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7229

【历史故事】----战国名将吴起(6)

溱湖之恋溱湖之恋2024-02-16 14:11:080

作者:文学之都居士

2023年12月29日

吴起( 公元前440---前381年),卫国左氏(今山东省定陶区西)人。中国战国初军事家,政治家,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之一。

吴起早年学儒术于曾申门下,后弃儒学兵。最初在鲁国时,受命指挥鲁军击败齐国。之后前往魏国,得到魏文侯重用。他指挥魏军屡次击败秦国,占领河西之地,为首任西河郡守,同时改革兵制,创建魏武卒,“与诸侯大战七十六,全胜六十四”。后因魏武侯猜疑而转投楚国,初任宛守,一年后被楚悼王任命为令尹,进行以打击、限制旧贵族势力,加强军队建设的变法。经过大刀阔斧的改革,在短时间内成功增强了楚国国力,使楚国出现“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却三晋,西伐秦”,一度大败魏国,“马饮于大河”的强盛局面。楚悼王二十一年(公元前381年),楚悼王逝世,吴起因厉行变法而得罪守旧贵族,惨遭杀害。

评价 吴起

吴起的一生充满了曲折和传奇色彩。他不仅在兵法理论上有着卓越的成就,还在实战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他的军事思想和理论不仅影响了当时的战争格局,还对后世的战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尽管他最终未能实现统一六国的伟业,但他的不凡历程和卓越贡献仍然被后人铭记于史册之中。

在我看来,这天公就是只让能者活这么大,不好意思,把吴起的被害归结于上天了,吴起的才能不能不说是一个十分神奇的人物,唉------真是昙花一现,开的快,败落得也快。吴起在楚国的改革“要在强兵”,实践证明改革目的实现。但改革触动了贵族的利益,引起这些人强烈的嫉恨。像精简官僚、削减官员俸禄、收回传世三代又无军功的贵族的爵禄,还让一些贵族迁往地广人稀之地。这些措施对国家有利,但切了贵族官僚集团的蛋糕,不能不引起他们的不满,“楚之贵戚尽欲害吴起”。既得利益集团是多么反对改革啊。

前381年,楚国出兵援赵,两国联军大败魏军。就在楚军大胜之际,楚悼王去世。吴起奔丧,楚国的宗室大臣乘机射杀吴起,吴起跑去,伏在楚王尸体上,这也没能阻止作乱之徒继续向吴起射箭,有的箭还射中了楚悼王。安葬悼王后,即位的楚王命令令尹全部诛杀射中吴起并悼王的作乱的贵族官僚,夷宗族而死者达七十多家,吴起的尸体也被施以车裂之刑,为什么吴起的尸体也被施以车裂之刑呢?是因为他把射向他的箭扯出来插楚悼王尸体上的,所以,必须施刑。

一代英才走完了他的人生之路,古老的华夏大地上空留下几道璀璨的印记,《吴子兵法》即是一颗耀眼的明珠,但也留下了“杀妻取将”的残忍之为。司马迁评价他“以修德说武侯”,在楚国变法又“刻暴少恩亡其躯”。

兵法 励士

武侯问曰:“严刑明赏,足以胜乎?”起对曰:“严明之事,臣不能悉。虽然,非所恃也。夫发号布令而人乐闻,兴师动众而人乐战,交兵接刃而人乐死。此三者,人主之所恃也。”

武侯曰:“致之奈何?”[起]对曰:“君举有功而进飨之,无功而励之。”

于是武侯设坐庙廷,为三行,飨士大夫。上功坐前行,肴席兼重器、上牢;次功坐中行,肴席器差减;无功坐后行,肴席无重器。飨毕而出,又颁赐有功者父母妻子于庙门外,亦以功为差。有死事之家,岁(被)[谴]使者劳赐其父母,著不忘于心。

行之三年,秦人兴师,临于西河。魏士闻之,不待吏令,介胄而奋击之者以万数。

武侯召吴起而谓曰:“子前日之教行矣。”起对曰:“臣闻人有短长,气有盛衰。君试发无功者五万人,臣请率以当之。脱其不胜,取笑于诸侯,失权于天下矣。今使一死贼伏于旷野,千人追之,莫不枭视狼顾。何者?忌其暴起而害己。是以一人投命,足惧千夫。今臣以五万之众,而为以四贼,率以讨之,固难敌矣。”

于是武侯从之,兼车五百乘,骑三千匹,而破秦五十万众,此励士之功也。

先战一日,吴起令三军曰:“诸吏士当从受(驰)[敌]。车骑与徒,若车不得车,骑不得骑,徒不得徒,虽破军皆无(易)[功]。”故战之日,其令不烦而威震天下。

将士 同甘共苦

吴起建议建立一支特殊的步兵:挑选精壮士卒,身着三重甲衣,能开十二石硬弓,半日能行百里的重装步卒,号称魏武卒。这是战国时期第一支具有强大的战斗力的步兵队伍。从公元前401年开始,秦军一直与魏军争夺西河地区,皆无功而返。前389年,秦惠公誓要夺回丢失的西河,组织五十万大军进攻阴晋(今陕西华阴),吴起以五万训练有素的魏武卒击败秦军,将之赶至洛河以西。

吴起带兵最能与士卒同甘共苦,普通士兵吃什么他就吃什么,穿一样的衣服,睡觉时也不铺垫褥,行军从不骑马乘车,都是自己亲自捆扎携带干粮。这样的主帅与普通士兵有何区别?

一次有个小卒身上长了脓疮,主将吴起亲自用嘴为小卒吮吸脓包。此事传到小卒母亲的耳眼里,母亲嚎啕大哭。众人不解,疑惑地问:“你不会被感动了吧?你儿子是普通士兵,主将为他吸脓疮,你还哭什么?”母亲止住哭,抬起泪眼,说:“不是这样子的。往年时,吴公为他的父亲吮吸脓疮,我那亡夫刚上战场就壮烈牺牲了。现在,吴公又为他的孩子吸脓疮,妾身不知道孩子又会死在哪里。我是为这个哭的。”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