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6840

全国著名道教宫观——介休后土庙

智宇张瑾智宇张瑾2024-02-10 09:07:120

介休后土庙位于山西省晋中市介休市庙底街,是一处道教全真派庙堂建筑,历史上有“道家地”之称。

介休后土庙坐北朝南,呈纵向双轴、南北合围布局,占地面积9196平方米,主要建筑有三清楼、后土庙、吕祖庙、关帝庙、土神殿等。

东区主体建筑三清楼、献楼、戏楼联结成一体,十字歇山琉璃顶,结构精巧,为明清楼阁式建筑中难得一见的精品。

明正德十一年(1516年),人们要为后土娘娘重建乐楼,但怕因三清观地势低在乐楼之下而得罪三清神,便抬高三清殿地基,连带三清观一起重修。 明正德十四年(1519年),《创建献楼之记》碑中出现第三代传人张德琛的名字,他向信众募捐修庙。

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建后土庙记》碑中张德琛已经是“署印道士张德琛”,这意味着他已接掌后土庙住持之责。

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张德琛的弟子辈吕通相、张通晓接掌住持之位。 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在原有后土庙和三清观旁边修建吕祖阁。

清雍正十年(1732年),在原有后土庙和三清观旁边修建土地庙。 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在原有后土庙和三清观旁边修建关帝庙。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介休县政府在后土庙区成立县委第一招待所。1977年,介休县委将后土庙、三清观两庙移交介休县文化部门筹建介休市博物馆。1989年,介休后土庙正式对外开放。

后土庙建筑群,不仅宏观的布局有讲究,就连每个中轴线上的建筑,也根据道教宫观的建筑规制作了“安排”——庙前建影壁,然后是山门、过殿、主殿主殿前设献亭、戏台,两侧设配殿等。

以第一个中轴线为例,形成以影壁、山门、娘娘庙为轴线的东侧中轴线,和以三清观影壁、山门、过殿、献亭、三清楼为轴线的西侧之中轴线,造就了两庙纵向双轴平行并置的奇特建筑设计。

后土庙古建群落的奇绝之处还不止这些,还有一种“背靠背”的建筑格局,在三清观的献殿背面,即是一个空阔、独特的戏台,二者分处南北,倚背而建。

康熙刊《介休县志》中也提及,“元至大二年(1309年)创建三清观”。结合碑碣及史料,后土庙早在南北朝就已存在,地处旧城之西北且与城相连,元代时偕后土行宫创建三清观。

到了明代,为使后土庙自身体系得以完善,有人便在后土大殿前增建献亭、乐楼和两廊,并创建了山门。对这一段历史,

大明正德十四年《创建献楼之记》这样记述:“后土庙旧有乐棚三间,因其敝坏矮窄不堪,正德丙子春,邑耆梁公讳智等,欲建楼广阔而重修之。奈城下有三清观与乐棚相近,建楼乐愈高而神愈下。可乎?士民薛君雄谓众曰:改三清阁筑基,与献楼同合为一,中则分之……”

主体建筑三清楼、献楼、戏楼联结成一体,十字歇山琉璃顶,结构精巧,为明清楼阁式建筑中难得一见的精品,而庙西区之吕祖、关帝、土神三庙和三连台之建筑形制,更为国内所罕见。

三清观内保存有明代“万圣朝元”千尊彩塑,是立雕、壁塑结合的道教神祇群像。

三清观第一座建筑天王殿,也是山门,现存为清代建筑,造型古朴,檐下的斗拱、龙头雀替,精雕细琢。天王殿面阔三间,进深两间,单檐硬山顶,琉璃筒瓦覆顶,黄、绿、蓝三彩琉璃剪边,方心点缀。

殿中檐下匾额上书“全真胜地”四个金色大字,殿内两侧分立四大天王,俗称“四大金刚”,护佑天下五谷丰登、国泰民安。彩塑造型威武,比例匀称。天王殿面阔三间,进深一间,单檐硬山顶,为明代遗构。

护法殿

护法殿面阔三间,进深一间,建筑结构和规制、体量类似天王殿。殿内居中悬挂明思宗崇祯十四年(1641年)遗存之“道教开天”匾。这是一座造型古朴的过殿,现存为清代建筑。

过殿面阔三间,进深两间,单檐硬山顶,琉璃筒瓦覆顶,黄、绿、蓝三彩琉璃剪边,方心点缀。殿内供奉的是道教神话人物四大护法神,《封神演义》中被封为镇守灵霄宝殿的四圣大元帅:王魔、杨森、高友乾、李兴霸。彩塑造型威武,比例匀称,系清宣宗道光十五年(1835年)重修和补葺庙宇时所塑制 。屋内正中匾额上书“道教开天”四个金色大字,为明崇祯十四年吏部员外郎董直愚在游览后所题。

三清楼后部的后土庙戏楼是一座颇为别致的楼阁式建筑。前面是 献亭,献亭也叫享亭,是祭祀的地方,用来供奉祭品、举行仪式。

高高的台基之上,十根木柱支撑卷棚顶,四面敞朗。抬头看,顶部采用我国古代建筑的主要结构方式,榫卯(sǔn mǎo)结构,各个构件相互结合、相互支撑,构成富有弹性的框架,能承受巨大的冲击力,这是我国古代工匠们的智慧。据庙内今存《创建乐楼之记》碑刻铭文记载,后土庙旧有乐棚三间,因为其敝坏短窄,遂于明武宗正德十一年(1516年)予以重建。

献亭后为三清楼,现存为明正德十四年(1519年)所建,是一座集殿、台、楼为一体的重楼合体建筑,为明清楼阁式建筑的典范。

楼总高 15.2 米,是后土庙中最高的建筑,一层为三清殿,上为三面围廊的三清楼(也名八卦楼)。

三清楼顶部为三重檐十字歇山顶,结构复杂,龙吻高耸;黄、绿、蓝三彩琉璃饰件交相辉映,颇为壮丽。三清楼两侧建有钟、鼓楼,均为十字歇山顶结构,小巧别致,对称分布。

三清楼楼身底层是三清殿,供奉着道教神仙里级别最高的三清: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两侧是辅佐三位天尊的四位天帝即四御:昊天金阙至尊玉皇大帝、中天紫薇北极太皇大帝、勾上宫南极天皇大帝、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祗,合起来就是三清四御,在道教中统帅天地万神。

三清楼内的八角形藻井绘有太极八卦图,故其又称名曰“八卦楼”,楼顶脊饰之琉璃阁和狮瓶、吻鸱、龙凤浮雕,以及屋顶坡面上采用黄绿二色琉璃瓦拼接的方心几何图形和悬鱼搏风上的琉璃雕花饰片等均造型优美。

三清观左右两侧廊庑内,保存有明武宗正德年间塑制的通顶悬塑以及各种人、神形象近千尊,线条流畅,各具神态。东西配殿珍藏的“万圣朝元”近千尊彩塑是中国保存最完整的道教系列群神像。

其时三清楼与乐棚相距甚近,为了改变其“敝坏短窄”之旧貌,必须加大体量。但是“建乐楼愈高而神愈下,似为不可”,于是“改三清阁筑基与献楼(即乐楼)同合为一,中则分之,起三清圣像与崇楼之极,前列万圣朝元,后奏献楼以奉后土”。

三清楼两侧有通道通往后院,从窄窄的通道穿过,三清楼背面紧连着一座戏台,戏楼紧倚三清楼后墙而建,两座建筑相互倚靠,背靠背。穿过戏台底层,就是后土庙的院子。转身看,一座二层楼阁式的古老戏台展现在眼前:结构繁复,高大气派,木雕精美,琉璃华丽,与后面的三清楼浑然融为一体。

戏台对面是后土大殿,这是后土庙历史最久的建筑,也是整个建筑群里占地面积最大、最宏伟的建筑。后土庙始建年代不详。

据《重修后土庙碑记》记载,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元年(457年)、梁武帝大同二年(536年)都有过重修,宋仁宗皇祐元年敕修,所以后土庙的始建年代远早于1500多年前的南北朝时期。历代经过重修和修缮,现存为明朝正德十六年,1521年扩建后的形制,距今整整500年了。

后土殿面阔五间,进深两间,前檐施廊,宽敞明亮,重檐歇山顶圆柱造,柱础如鼓,榇檐柱与隔扇门相互连构,额枋垂直出头,施柱头科与平身科斗拱各一攒,为七晒单翅双下昂。殿前檐下匾额上书“厚德载物”四字,为著名古文字学家张颔所题。檐下斗拱、雀替,木雕精湛。

后土大殿是皇家规制,殿顶全部使用黄色琉璃,筒瓦,脊饰,一片金碧辉煌。古代,黄色象征着皇权,只有皇家建筑和皇帝敕建才能使用黄色琉璃。据重修后土庙碑刻记载,宋代仁宗皇帝下令敕修后土大殿,可能因此而有皇家规格。

大殿左右两侧分别建朵殿扶翼各三楹,与主体建筑后土殿横向相连,同置一线。

左为三官祠、右为真武殿。三官祠内供奉着掌管天、地、水三界的三位神仙,天官、地官和水官。真武殿内供奉着掌管北方的神仙,真武大帝,也称玄武大帝。

而庙西区之吕祖、关帝、土神三庙和三连台之建筑形制,更为国内所罕见。三清观内保存有明代“万圣朝元”千尊彩塑,是立雕、壁塑结合的道教神祇群像。

西起第一座庙为吕祖阁,门上悬匾上有“洞天福地”四字,为明崇祯十二年所建,是供奉全真教北五祖之一的吕洞宾的。

吕祖阁构筑精巧,一层三面全部为砖券窑洞无梁窑,窑顶是砖木结合的阁楼。一层殿内供奉着民间广为流传的道教八仙,八仙里吕洞宾的影响最大,全真道奉其为“纯阳祖师”,又称“吕祖”。

中间是关帝庙,门上悬匾上有“忠烈秋霜”四字,创建于明万历二年,现存为清代风格。

中间正殿,一层为窑洞,二层砖木结构为春秋楼,两边厢房,墙面镶嵌有古碑。正殿里供奉着关帝、火神和王灵官。

最东面为土神庙,清雍正七年所建,是供奉土地爷的庙宇。现有正殿、东西厢房。

1962年,介休后土庙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1年6月25日,介休后土庙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介休后土庙始建年代无考,现存规模为明正德年间扩建。 北魏太安三年(457年),据明代碑记载,宋孝武帝重修介休后土庙。

三联戏台

明大同二年(536年),据明代碑记载,梁武帝重修介休后土庙。 元至大二年(1309年),三清楼系增建,余皆为明清建筑。

介休后土庙的护法殿内居中悬挂明思宗崇祯十四年(1641年)遗存之“道教开天”匾,匾书结构规整,笔力遒劲。

历史文化:得名由来

“后土”之名,据介休后土庙所存碑刻铭文记载,“天阳地阴,天公地母也。略曰'后土’者,乃天地初判黄土也,相传盘古开天辟地之土也,即所谓'皇天后土’”。

又据明世宗嘉靖十三年(1534年)碑刻铭文记载,“太祖高皇帝……悉教民立社,以祀后土,以其有生成之功,育养万民之德”,故以“后土”命名庙宇。

介休后土庙是台湾道教地母至尊庙团在大陆最早认定的祖庙。每年农历三月十八,传说是后土娘娘的生日,也是后土庙的传统古庙会,庙会期间人们要在后土庙酬神唱戏,给后土娘娘叩拜寿诞,祈求安康。

保护措施:

1962年,介休后土庙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1年6月25日,介休后土庙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最后一起欣赏琉璃之乡高超的琉璃艺术吧!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