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山甫铨试二首并寄强甫(其一)——2024届高三第一次学业质量评价(八省八校T8联考)
仓促成文,思虑不完整的地方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轻点“通俗国学”四字,和你一起读古诗。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送山甫①铨试②二首并寄强甫(其一)
刘克庄
二昆南北各驱驰,季复随群试有司。
蕃衍皆因先世积,荒嬉端为乃翁慈。
争名古有笞儿语,任运吾无责子诗③。
万一原夫能末缀,采蒲裹粽待归期。
【注】①山甫:山甫、强甫均为诗人的儿子。②铨试:王安石变法时改革了选官制度,规定自熙宁四年(1071)起,铨试不再考试诗赋,而是代之以试断公案、时议或律义,合格者方可到地方任官。③责子诗:陶渊明曾作《责子》诗,诗中列数儿子们的不足,结尾有云:“天运苟如此,且尽杯中物。”

【赏析】
这是刘克庄送他儿子山甫参加铨试,为了减轻儿子考试压力,安慰儿子轻松应考,关切之情溢于言表的诗,并且诗成之后将诗寄给他另一个儿子强甫。从诗歌内容看,刘克庄作为老父亲,有教导两个儿子的含意。

二昆南北各驱驰,季复随群试有司——首联中的“二昆”即指两兄弟。“季”指兄弟间最小的排行,从字面意思看,山甫应当是强甫的最小的弟弟。“复”字表明强甫应该也是通过铨试而得官,所以山甫参加铨试为“复”。因此诗人在首联中说,山甫、强甫兄弟两人各在一方。山甫即将离家参加相关部门举办的铨试,诗人写此诗宽慰山甫轻松应试。
蕃衍皆因先世积,荒嬉端为乃翁慈——《北史·于谨传》:“子孙蕃衍,皆至显达。”“蕃衍”即繁衍,指后代众多的意思。颔联的含义是:因为先祖积德,所以子孙众多;儿子流连玩乐,荒废学业,不成才都是因为“我”对儿子的溺爱。刘克庄将儿子的“不成器”归因于自己,其实是他爱子急切的体现。刘克庄之所以这么说,是为下文安慰儿子,不强求儿子考中做官做铺垫。

争名古有笞儿语,任运吾无责子诗——从古自今都有鼓励后辈去争得功名的名句,我却与之不同。你此去参加铨试,我不会写责子诗来要求你一定考中。考试的结果都是运气使然。“争名”与“任运”构成对比,二者并举更能凸显出诗人对儿子考试结果的豁达态度。刘克庄这么说是为了宽儿子的心。爱子之情流露句间。
万一原夫能末缀,采蒲裹粽待归期——虽然“我”对你的考试结果不强求,但是尾联诗人对儿子能否考中的态度发生了转变:万一山甫铨试能够考中最后一名,“我”会亲自采蒲裹粽,给你做好吃的,等着你归来。颈联对儿子考不中的豁达与尾联对儿子功成名就的期待并不矛盾,是老父亲对子女成才的真实再现。足可见刘克庄对儿子成功的殷切之情。
每天一首诗,快乐又轻松
郭震《塞上》:不教胡马度阴山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是诗人对良将的呼唤,更是对和平与发展的期待。可是,良将却可遇不可求,而敌人却不时威胁,有感于此,唐代诗人郭震写下了《塞上》一诗,这首诗的原文如下:塞外虏尘飞,频年出武威。死生随玉剑,辛苦向金微。久戍人将老,长征马不肥。仍闻酒泉郡,已合数重围。墙头草说2024-03-08 11:07:59
0000岑参五古《过梁州奉赠张尚书大夫公》读记
岑参五古《过梁州奉赠张尚书大夫公》读记(小河西)过梁州奉赠张尚书大夫公汉中二良将,今昔各一时。韩信此登坛,尚书复来斯。手把铜虎符,身总丈人师。错落北斗星,照耀黑水湄。英雄若神授,大材济时危。顷岁遇雷云,精神感灵祇。勋业振青史,恩德继鸿私。羌虏昔未平,华阳积僵尸。人烟绝墟落,鬼火依城池。巴汉空水流,褒斜惟鸟飞。自公布德政,此地生光辉。百堵创里闾,千家恤茕嫠。0000杜甫五排《奉贺阳城郡王太夫人恩命…》读记
杜甫五排《奉贺阳城郡王太夫人恩命…》读记(小河西)奉贺阳城郡王太夫人恩命加邓国太夫人卫幕衔恩重,潘舆送喜频。济时瞻上将,锡号戴慈亲。富贵当如此,尊荣迈等伦。郡依封土旧,国与大名新。紫诰鸾回纸,清朝燕贺人。远传冬笋味,更觉彩衣春。奕叶班姑史,芬芳孟母邻。义方兼有训,词翰两如神。委曲承颜体,鶱飞报主身。可怜忠与孝,双美画骐麟。杜甫五排《夏夜李尚书筵送宇文石首赴县》读记
杜甫五排《夏夜李尚书筵送宇文石首赴县联句》读记(小河西)夏夜李尚书筵送宇文石首赴县联句爱客尚书贵,之官宅相贤。酒香倾坐侧,帆影驻江边。翟表郎官瑞,凫看令宰仙。雨稀云叶断,夜久烛花偏。数语敧纱帽,高文掷彩笺。兴饶行处乐,离惜醉中眠。单父长多暇,河阳实少年。客居逢自出,为别几悽然。『词曲拔萃』清秋月怕闲时浅,挥袖将愁遣。
走进诗摘词选,品味诗意人生『词曲拔萃』第641期组稿:黄梅桃苏颖制图:王淑梅词曲拔萃作品辑录长相思·新兵入伍作者/陈江别家乡,远家乡,胸佩红花泪闪光。村头鼓乐扬。爱戎装,着戎装,理想崇高为国防。九州优秀郎。浣溪沙·九一八作者/开心词人霸我家园屠我城,中华大地雨含腥。群山一夜退丹青。日寇嚣张留史迹,国民奋起吐心声。龙传儿女怨分明。浣溪沙·中国量子通信紫网2023-10-14 14:26:29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