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7127

黄巢的三首诗,到底是不是他写的?

菊斋菊斋2024-02-14 17:07:300

编纂《新唐书》的欧阳修等人,按照“坏”的程度,将前朝的乱臣贼子们,划分为如下几个级别:奸臣、叛臣、逆臣。

古人常把中原大地作为中心,《新唐书》即把处于北、东、西、南的少数民族,分别命名曰北狄、东夷、西域、南蛮。而乱臣贼子们的传记,排名又在“蛮夷”们的后面。

史官对这些人的鄙视,由此而知。

《新唐书》里的“奸臣”,有李林甫,“叛臣”,有李忠臣(笔者个人以为此是唐朝最黑色幽默);而最出名的“逆臣”,大家很熟悉,有安禄山、史思明。

安禄山搞出来的阵仗,不可谓不大,经他的这一鼓捣,唐王朝硬生生由盛转衰了。但正所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安史之乱”结束后,唐帝国又坚韧地存活了144年。

但真正给大唐帝国判了“死刑”的,绝不是安禄山,而是一个盐贩。据说,那个人还是一个丑八怪。

盐贩的名字叫黄巢。

关于此人,民间有太多的传说。众所周知,传说大抵都不会过于真实,因此,关于黄巢的故事,变得愈发扑朔迷离。

幼年时候的黄巢,就有一个很缥缈的传奇故事。据载,他五岁时曾作过一首极豪迈的诗。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黄巢《题菊花》

此事件记载于(且只记载于)南宋后期文人的笔记里,作者讲完黄巢的这段故事,在后面发出如此之感慨:“跋扈之意,已见婴孩之时。加以数年,岂不为神器之大盗耶!”

这句话类似于老百姓的俗话:“三岁看小,七岁看老”,作者想表达的是,黄巢还在孩童时代,就已经开始极其不安分了。

当然,后世之人绝不可能相信,一个五岁的孩子竟能有如此“情商”。更主流的观点认为,此诗当作于黄巢年轻时,发动起义之前。

那么,这一观点就正确了吗?

有些学者掰开揉碎地分析此诗,最终,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

唐朝人黄巢,压根写不出那首《题菊花》!

为何?

试看“蕊寒香冷蝶难来”这一句——其本意是说,菊花花蕊的香气充满寒意,再难有蝴蝶过来采蜜。这本来是一句很平常的诗,但有的人却指出了破绽:花蕊是感知不到寒或者热的,诗人故意写成“蕊寒”,实则是用拟人的修辞,移情于物罢了。道理很简单,但问题来了,“蕊寒”最早的用法,其实要追溯到宋代。

北宋宰相韩琦有诗曰:

崛起层基正面山,登高疑是出尘间。

一天秋色清吟笔,万蕊寒香发醉颜。

韩琦也只是说到“万蕊”“寒香”——可见,当时这两个词还没有被结合在一起。“蕊寒”作为一个整体被使用,又经过了一百年。

南宋朱熹写过一首《墨梅》诗:

梦里清江醉墨香,蕊寒枝瘦凛冰霜。

如今白黑浑休问,且作人间时世妆。

从此诗开始,“蕊寒”这一意象,才真正发扬光大,并且,被别的诗人大量借鉴。

但假如是黄巢发明的“蕊寒”的用法,这里就产生了一个逻辑上的悖论。众所周知,最起码在正史里,黄巢是一个“盗贼”,而朱熹无疑是一个大圣人,请问,圣人屑于学习“盗贼”吗?

黄巢五岁赋诗的故事,取材自宋代《贵耳集》。话说,黄巢当年在写作这首《题菊花》之前,还随口吟诵了两句:堪与百花为总首,自然天赐赭黄衣。

这两句诗,同样大有蹊跷。比如“赭黄衣”的用法,在唐诗中同样没有先例——并不是说它没有被“发明”出来,而是唐朝人压根就不这样说话。打个比方,如果唐朝某皇帝穿着黄袍,当时文章里的写法可以是“帝王服赤黄袍”,而不是“帝王服赤黄衣”。

这不分对错,完全是惯例使然。一如我们今天说“T恤”,但通常不说“T恤衣”,唐朝人也几乎不说“XX衣”。

基于以上种种原因,学者这才得出一个结论:唐朝人黄巢压根写不出那首《题菊花》。

民间故事里说,黄巢才高八斗。正史里的描述恰恰相反,根据史料记载,黄巢家世代贩盐,家里有数不尽的钱,父亲因此也希望儿子用功读书,考取功名。怎奈黄巢志不在此,好似《水浒》里的宋江,黄巢亦只是从小粗通文字而已,最喜舞枪弄棒,豢养亡命之徒。

在父亲的一再坚持下,黄巢不得已读书,并且,一而再前往长安参加科举考试。也许是水平不济,总之,直到人生中年,他于科考之上依旧颗粒无收。

参加完某一次的考试,离开长安之前,黄巢突然灵感迸发,写下那首名闻天下的《不第后赋菊》。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黄巢《不第后赋菊》

该诗的情感变化,已经由不公、愤怒,转向为抗争。所以,虽然具体时间已难以考证,此诗一定创作于黄巢人生中较后期的某次科举考试(甚至有可能是最后一次)。

诸位可能想象不到,他举兵起义时,实际上已经不再年轻,据说,已经55岁了。

即便是今天,人过五十,也基本意味着,早已过了打打杀杀的年纪,更何况是古代。古人说,五十岁是知天命之年,也就是说,五十岁已是人生的“老年”了。

“老年人”黄巢,竟然还嚷嚷着造反,不就是没有考中科举嘛,他的气性未免也太大了吧?

正史《新唐书》解释其起义的原因曰:“巢喜乱(黄巢天生喜欢叛乱)”,民间传说则从“黄巢科举不中”上做文章。《残唐五代史演义》就写道,黄巢有大才,甚至考中了武状元,只因长相过于丑陋,“面如金纸,眉横一字,牙排二齿,鼻生三窍”,皇帝看后害怕,一怒之下,罢免了黄巢的功名。

有了这个缘故,发动起义后的黄巢,变得愈发残暴。他在正史里的形象,也几乎成为了杀人恶魔。史书中写他道:“(黄巢)乃下令洗城,丈夫丁壮,杀戮殆尽,流血成渠”,类似的描写,比比皆是。

另一方面,他似乎只恨贪官。

黄巢大军攻入长安时,他的将军们不但不掠夺百姓,遇见贫民还争相施舍,黄巢则亲自下达命令:“军中禁妄杀人。” 但是,他对贪官恶霸就没有那么客气了,《新唐书》云:“(黄巢)捕得官吏悉斩之……宗室侯王屠之无类矣。”

因此说,百姓其实对他又怕又爱。后世的民间传说也在表达着同样的情绪,后人对黄巢的杀人行为,有的给予斥责,有些则表示理解,甚至是赞美。在民间传说中,黄巢本是天界的真人,因为救母不小心砸开地狱之门,放出了八百万恶鬼,玉皇大帝大怒,命其托生人间收回恶鬼——这是说黄巢杀人是奉了天命,所杀之人皆是在“劫数”。这,就是黄巢“在数难逃”的故事。

皇帝恨黄巢,百姓对之又爱又恨,介于两者的读书人,又是怎么看待他的?

考虑到读书人将来要“货卖帝王家”,总体而言,他们也是很鄙视黄巢的。

晚唐著名诗人皮日休——他还成了黄巢的翰林学士,但皮日休内心深处无比鄙夷黄巢。

黄巢命他撰写宣传自己君权神授的“谶词”,皮日休思考良久,作诗曰:

欲知圣人姓,田八二十一。

欲知圣人名,果头三屈律。

就皮日休的水准而言,这首诗歌写得相当拙劣。与其说它是诗,不如说是一个文字谜语:

“田八二十一”就是一个“黄”字(“黄”可以拆分为两个十、一个一、一个田、一个八),“果头三屈律”也就是一个形象的“巢”字。

但这首奉迎诗最后还是犯了忌讳。“三屈律”本意是一种发型,而文人又在笔记中写道:“巢头丑,掠鬓不尽。”也即是说,黄巢天生鬓发杂乱、不好梳理,没有帝王威仪。而皮日休的这句诗,属于揭了黄巢的短。

因为这首诗,黄巢杀了皮日休。

大唐帝国之所以死而不僵,主要就是依赖中央的文臣、宫廷的宦官以及地方的藩镇,三股势力相互制衡,达成一种微妙的平衡。

黄巢发动的起义,前后历时6年,他彻底打破了这一平衡。简言之,文臣被彻底取代,藩镇的武人逐渐做大。

通过皮日休的一首诗,我们就能看出,黄巢有多么愤恨这些“中朝辅弼”了。

起义失败后,相传,黄巢并没有死,而是落发为僧,隐匿于南禅古寺。,某年某月,他作了一首《自题像》诗。

记得当年草上飞,铁衣著尽著僧衣。

天津桥上无人识,独倚栏干看落晖。

——黄巢《自题像》

《全唐诗》共辑录黄巢诗三首,这也是最后一首。笔者前文说过,那首《题菊花》大概率是后人的作品,这首《自题像》亦如是,大概率取材于中唐诗人元稹的诗作,元稹曾经作《智度师》二首:

四十年前马上飞,功名藏尽拥禅衣。

石榴园下擒生处,独自闲行独自归。

三陷思明三突围,铁衣抛尽衲禅衣。

天津桥上无人识,闲凭栏干望落晖。

——元稹《智度师》

通过比较可知,黄巢的作品更像是一首“缝合怪”,所以大抵也是伪作。

关于这个丑八怪的传说,实际上一直维系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刻。

正所谓盗亦有道,据说,成为和尚的黄巢,不久之后竟然参悟禅机,成为大德高僧,“禅道为丛林所推重。”

圆寂之前,他微微指向自己脚下,但见,显现出“黄巢”二字。随即,他溘然而逝,微笑离开了人间。

参考资料:

宋祁、欧阳修等:《新唐书》

曾思:《黄巢诗与联句的语言密码》

陈金文:《民间视角下的黄巢其人——黄巢传说的口述史意义》

施宝义:《黄巢<自题像>辨伪》

作者:老谈

本文为菊斋原创首发。公号转载请联系我们开白授权。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