可以一下子照亮了我们的荒缪。咱们在追求健康长寿的努力过程中,先弄丢了健康,然后又弄丢了长寿。我们玩命地想让自己开心,却发现越来越不开心。我们在苦苦追求幸福的过程中,居然弄丢了原来就在自己手里掌握着的幸福。08是时候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被按下了暂停键,绝大多数人都很不适应,甚至很痛苦。但是,换个角度去看,这也许是上苍提示人们反思到底什么是最重要的。让自己慢一点点,欲望减少那么一点点,会不会能够让自己活得更轻松呢?活得更愉悦,活得更长久呢?

点击下面#庄子可以阅读收听全部庄子启示录内容
石头记索隐①⑧:李紈结子一品兰,方氏三节晚韶华。
#大有学问#李紈也是有争议的人物,作者透露了信息如判词和晚韶华所言。但也隐含了一些真情。也就是风月宝鉴背面的故事。以下几点可供参考住处:开始是荣府王夫人住处后院,出西面的西直门的西角园,管理着迎春惜春探春。“西”字在《石头记》也算敏感字,作者石兄闻此则泪流满面。因为灵河西岸,蓬莱弱水西方是作者魂牵梦绕的故里-桂林方,凤仪里。李紈住的西直院暗指她是作者老家人。方氏索隐石头记2023-07-27 19:50:45
0000读完这8本人物传记,人生少走很多弯路
在古今中外的人物传记里,你不仅可以了解他们跌宕起伏的人生,更能从中看见自己的影子,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找到人生前进的路标。富书作者:陈晨来源: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原创收听音频见留言区看什么书能受益终身?读完这几本人物传记你就懂了。鲁迅曾说过:“书籍是有知识、有文化、有思想的创造和积累。”读书,不仅能够让我们感受到知识的力量,更能让我们的人生获得沉淀。富书2024-03-01 11:06:36
0000李国飞:因缘聚合 | 《乔布斯、禅与投资》作者自序
因缘聚合《乔布斯、禅与投资》序言——李国飞这本书记录了我多年来对哲学和投资的一些思考。写这本书的缘起,正如这本书的名字,是我与禅、乔布斯和投资都颇有缘分。我与禅图示:李国飞摄影作品(《乔布斯、禅与投资》插图)先说说我和禅的缘分。禅学的修行,对我的思维方式有非常重大的影响。紫网2023-10-16 14:00:260000《天道》:人人都有觉性不等于觉性就是人,迷时度身苦觉时了心苦
人人都有觉性,依觉性而知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这个觉性,便无觉可知。但同样也点出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人人都有觉性,并不等同有觉性就是觉悟。有了如此不同的差别,站在众生的立场而言,便可看到自身不足的地方了。五台山论道的精妙,确实超出了一般常规意义上的精义,这里面根本没有给任何众生可以去过多遐想的余地,只剩下开门见山。1伟天英2023-07-31 12:03:25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