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6906

岁时家训 | 立冬,君子养藏家业守

谦言益语谦言益语2024-02-11 10:05:230

忽见桃花出小红,

因惊十月起温风。

岁功不得归颛顼,

冬令何堪付祝融。

未有星辰能好雨,

转添云气漫成虹。

虾蟆蛱蝶偏如意,

旦夕蜚鸣白露丛。

明·刘基《立冬日作》

当我们从睡梦中醒来的时候,岁时已迈入冬令。作为冬令六气之首的立冬,为癸卯孟冬亥月之节。节气立冬,又称小阳春,在这段时间里,气温回暖,恍如阳春三月一般,人们往往会忽视防风御寒,以至于后续就可能会引发季节性呼吸道传染病的流行。

明代高濂著《遵生八笺》四时调摄笺中曰:“冬之三月,乾坤气闭,万物伏藏,君子谨戒,节嗜欲,止声色,以待阴阳之定。”这“万物伏藏,君子谨戒”八个字涵盖了身心内外所有方面。从身心健康角度而言,立冬养藏,就是身心的节能降耗,减少思虑、减少应酬、减少房事、戒酒戒烟,冬日里勿熬夜,睡到自然醒,这对身心健康的作用说不定比吃多少补药都强。再就家庭事业而言,冬令养藏就是未雨绸缪量入为出,勿寅吃卯粮。还要体恤孤寡,济危救困,培福养德。

《黎阳郁氏家谱》家教篇中列举了“尽孝道,敦本源。睦夫妇,教子孙。和兄弟,谐妯娌。慎嫁娶,交益友。择居处,亲邻里。济贫困,务勤俭。言忠信,行笃敬。明礼义,惜名誉。秉公正,守法律。贵知足,遏愤怒。窒嗜欲,讲卫生。尚坚忍,重学问”这十二纲,其中在家业持守“济贫困,务勤俭”方面强调道:“财之为用,所以济人利物,当知天之富我,非有所私,盖托以众贫耳。故人生一家衣食无亏外,便当刻刻为贫人计算。如设立义务学校,创办贫民工厂,施衣、施食、育婴、掩骼,皆当勇往为之。至若救人危急,全人名节,尤为阴功,切勿畏难避嫌,而听其陷溺也。至于勤俭,为无价之宝。士勤读书可以博取功名,农勤耕种可以多获米粟,工商勤营作而财利日裕,妇女勤纺织则布帛自盈,是人生之名利皆自勤中来也。然徒勤不俭亦不能致富,惟勤贵知礼,俭宜克己。若俭不中礼,为世所讥,于他人则近于刻。衣服宜朴实而戒奢华,屋宇宜清洁而戒装潢,器物宜坚固而戒奇巧。无用之物少置,浮费之钱宜节,是之谓俭。”

明代《庞尚鹏家规》中开篇即道:“孝、友、勤、俭四字,最为立身第一义,必真知力行。”他更拆解“钱”字言道:“古人造钱字,一金二戈,言利少而害多,旁有劫夺之祸。其聚也,未必皆以善得之。故其散也,奔溃四出,亦岂能以善去?殃其身及其子孙。”所以,守家业在于藏身养德以培福。

现代人非常强调个性和自由,一提到家训家教就觉得是一种约束,而从潜意识中产生反感。的确,如果是毫无理由的粗暴教条是挺让人反感的。但实际上,中国传统家训家教里蕴藏着对一代代家族为了生存和繁荣,对自然、对人生、对社会变化规律和教训的经验总结,这对子孙后代趋吉避凶,健康可持续的发展是非常有价值的宝贵精神遗产。

像著名的《钱氏家训》就是钱氏祖先五代十国时期钱镠留给子孙的宝贵精神财富。这个家族历经千载而不衰,特别是近现代以来,更是人才辈出,有人总结钱氏家族出了“一诺奖、二外交家、三科学家、四国学大师、五全国政协副主席、十八位两院院士”,在世界各地,在任何一个行业都有钱氏家族的精英所在。

民国十三年(1924年),钱镠三十二代孙、安徽广德人钱文选纂修《钱氏家乘》,根据先祖武肃王八训和遗训,总结归纳为现在这个版本的《钱氏家训》。以儒家“修齐治平”四事为据,涵盖个人、家庭、社会和国家四个方面,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思想行为做了全面的规范和教诲。其中,对个人的训言道:“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皆当无愧于圣贤。曾子之三省勿忘。程子之四箴宜佩。持躬不可不谨严。临财不可不廉介。处事不可不决断。存心不可不宽厚。尽前行者地步窄,向后看者眼界宽。花繁柳密处拨得开,方见手段。风狂雨骤时立得定,才是脚跟。能改过则天地不怒,能安分则鬼神无权。读经传则根柢深,看史鉴则议论伟。能文章则称述多,蓄道德则福报厚。”

对家庭则要求:“欲造优美之家庭,须立良好之规则。内外六闾整洁,尊卑次序谨严。父母伯叔孝敬欢愉。妯娌弟兄和睦友爱。祖宗虽远,祭祀宜诚。子孙虽愚,诗书须读。娶媳求淑女,勿计妆奁。嫁女择佳婿,勿慕富贵。家富提携宗族,置义塾与公田,岁饥赈济亲朋,筹仁浆与义粟。勤俭为本,自必丰亨,忠厚传家,乃能长久。”

《大学》云:“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君子养藏说白了就是身心节能降耗的同时以德养心,守住家业则要体恤孤寡济危救困以捨培福。

2014年立冬节气时,我在新闻晨报物候日志曾以《立冬养藏藏什么》为题写道:“冬令养藏,养什么?藏什么?其实,很简单:养心慈,养身俭,行不为天下先。”这就是君子养藏之道。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